全國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試題
課程代碼:00923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法學領域,與行政法學關系最密切的是( )
A.憲法學 B.民法學
C.訴訟法學 D.勞動法學
2.在控制濫用自由裁量權的措施中,屬于事后控制措施的是( )
A.授權控制 B.程序控制
C.行政復議 D.行政處罰
3.“行政主體已經命令某公司停業整頓,該公司即不得再行開工營業”,這體現了行政行為的( )
A.公定力 B.確定力
C.拘束力 D.執行力
4.某省人大常委會撤銷了本省人民政府規章的行為屬于( )
A.權力機關監督 B.行政機關監督
C.司法機關監督 D.社會監督
5.屬于行政復議范圍的是( )
A.內部行政行為 B.調解民事糾紛的行為
C.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合法的經營自主權的 D.行政法規等抽象行政行為
6.行政復議機關作出行政復議決定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 )
A.15日內 B.20日內
C.30日內 D.60日內
7.當事人對行政復議機關在法定期限內的不作為提起訴訟的,被告是( )
A.做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 B.行政復議機關
C.行政賠償委員會 D.具體辦案人員
8.某市國土局確認某塊土地的使用權人為張某,該行政行為屬于( )
A.行政給付 B.行政命令
C.行政確認 D.行政獎勵
9.可以納入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是( )
A.孫某對公安機關的行政拘留決定不服
B.孫某對國家的外交行為不服
C.孫某對調解行為不服
D.孫某對不具有強制力的行政指導行為不服
10.A市中級人民法院發現已受理的行政案件應歸B市中級人民法院管轄,遂將該案件移送到B市中級人民法院;這種行為屬于( )
A.特殊地域管轄 B.移送管轄
C.指定管轄 D.管轄權的轉移
11.外國法院對我國公民的行政訴訟權利加以限制的,我國法院對之實行( )
A.國民待遇原則 B.最惠國待遇原則
C.平等原則 D.對等原則
12.各國行政法法源一般不包括( )
A.制定法 B.判例法
C.神法 D.習慣
13.行政合理原則的子原則是( )
A.行政公正原則 B.行政公開原則
C.比例原則 D.不單方接觸原則
14.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裁決機關是( )
A.全國人大 B.全國人大常委會
C.最高人民法院 D.國務院
15.張某在行政訴訟過程中提供了某起交通事故的證人證言,該證據屬于( )
A.原始證據 B.派生證據
C.當事人陳述 D.現場筆錄
16.可以納入國家賠償范圍的是( )
A.吳某在看守所內的自殘行為導致的人身傷害損失
B.吳某申請公安機關保護個人財產未得到保護而遭受的損失
C.吳某因不可抗力遭受的損失
D.吳某與公安局民警劉某因鄰里糾紛被劉某毆打造成的人身傷害損失
17.行政訴訟中被告的舉證期間是自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 )
A.7日內 B.10日內
C.15日內 D.30日內
18.劉某在行政訴訟中,經人民法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劉某的行為可以視為( )
A.自愿撤訴 B.申請撤訴
C.強制撤訴 D.藐視法庭
19.二審案件的執行,原則上的受理法院是( )
A.第一審人民法院 B.第二審人民法院
C.中級人民法院 D.高級人民法院
20.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但撤銷該具體行政行為將會給國家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法院應做( )
A.維持判決 B.駁回訴訟請求判決
C.確認判決 D.變更判決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根據《行政許可法》的規定,行政機關應當依法辦理有關行政許可注銷手續的是
( )
A.行政許可有效期屆滿未延續的
B.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終止的
C.行政許可證件依法被吊銷的
D.因不可抗力導致行政許可事項無法實施的
E.法律、法規規定的應當注銷行政許可的其他情形
22.根據《公務員法》的規定,不得錄用為公務員的是( )
A.曾受過治安處罰的 B.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C.曾被開除黨籍的 D.曾被開除公職的
E.有法律規定不得錄用為公務員的其他情形
23.根據對象是否特定為標準,行政行為可以分為( )
A.抽象行政行為 B.具體行政行為
C.羈束行政行為 D.自由裁量行政行為
E.依職權行政行為
24.屬于行政相對人權利的是( )
A.行政管理權 B.申請權
C.申請復議權 D.請求行政賠償權
E.提起行政訴訟權
25.我國行政程序主要制度包括( )
A.表明身份制度 B.告知制度
C.聽證制度 D.訴訟制度
E.不單方接觸制度
26.國家機關的監督包括( )
A.國家立法機關的監督 B.國家行政機關的監督
C.國家司法機關的監督 D.新聞輿論的監督
E.民主黨派的監督
27.行政訴訟中可以適用的法律依據包括( )
A.法律 B.行政法規
C.地方性法規 D.自治條例
E.政府規章
28.根據判決與被訴行為的關系,行政訴訟判決可以分為( )
A.維持判決 B.確認判決
C.全部判決 D.履行判決
E.變更判決
29.在行政處罰正式作出之前,行政相對人可以要求舉行聽證的行政處罰類型包括( )
A.警告 B.責令停產停業
C.吊銷許可證 D.較大數額的罰款
E.行政拘留
30.行政訴訟中執行終結的條件是( )
A.申請人撤銷申請的
B.據以執行的法律文書被撤銷的
C.追索撫恤金案件的權利人死亡的
D.案外人提出異議的
E.行政機關正在申訴的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1.行政機關
32.行政立法
33.行政處罰簡易程序
34.執行罰
35.行政訴訟程序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簡述行政復議的特點。
37.簡述行政賠償責任的構成。
38.簡述行政行為撤銷的法律后果。
五、論述題(10分)
39.論述行政處罰的類型。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10分,共20分)
40.2004年7月4日,某區公安分局雇用的治安聯防隊員劉某在辦公室發現正在等候傳喚的自己的仇人李某,并對其進行了毆打;雖經其他在場民警的勸解,李某仍受輕傷。
問題:(1)劉某的行為屬于何種行政行為?(2分)為什么?(3分)
(2)李某可否要求國家賠償?(2分)為什么?(3分)
41.宋某因超載被交通執法人員罰款200元,在辯解過程中,交通執法人員因宋某情緒激烈而加罰100元。宋某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在訴訟過程中,交通執法部門的代理律師向現場的證人重新取證。
問題:(1)交通執法部門的加罰行為是否合法?(1分)為什么?(2分)
(2)本案中誰應承擔宋某超載事實的舉證責任?(1分)為什么?(2分)
(3)本案中交通執法部門的代理律師向現場的證人重新取證是否合法?(2分)為什么?(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