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試題
課程代碼:00923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行政法的調整對象是( )
A.行政關系 B.外部行政關系
C.行政法律關系 D.行政管理法律關系
2.下列選項中屬于地方一級人民政府派出的行政機關是( )
A.公安派出所 B.街道辦事處
C.居民委員會 D.村民委員會
3.根據《教育法》的規定,公立學校有權招收學生并對受教育者實施行政管理,因此公立學校屬于( )
A.國家行政機關 B.派出行政機關
C.法律法規授權組織 D.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
4.行政相對人在行政主體作出與自身權益有關的處理決定時,有權進行說明和申辯。這是行政相對人的( )
A.告知權 B.知情權
C.建議權 D.申辯權
5.行政立法根據其權力來源的不同,可分為( )
A.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 B.職權立法和授權立法
C.執行性立法和創新性立法 D.限權立法和委托立法
6.在行政法上,責令改正行為屬于( )
A.行政處罰 B.行政指導
C.行政裁決 D.行政命令
7.對不適當的部委規章有權予以改變或撤銷的國家機關是( )
A.全國人大常委會 B.國務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檢察院
8.將行政法制監督分為立法機關的監督、行政機關的監督、司法機關的監督和社會監督,這是( )
A.以監督是否具有直接法律效力為標準
B.以監督的時間為標準
C.以監督的對象為標準
D.以監督主體為標準
9.某甲是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在一次城管執法中,他被執法人員毆打致殘,本案的賠償請求人是( )
A.甲本人 B.甲的父母
C.甲的配偶 D.甲的成年子女
10.江南公司貨運船被當地政府征用截流洪水而損壞。為此,該公司可以申請( )
A.行政賠償 B.司法賠償
C.行政補償 D.民事補償
11.行政訴訟所要解決的糾紛一般發生在( )
A.行政機關與行政機關之間
B.行政機關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之間
C.行政機關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之間
D.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與職工之間
l2.人民法院在行政訴訟中主要審查( )
A.國家行為 B.行政行為
C.抽象行政行為 D.具體行政行為
l3.下列選項中屬于我國行政訴訟法特有原則的是( )
A.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 B.當事人訴訟法律地位平等
C.誰主張誰舉證 D.對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
14.行政案件經過行政復議,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行政訴訟的被告是( )
A.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
B.復議機關
C.復議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
D.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和復議機關
15.對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行政訴訟,被告是( )
A.被委托的組織 B.委托的行政機關
C.委托的行政機關的上一級機關 D.委托的行政機關和被委托的組織
16.行政訴訟的被告提交答辯狀的時限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 )
A.5日內 B.7日內
C.10日內 D.l5日內
17.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其訴訟時效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的( )
A.一個月內 B.兩個月內
C.三個月內 D.六個月內
18.在我國行政復議中能作為法律適用的“依據”,但在行政訴訟中只能“參照”適用的規范性文件是( )
A.行政法規 B.地方性法規
C.自治條例 D.規章
l9.李某向工商分局申辦營業執照,工商分局以材料不全為由一直未予辦理。李某遂向法院提出行政訴訟。法院經審理認為李某符合法定條件,工商分局應予辦理,于是法院判決工商分局在一個月內為其辦理營業執照。該判決屬于( )
A.確認判決 B.變更判決
C.撤銷判決 D.履行判決
20.行政機關、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執行生效的行政判決書的期限為( )
A.三個月 B.180日
C.一年 D.兩年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下列選項中屬于我國行政法的制定法法源的有( )
A.判例法 B.判例
C.條約和協定 D.法律
E.法律解釋
22.我國國家公務員的種類有( )
A.領導職公務員 B.非領導職公務員
C.政務類公務員 D.業務類公務員
E.國有企事業公務員
23.下列選項中屬于行政行為的有( )
A.中央人民銀行制定規范性文件 B.人大代表視察企業
C.行政機關申請建設用地 D.街道辦事處發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E.供電局收取用戶電費
24.下列選項中屬于具體行政行為的有( )
A.交通局發布《橋道收費管理辦法》 B.教育局向李某頒發《教師資格證書》
C.農業局與張某簽訂《糧食收購合同》 D.稅務局向孫某送達《個人所得稅繳費通知》
E.公安局與第三建筑公司簽訂《住宅建設合同書》
25.根據《行政許可法》的規定,下列選項中可以不設行政許可的有( )
A.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能夠自主決定的
B.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的
C.行業組織或者中介機構能夠自律管理的
D.行政機關采用事后監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夠解決的
E.提供公眾服務并且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職業資格審定事項的
26.下列選項中屬于行政指導的有( )
A.國務院法制局擬定的國務院年度立法規劃
B.公安部發布禁止旅客攜帶危險品上車的規定
C.國務院發布《九十年代產業政策綱要》
D.國家技術監督局關于家電產品質量抽樣檢測結果的報告
E.環保局責令超標排污企業限期整改的通告
27.權力機關對行政的監督更具有( )
A.權威性 B.全面性
C.被動性 D.中立性
E.任意性
28.行政監察機關的職責權限包括( )
A.調查權 B.起訴權
C.建議權 D.決定權
E.審判權
29.常州A區居民賈某長期居住在南京鼓樓區,2003年1月因涉嫌嫖娼被長寧市閘北區公安
分局拘留。現賈某想提起行政訴訟,對該案有管轄權的法院是( )
A.常州A區基層人民法院 B.南京鼓樓區基層人民法院
C.長寧市中級人民法院 D.長寧市公安局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
E.長寧市閘北區公安分局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
30.可以適用確認判決的情形有( )
A.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但判決履行法定職責已無實際意義的
B.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但不具有可撤銷內容的
C.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依法不成立或無效的
D.被訴行政行為屬于事實行為的
E.被訴行政行為違法,但撤銷該行政行為后將會給公共利益帶來重大損失的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1.行政關系
32.信賴保護原則
33.行政征收
34.行政強制措施
35.行政程序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36.簡述行政處罰職能分離原則。
37.簡述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則。
38.簡述行政裁決的特征。
五、論述題(10分)
39.論可訴性行政行為的特征。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0.王迪,甲地戶籍,2000年由甲地轉入乙地實驗小學就讀。在校期間,各方面表現突出,學習成績優異。2004年王迪小學畢業,申請參加本校保送生資格考試。但該校根據乙地教育局2003年58號文件規定的“外地戶籍生不享有保送資格”,作出了取消王迪保送生考試資格的決定;王迪不服,遂請求乙地教育局撤銷58號文件的規定和實驗小學的決定,但乙地教育局一直未作答復。
問:(1)王迪對乙地教育局不予答復的行為能否申請行政復議?(2分)為什么?(3分)
(2)王迪能否對乙地教育局58號文件提出審查申請?(2分)為什么?(3分)
41.2000年7月2日泰國公民葉某乘坐中國民航班機從曼谷抵達南京機場。他隨身攜帶40萬元人民幣,經南京機場海關旅檢大廳入境,未進行入關申報,而選擇“無申報綠色通道”入關。通關時,海關人員查獲葉某攜帶的巨額資金中有39.4萬元未經申報(根據規定,葉某可以隨身攜帶6000元人民幣并無須申報),南京海關根據對葉某的現場查驗記錄、詢問筆錄、現金罰沒收據及相片,認定葉某走私巨額資金,遂扣留了這筆資金;并告知葉某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境旅客通關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細則》第三條(二)項、第五條第一款(二)項的規定,決定沒收葉某走私入境的人民幣39.4萬元,并告知訴權。其后葉某以南京海關適用法律錯誤、程序違法為由提起行政訴訟。
問:(1)本案中哪級法院行使一審管轄權?(2分)說明理由。(2分)
(2)本案的舉證責任如何分擔?(2分)說明理由。(4分)
全國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試題
課程代碼:00923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王某訴某區工商局違法查封貨物一案中,該局法制科科長紀××出庭應訴。問本案中紀××的法律身份是( )
A.原告 B.被告
C.訴訟代表人 D.訴訟代理人
2.“國家公務員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經法定程序不得被免職、降職、辭退或受到行政處分”這是國家公務員的( )
A.執行職務權 B.職位保障權
C.申訴控告權 D.工資福利權
3.行政行為一經作出,除非有重大明顯的違法情形,即假定其合法有效,任何人未經法定程序,均不得否定其法律效力,這體現了行政行為的( )
A.公定力 B.確定力
C.拘束力 D.執行力
4.某市政府決定停止三輪車營運并給予因此遭受損失的車主一定補償。市政府的決定體現了行政許可的( )
A.法定原則 B.公開公平公正原則
C.均衡比例適度原則 D.信賴保護原則
5.下列選項中屬于行為罰的是( )
A.行政拘留 B.勞動教養
C.吊銷許可證、執照 D.沒收非法財物
6.城建行政主管部門委托某拆遷公司拆除違章建筑的行為屬于( )
A.直接強制 B.執行罰
C.行為罰 D.代執行
7.公務員對主管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分決定不服,可以( )
A.向監察機關提出申訴 B.向行政復議機關提起行政復議
C.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D.向人民檢察院提出控告
8.行政復議最主要的審理方式是( )
A.開庭審理 B.書面審理
C.兩審終審 D.聽證
9.在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主要審查的是( )
A.行政事實 B.抽象行政行為
C.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 D.具體行政行為的合理性
10.下列選項中屬于可訴行政行為的是( )
A.外交行為 B.國防行為
C.行政調解行為 D.行政不作為
11.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作出一審判決的時限是( )
A.2個月內 B.3個月內
C.6個月內 D.1年內
12.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可以參照( )
A.法律 B.行政法規
C.地方性法規 D.規章
13.行政訴訟變更判決適用于( )
A.行政處罰證據不足 B.行政處罰顯失公正
C.行政處罰違反法定程序 D.行政處罰適用法律法規錯誤
14.公民申請執行生效的行政判決書的期限是( )
A.三個月 B.180日
C.1年 D.2年
15.行政行為以受法律規范拘束的程度為標準可分為( )
A.抽象行政行為與具體行政行為 B.依職權行政行為與應請求行政行為
C.附款行政行為與無附款行政行為 D.羈束行政行為與自由裁量行政行為
16.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其提起訴訟的時效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的( )
A.15日內 B.一個月內
C.兩個月內 D.三個月內
17.行政主體受脅迫作出的行政行為屬于( )
A.有效的行政行為 B. 無效的行政行為
C.可以撤銷的行政行為 D. 需要重新作出的行政行為
18.獨立行使行政審判權的是( )
A.人民法院 B.審判委員會
C.行政審判庭 D.合議庭
19.行政法規的制定主體是( )
A.全國人大 B.全國人大常委會
C.國務院 D. 省級人民政府
2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對公民人身權的保護主要是( )
A.人格權 B. 名譽權
C.榮譽權 D.人身自由權和生命健康權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在下列選項中屬于行政管理關系的有( )
A.勞動局實施行政處罰與被處罰人之間形成的關系
B.勞動局購買辦公設備與商場之間形成的關系
C.勞動局建辦公樓與建筑公司之間形成的關系
D.勞動局發放崗位津貼與本局職工之間形成的關系
E.勞動局登記檢查企業用工情況與企業之間形成的關系
22.在下列選項中屬于我國行政法法源的有( )
A.憲法 B.法律
C.行政法規 D.地方性法規
E.中共中央發布的政策性文件
23.法治國家對行政自由裁量權的事前控制主要有( )
A.授權控制 B.內容控制
C.程序控制 D.行政復議
E.司法審查
24.下列選項中適用于特殊地域管轄的案件有( )
A.訴國務院各部門 B.訴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
C.訴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 D.因不動產而提起的訴訟
E.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而提起的訴訟
25.我國地方政府規章的制定主體是( )
A.國務院各部委
B.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
C.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D.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人民政府
E.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26.下列選項中屬于行政征收行為的有( )
A.公安局收繳賭資 B.交通局收取公路養路費
C.環保局收取排污費 D.稅務局收取稅款
E.港務局收取港口建設費
27.根據行政裁決對象的不同,行政裁決可以分為( )
A.權屬糾紛裁決 B.侵權糾紛裁決
C.合同糾紛裁決 D.損害賠償糾紛裁決
E.不當得利糾紛裁決
28.下列選項中具備行政主體資格的是( )
A.鄉政府 B.公安分局法制科
C.工商執法人員 D.公路收費站
E.市衛生防疫站
29.下列體現行政法制監督關系的是( )
A.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市政府提出的《關于加強本市礦藏資源開發與管理》的議案
B.市政府法制辦復議處審理某公司申請撤銷市經貿委作出的58號決定
C.市法院審理某礦廠訴省國土局吊銷采礦許可證的行為
D.市工商分局查處某公司違法買賣汽車案
E.市公安局監察處調查某區公安分局副局長李某涉嫌瀆職案
30.有權審查和撤銷人民政府規章的國家機關是( )
A.全國人大常委會 B.上級人大常委會
C.本級人大常委會 D.國務院
E.上級人民政府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1.說明理由制度
32.行政相對人
33.法律、法規授權組織
34.行政確認
35.行政賠償義務機關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36.簡述行政指導的意義和作用。
37.簡述行政補償的適用范圍。
38.簡述行政訴訟中被告的舉證責任。
五、論述題(10分)
39.論行政法治原則。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0.樂彩影視城銷售盜版光碟和淫穢影像被轄區工商分局查獲。該工商分局依法沒收了全部盜版光碟和淫穢影像,并作出沒收全部非法所得并處罰款2500元的決定。轄區文化稽查大隊得知此事后,來到樂彩影視城對業主又進行了2000元罰款。
問:判斷本案兩次行政執法行為是否合法?(4分)說明理由。(6分)
41.萬達水泥廠原系禾田城建局下屬的集體所有制企業。1996年企業職工代表大會選舉李華任廠長。但李華上任不到一年,城建局企業處決定撤銷李華廠長職務,指派王春喜接任。但萬達水泥廠職工代表大會不同意城建局撤銷李華的決定,想提起行政訴訟。
問:(1)本案是否屬于行政訴訟受案范圍?(1分)說明理由。(4分)
(2)本案中誰有原告資格?(1分)說明理由。(4分)
全國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試題
課程代碼:00923
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4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下列規范性文件中屬于行政法規的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全國人大制定)
B.《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
C.《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國務院制定)
D.《關于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制定)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其提起訴訟的時效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的( )
A.15日內 B.一個月內
C.二個月內 D.三個月內
3.某公司經審核取得了“天燃氣經營許可”,這種許可是行政法上的( )
A.特許 B.一般許可
C.認可 D.核準
4.某區稅務稽查大隊公務員李某因參與聚眾賭博被區公安分局處以7日拘留,本案中公安機關對李某的拘留行為屬于( )
A.行政處分 B.人身強制
C.行政處罰 D.司法強制
5.張某被當地公安機關違法拘留15日,事后他請求國家賠償。那么計算其每日的賠償標準是( )
A.當地年度日平均工資 B.當地上年度日平均工資
C.國家年度日平均工資 D.國家上年度日平均工資
6.國務院向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專家頒發500萬元獎金,該行為屬于( )
A.行政給付 B.行政補償
C.行政許可 D.行政獎勵
7.下列爭訴屬于我國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是( )
A.甲乙雙方不服工商局對合同糾紛所作的調解
B.某歌廳不服文化局的查封
C.李某不服公安局對其采取的監視居住
D.某公務員不服其單位對他的行政處分
8.稅務機關收繳滯納金是對納稅人的( )
A.行政處罰 B.執行罰
C.行政處分 D.代執行
9.在我國行政復議中能作為法律適用的依據,但在行政訴訟中只能參照適用的規范性文件是( )
A.行政法規 B.地方性法規
C.自治條例 D.規章
10.行政相對人因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而遭受到損失有權請求( )
A.行政賠償 B.行政給付
C.行政補償 D.行政獎勵
11.下列屬于我國行政訴訟特有原則的是( )
A.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 B.當事人訴訟法律地位平等
C.誰主張誰舉證 D.對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
12.對區公安派出所實施的拘留處罰不服提出復議,則復議機關是( )
A.市政府 B.市公安局
C.區政府 D.區公安局
1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規定,行政機關實施處罰決定之前,必須向當事人履行告知程序,這里的程序屬于( )
A.立法程序 B.調查程序
C.相對人參與程序 D.強制性程序
14.下列屬于行政征收性質的是( )
A.排污費 B.滯納金
C.鑒定費 D.罰款
15.在行政訴訟中,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不得( )
A.查閱與本案有關材料 B.申請財產保全
C.自行向原告和證人收集證據 D.申請回避
16.公民申請執行行政判決書的期限是( )
A.1年 B.180日
C.三個月 D.兩個月
17.“政府對自己作出的行為或承諾應守信用”體現了行政合理原則中的( )
A.平等對待 B.控制裁量權濫用
C.不偏私 D.信賴保護
18.王某向工商局申辦營業執照,工商局以材料不全為由一直未予辦理,王某遂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經審理認為王某符合法定條件,工商局應予辦理,遂判決工商局在一個月內為其辦理營業執照。該判決屬于( )
A.確認判決 B.變更判決
C.撤銷判決 D.履行判決
19.下列選項屬于行政行為的是( )
A.民政局因建辦公樓與建筑公司簽訂合同
B.民政局因建筑公司違約凍結其銀行帳戶
C.民政局因建筑公司違約提起訴訟
D.民政局因建筑公司違約要求賠償
20.公務員賈某不服本單位對他的撤職處分,為此他可以( )
A.提起行政申訴 B.提起行政復議
C.提起行政裁決 D.提起行政訴訟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溫州A區居民田某長期居住在南京歷下區,今年1月因涉嫌一起嫖娼案被漢口江北區公安分局扣留。現田某欲提起行政訴訟,問該案的管轄法院是( )
A.溫州A區基層人民法院
B.南京歷下區基層人民法院
C.漢口市中級人民法院
D.漢口市公安局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
E.漢口市江北區公安分局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
22.行政行為相對于民事行為或其他國家機關行為而言,其主要特征是( )
A.服務性 B.從屬法律性
C.裁量性 D.單方性
E.強制性
23.國家公務員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經法定程序不得被( )
A.免職 B.降職
C.降級 D.辭退
E.行政處分
24.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活動共同適用的基本原則和規定有( )
A.合法性與合理性審查 B.公開公正
C.受案范圍法定 D.不適用調解
E.不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
25.下列體現行政法制監督關系的是( )
A.市人大委委會審議市政府提出的《關于加強礦藏資源開發與管理》的議案
B.市政府法制辦復議處審理某公司申請撤銷市經貿委下發的58號決定
C.縣法院審理某礦廠訴市地礦局吊扣采礦許可證行為
D.市工商局查處某公司違法買賣汽車案
E.區公安局監察科調查警官李某涉嫌瀆職案
26.下列選項屬于行政指導的有( )
A.公安部規定禁止旅客攜帶危險品上車
B.部門行政首長對公務員的業務指導
C.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的指導
D.國務院發布的《九十年代產業政策綱要》
E.國家技術監督局關于家電產品質量抽樣檢測結果的公告
27.行政法的調整對象是( )
A.行政管理關系 B.行政法制監督關系
C.行政救濟關系 D.內部行政關系
E.社會行政關系
28.下列處于行政相對人法律地位的是( )
A.向土地規劃局申辦蓋樓用地的公安機關
B.向82家農戶收繳農業稅的村委會
C.對縣林業局確權裁定不服的三里河村
D.因私出境申辦護照的海關稽查員張某
E.受到記過處分的稅務征管員王某
29.下列屬于具體行政行為的是( )
A.交通局發布《橋道收費管理辦法》
B.教育局向李某頒發《教師資格證書》
C.農業局與張某簽訂《糧食收購合同》
D.稅務局向孫某送達《個人所得稅繳費通知》
E.公安局與第三建筑公司簽訂的《住宅建設合同書》
30.二審判決的形式有( )
A.維持判決 B.撤銷判決
C.確認判決 D.改判
E.變更判決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60分)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1.行政許可
32.行政征用
33.行政法
34.行政追償
35.行政程序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36.簡述我國行政救濟類型。
37.簡述行政合同的特征。
38.商品批發市場的幾位業戶對工商局的執法行為存有疑義,欲提起行政訴訟,但不知應掌握什么證據。問:行政訴訟中原告的舉證事項是什么?
五、論述題(10分)
39.試論行政行為效力的涵義與表現形式。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0.某商場在2002年春節前后超出經營范圍,違法經銷家用電器。轄區工商局執法人員查證后當場吊銷了商場的營業執照并沒收了全部家用電器。事后,該工商局也未實施其他行為。問:
(1)本案中工商局是否構成違法行政?說明依據。
(2)吊銷商場營業執照可否適用聽證程序?說明依據。
41.賈某因復制和出售淫穢錄像于2001年5月15日被A市B區公安分局處以15日行政拘留并罰款3000元。賈某不服,接到處罰決定書后,于2001年5月20日向A市公安局提出申訴。A市公安局經過審查認為B區公安分局處罰過重,遂作出行政拘留7日,罰款2000元的復議決定,并于2001年6月30日向賈某送達了復議決定書。賈某仍然不服,欲提起行政訴訟。問:
(1)賈某應以誰為被告提起訴訟?說明依據。
(2)賈某可向哪個法院起訴?說明依據。
(3)確認賈某的訴訟實效。
全國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試題
課程代碼:00923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30分)
1.( )的產生是行政法產生和發展的基本原因。
A.福利國 B.行政國
C.法治國 D.憲法
2.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地位僅次于憲法的部門法是( )。
A.民法 B.刑法
C.經濟法 D.行政法
3.行政法規是( )。
A.既可以是行政法的法律淵源,也可以是民法的法律淵源
B.只是行政法的法律淵源
C.只是民法的法律淵源
D.是任何部門法的法律淵源
4.以下屬于垂直領導的行政機關是( )。
A.鄉人民政府 B.教育部
C.海關 D.國務院港澳辦
5.與民事行為和其他國家機關的行為相比較,以下不屬于行政行為的特征的是( )。
A.從屬法律性 B.裁量性
C.雙方意志性 D.效力先定性
6.社會組織受行政機關的委托而行使行政權的行為,視為( )。
A.該社會組織的行為
B.該行政機關的行為
C.該社會組織和行政機關的共同行為
D.既是該社會組織的行為,又是該行政機關的行為
7.以下不可以作為行政立法主體的是( )。
A.國家教育部 B.國務院法制辦
C.拉薩市人民政府 D.汕頭市人民政府
8.下列各項不屬于地方行政立法主體的是( )。
A.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
B.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
C.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D.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9.單位和個人在開采、使用國有自然資源時必須依法向國家繳納資源費,行政機關的這種行為屬于( )。
A.行政征收 B.行政征用
C.行政征購 D.稅收征收
10.以下不屬于行政許可在法律上的分類的是( )。
A.特許 B.一般許可
C.排他性許可和非排他性許可 D.登記(備案)
11.在下列行政行為的分類中,具有區分可訴與否的分類是( )。
A.依申請行政行為與依職權行政行為的區分
B.要式行政行為與非要式行政行為
C.抽象行政行為與具體行政行為的區分
D.授益行政行為與不利行政行為的區分
12.下列不屬于狹義的行政法制監督主體的是( )。
A.人大及其常委會 B.人民法院
C.上級行政機關 D.中國共產黨
13.根據《行政處罰法》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應當( )。
A.從重處罰 B.加重處罰
C.不處罰 D.減輕處罰
14.因張某違法犯罪,人民法院對其判了拘役的刑罰,此前行政機關已對其實行了行政拘留,那么( )。
A.拘役從行拘留結束后開始
B.張某應同時受到拘留和拘役的處罰
C.不再適用拘留,已受拘留的日期應折抵相應刑期
D.拘役結束后,再適用拘留
15.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的行政處罰是( )。
A.責令停產停業 B.行政拘留
C.吊銷企業營業執照 D.限制人身自由
16.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的行為屬于( )。
A.代履行 B.執行罰
C.即時性強制措施行為 D.直接強制執行措施行為
17.以下不屬于行政給付對象的是( )。
A.復員、退伍軍人 B.在我國境內生活十分困難的外國人
C.犧牲的革命軍人 D.城鎮無勞動能力人員
18.申請行政復議的期限,從申請人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算,為( )。
A.45天 B.60天
C.30天 D.15天
19.行政合同簽訂中最主要的方式是( )。
A.拍賣 B.邀請發價
C.招標 D.直接磋商
20.以下屬于限制性行政指導的是( )。
A.建議科學種田 B.抑制物價暴漲
C.提倡晚婚晚育 D.禁止在公共場合吸煙
21.行政處罰要舉行聽證的是( )。
A.行政拘留 B.警告
C.責令停產停業 D.沒收違法所得
22.以下是行政主體的是( )。
A.工商所 B.稅務所
C.街道辦事處 D.鄉黨委
23.國家承擔行政賠償責任的條件之一是損害必須是違法行為造成的。這里的違法行政行為是違反( )。
A.法律 B.法律、法規和規章
C.法律和行政法規 D.法律規定和不符合法律精神
24.行政復議中,復議機關( )。
A.只進行合法性審查
B.既進行合法性審查,也進行合理性審查
C.有時進行合理性審查
D.只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
25.《行政復議》第17條規定,行政復議機關收到行政復議申請后,應當在( )日內進行審查,對不符合規定的行政復議申請,決定不予受理并書面告知申請人。
A.3 B.5
C.8 D.10
26.以下可成為行政訴訟的直接審查對象的( )。
A.較低層次的抽象行政行為
B.權力機關的立法行為
C.具體的行政行為
D.地方權力機關制定地方性法規的行為
27.以下屬于行政訴訟的一般原則的是( )。
A.檢察監督原則
B.人民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的原則
C.被告負舉證責任原則
D.行政訴訟期間行政決定不停止執行原則
28.下列不屬于行政事實行為的是( )。
A.作出決定前的材料準備 B.警車撞傷路人
C.氣象預報 D.強制性行政指導
29.居住所在地在A區,而戶籍地在B區的公民,被所在地為C區的公安局收容審查。該公民對此不服而直接起訴于某法院( )。
A.該法院必定是A區人民法院
B.該法院必定是B區人民法院
C.該法院必定是C區人民法院
D.該法院可能是A、B、C三區法院中的任何一個法院
30.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可以參照( )。
A.法律 B.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
C.規章 D.地方性法規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干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10分)
31.行政主體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應告知當事人( )。
A.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 B.行政處罰的理由
C.行政處罰的依據 D.依法享有的權利
E.不執行行政處罰的后果
32.以下屬于行政行為無效的法律結果的是( )。
A.有權國家機關可在任何時候宣布相應行政行為無效
B.行政主體通過該行為從相對方蕕取的一切利益均應返還
C.行政主體通過該行為加予相對方的一切義務均應取消
D.行政主體由于該行為對相對方所造成的一切實際損失均應賠償
E.行政主體通過該行為給予相對方的一切權益均應收回
33.在第一審程序中有權提起上訴的是( )。
A.原告 B.被告
C.第三人 D.共同訴訟人
E.被告的法定代理人
34.復議機關審理民族自治地方的復議案件應以( )為依據。
A.法律 B.行政法規
C.自治條例 D.規章
E.命令
35.在行政處罰中,一般來講,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對行為者不予處罰( )。
A.無責任能力者違法的
B.精神病人不能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
C.雖然是醉酒后違法,但不是故意的
D.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時的違法行為
E.不滿14周歲的人違法的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15分)
36.行政機關
37.行政職權立法
38.羈束行政行為
39.行政規劃
40.行政補償
四、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41.行政訴訟第三人的概念和特征。
42.行政處罰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43.行政賠償的構成要件。
五、論述題(共10分)
44.論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
六、案例分析題(第45小題8分,第46小題12分,共20分)
45.農民劉某系五保戶,身患殘疾后失去勞動能力,一直由鄉民政部門按月發給救助金。從2000年1月開始不再發放,劉某向法院提起訴訟。
問: (1)民政部門發放救助金的行為是什么性質的行政行為?
(2)法院應如何判決?
46.長嶺市公安局和市工商局在一次聯合執法檢查中對西城區一個個體戶劉某走私的香煙予以沒收,3日后以共同名義對個體戶作出罰款2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區工商局吊銷了劉某的營業執照,區公安分局命令派出所對劉某拘留3天。劉某不服,欲申請行政復議。
問: (1)劉某若對罰款2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滿,應向誰申請復議?
(2)若對吊銷營業執照的處罰不滿,應向誰申請復議? (3)若對派出所拘留3天不滿,應向誰申請復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