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試題
課程代碼:0031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關于國家管理形式、機構設置、實際措施等的具體制度被稱為( )
A.政治體制 B.政治形式
C.政治文化 D.政治理念
2.在社會各項制度中,根本性的、起決定性作用的制度是( )
A.政治制度 B.文化制度
C.經濟制度 D.社會制度
3.當代中國的國家政權組織形式是( )
A.多黨合作制 B.行政首長負責制
C.政治協商制 D.人民代表大會制
4.在中國國家機關體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 )
A.國家權力機關 B.國家行政機關
C.國家軍事機關 D.國家司法機關
5.由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的委員長、副委員長、秘書長組成的會議是( )
A.專門委員會會議 B.委員長會議
C.常務委員會會議 D.監督委員會會議
6.根據我國憲法規定,在全國人大的選舉程序中,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 )
A.由國務院總理提名 B.由國家主席提名
C.由全國人大主席團提名 D.由全國人大委員長會議提名
7.作為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我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從屬于( )
A.上級國家審判機關 B.本級國家權力機關
C.上級國家檢察機關 D.本級國家審判機關
8.我國各級行政首長在本級人民政府的全部工作中負有“三權一責”,“三權”即指:全面領導權、人事提名權和( )
A.國家立法權 B.行政制令權
C.最后決定權 D.行政區域劃分權
9.“一國兩制”構想的核心、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證是( )
A.堅持高度自治 B.堅持兩制并存
C.堅持一個國家即中華人民共和國 D.堅持社會主義制度
10.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在任職期間享有立法提案權和( )
A.審判權 B.執行權
C.質詢權 D.司法權
11.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組成并進行活動的集體審判案件的制度被稱為( )
A.公審制度 B.合議制度
C.陪審制度 D.審判監督制度
12.我國大陸地區的執業律師主要分為專職律師、兼職律師和( )
A.大律師 B.事務律師
C.特邀律師 D.出庭律師
13.中國共產黨黨內的最高處分是( )
A.追究刑事責任 B.撤銷黨內職務
C.開除公職 D.開除黨籍
14.我國企業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力的機構是( )
A.人民代表大會 B.職工代表大會
C.居民委員會 D.社區委員會
15.選舉村民委員會,由本村有選舉權的村民直接提名侯選人,侯選人的名額應當
( )
A.等于應選名額 B.多于應選名額
C.少于應選名額 D.與應選名額無關
16.在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前,行使最高國家權力,對外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內統一領導國家政權的是( )
A.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 B.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
C.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D.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
17.1954年憲法規定的我國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政治協商會議制度 B.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
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8.我國現行選舉法規定,人口特少的其他聚居民族,至少應有代表( )
A.1人 B.2人
C.3人 D.4人
19.當代中國的選舉制度淵源于( )
A.我國古代的甄選制度 B.民國初期的選舉制度
C.西方國家的選舉制度 D.革命根據地的選舉制度
20.縣級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可以擔任的職務是( )
A.縣政府辦公室主任 B.縣人民法院院長
C.縣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D.中共縣委書記
21.省級人大常委會在本級人代會閉會期間有權任免( )
A.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B.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C.省人民政府秘書長 D.省長
22.我國現行憲法規定,國務院總理連續任職不得超過( )
A.8年 B.10年
C.12年 D.16年
23.屬于國務院組成機構的是( )
A.審計署 B.國務院參事室
C.國家體育總局 D.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24.我國最早成立的省級民族區域自治區是( )
A.內蒙古自治區 B.廣西壯族自治區
C.寧夏回族自治區 D.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5.自治縣人大常委會的每屆任期為( )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26.我國公務員考核的重點是( )
A.德 B.能
C.勤 D.績
27.我國公務員制度正式建立于( )
A.1988年 B.1993年
C.1995年 D.2000年
28.在我國,領導全國武裝力量的最高軍事統率機構是( )
A.中央軍事委員會 B.總裝備部
C.總參謀部 D.總政治部
29.我國現行兵役制度的主體是( )
A.志愿兵役制 B.義務兵役制
C.預備役制 D.民兵制
30.建國初期的人民政協屬于( )
A.國家行政機關 B.國家檢察機關
C.國家審判機關 D.具有黨派性的階級聯盟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主要成就包括( )
A.廢除領導干部終身制
B.實施國家公務員制度
C.調整了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經濟關系
D.加快了人大立法速度
E.加強了社會主義基層民主自治制度建設
32.特別行政區享有的高度自治權包括( )
A.立法權 B.外交權
C.行政管理權 D.獨立的司法權
E.終審權
33.我國檢察機關的主要活動原則包括( )
A.獨立審判原則 B.政治中立原則
C.法制原則 D.檢察獨立原則
E.雙重領導原則
34.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 )
A.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階段的基本結束
B.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階段的開始
C.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確立
D.社會主義社會的真正到來
E.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開始
3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中不能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有( )
A.正在受拘留處罰的 B.正在取保候審的
C.未滿18周歲的 D.被剝奪政治權利的
E.正在被勞動教養的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簡述鄧小平總結的當代中國黨和國家領導制度中存在的主要弊端。
37.簡述我國恢復國家主席制度的重要意義。
38.簡述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重要現實意義。
39.簡述總理負責制的主要內容。
40.簡述人民政協民主監督的主要特點。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41.試論中國實行單一制國家結構形式的原因。
42.試論我國民族區域自治的優越性。
43.試論村民委員會與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關系。
全國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試題
課程代碼:0031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鄧小平指出,我國實行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院制符合( )
A.馬克思主義觀點 B.中國實際
C.市場經濟要求 D.精簡機構原則
2.《共同綱領》規定,新民主主義國家建國的政治基礎是( )
A.人民民主主義 B.社會主義
C.共產主義 D.資本主義
3.決定國家機構性質和形式的是該社會的( )
A.階級結構 B.經濟基礎
C.文化意識 D.國家職能
4.分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的機關是( )
A.全國人大常委會 B.全國人大委員長會議
C.全國人代會主席團 D.中共中央政治局
5.我國選舉法規定,人口超過1億的省,人代會代表總名額不得超過( )
A.700名 B.800名
C.900名 D.1000名
6.在直接選舉時,要使選舉有效,參加投票的選民必須達到選區全體選民的( )
A.半數 B.過半數
C.三分之一 D.四分之一
7.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體現了( )
A.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根本原則 B.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
C.民族團結的原則 D.平等協商的原則
8.省級人代會選舉產生的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須得到( )
A.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批準 B.全國人大的批準
C.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批準 D.中共省委的批準
9.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委員長會議是( )
A.全國人大的常設機構 B.委員長主持常委會工作的一種工作方式C.全國人大的工作機構 D.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工作機構
10.決定省級人民政府秘書長、廳長、局長、委員會主任任免的機構是省級( )
A.人代會 B.人大常委會
C.黨委會 D.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
11.我國憲法規定提名國家主席、副主席人選的是( )
A.全國人大常委會 B.全國人代會主席團
C.全國人大全體會議 D.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12.1982年憲法規定國家主席候選人的年齡資格是( )
A.年滿25周歲 B.年滿35周歲
C.年滿45周歲 D.年滿55周歲
13.1998年機構改革后,國家稅務總局屬于國務院的( )
A.組成機構 B.直屬機構
C.辦事機構 D.直屬事業單位
14.國務院的領導和決策機構是( )
A.國務院全體會議 B.國務院常務會議
C.國務院辦公會議 D.總理辦公會議
15.1993年八屆人大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將地方政府任期由3年改為5年的是( )
A.省級政府 B.市(地)級政府
C.縣級政府 D.鄉級政府
16.我國現行憲法規定,鄉、民族鄉、鎮的建置的決定權和區域劃分權只授予( )
A.民政部 B.省、直轄市人民政府
C.省轄市人民政府 D.縣人民政府
17.最能體現地方政府運作的三種會議是( )
A.政府會議、政府辦公會議、政府擴大會議
B.政府會議、政府行政會議、政府全體會議
C.政府會議、政府行政會議、政府擴大會議
D.政府會議、政府行政會議、政府常務會議
18.1994年全面推行分稅制后,下列各項稅收中屬于中央與地方共享稅的是( )
A.消費稅 B.人個所得稅
C.營業稅 D.增值稅
19.我國成立最早的自治區是( )
A.廣西壯族自治區 B.寧夏回族自治區
C.內蒙古自治區 D.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0.基本法規定,非中國籍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和在外國有居留權香港的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當選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其所占比例不得超過全體議員的
( )
A.5% B.10%
C.20% D.30%
21.我國執業律師的種類主要包括專職律師、兼職律師和( )
A.特邀律師 B.訴狀律師
C.出庭律師 D.事務律師
22.我國法定的審判組織形式有獨任庭、合議庭和( )
A.陪審庭 B.少年庭
C.審判委員會 D.裁判委員會
23.我國軍隊士兵的主體是( )
A.志愿兵 B.義務兵
C.民兵 D.預備役士兵
24.中央軍委總部機關中負責部隊作戰指揮、管理和訓練等工作的是( )
A.總政治部 B.總參謀部
C.總后勤部 D.總裝備部
25.從行政職務上來保證中國共產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制度是( )
A.政治機關制度 B.軍內民主制度
C.黨支部建在連隊的制度 D.政治委員制度
26.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的前提是( )
A.服務于社會主義事業 B.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C.承認共產黨的領導 D.尊重民主黨派的主張
27.1949年12月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并提出以“發揚民主精神,推動中國民主政治之實際”為該黨宗旨的民主黨派是( )
A.中國民主促進會 B.中國民主建國會
C.中國農工民主黨 D.中國民主同盟
28.中共中央委員和候補委員必須具有( )
A.5年以上黨齡 B.10年以上黨齡
C.15年以上黨齡 D.20年以上黨齡
29.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性質是( )
A.國這權力機關 B.國家行政機關
C.統一戰線組織 D.國家監督機關
30.根據《職代會條例》和《企業法》規定,負責職工代表大會日常工作的機構是企業的( )
A.工會委員會 B.股東大會
C.董事會 D.監事會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個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在政治體制改革中,我國廢除了領導干部終身制,建立了干部離、退休制度,實現了干部隊伍的( )
A.革命化 B.年輕化
C.知識化 D.專業化
E.科學化
32.根據我國《選舉法》規定,直接選舉人大代表的行政區域有( )
A.市轄區 B.設區的市
C.縣 D.不設區的市
E.鄉
33.我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關系的基本原則包括( )
A.利益原則和法制原則 B.集權原則和分權原則
C.發揮兩個積極性的原則 D.財權和事權相統一的原則
E.均權原則和制衡原則
34.中央政府在特別行政區的權力主要是( )
A.負責管理與特別行政區有關的外交事務
B.負責特別行政區的防務
C.依照基本法的規定任命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機關的重要成員
D.對特別行政區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備案
E.決定特別行政區進入緊急狀態
35.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為了保證偵查工作的順利進行,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現行犯和重大嫌疑分子采取的強制措施包括( )
A.拘傳 B.取保候審
C.監視居住 D.拘留
E.逮捕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人民代表履行代表職權時有哪些基本保障?
37.簡述通過憲法修正案的程序。
38.簡述民族區域自治地方政府的特殊任務。
39.簡述行政長官在特別行政區中的地位。
40.簡述人民政協監督職能的主要特點。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41.試述我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法律地位的雙重性。
42.試述中國共產黨的紀律檢查機關及其主要職權。
43.某市銀江集團董事長劉某在拒絕市政府無償要款200萬元后,被市委、市政府作出司法審查決定,檢察院審查后認為批捕依據不足。但在市委、市政府干預下,劉某被區法院判刑3年,劉某不服上訴,某市中級法院開庭后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后經另一市的中級法院再審后,宣布無罪釋放。請回答:
(1)市委、市政府是否有權對劉某作出司法審查決定?
(2)檢察院為何能作出拒捕決定?
(3)劉某在兩審終審后,為何能經另一中級法院宣布無罪?原區、市兩級法院違反了原則?
全國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試題
課程代碼:0031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政治協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基層民主自治制度
2.由若干行政區域組成,實行統一的中央集權,具有統一憲法和國籍,全國只有一個立法機關、一個中央政府,這樣的國家結構形式被稱為( )
A.共和制 B.君主制
C.單一制 D.復合制
3.代表統治階級全面地獨立地行使統治的國家機關是( )
A.國家行政機關 B.國家軍事機關
C.國家權力機關 D.國家司法機關
4.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正式會議舉行前,由全體代表參加的、旨在選舉出本次會議主席團和秘書長并通過本次會議議程和其他準備事項的會議是( )
A.全體會議 B.預備會議
C.常委會議 D.代表團會議
5.在共和制政體國家中,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實行( )
A.終身制 B.限任制
C.世襲制 D.禪讓制
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提名,并由(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選舉產生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工作委員會選舉產生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選舉產生
7.依據相關法律規定,縣級人民政府每屆的任期是( )
A.五年 B.四年
C.三年 D.六年
8.中央和地方經濟關系的核心內容是( )
A.人事關系 B.法律關系
C.財政關系 D.投資關系
9.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是( )
A.政務司 B.律政司
C.行政會 D.立法會
10.一個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即告終結的制度被稱為( )
A.公開審判制度 B.司法回避制度
C.民主審判制度 D.兩審終審制度
11.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在辦理案件過程中,依照法律進行的專門調查和有關的強制性措施被稱為( )
A.公訴 B.偵查
C.勘查 D.檢察
12.政黨領導或控制國家政權,干預政治的一種制度被稱為( )
A.政治制度 B.政黨制度
C.政府體制 D.國家制度
13.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原則和組織制度是( )
A.首長負責制 B.民主集中制
C.政治協商制 D.分工負責制
14.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村民委員會每屆任期( )
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六年
15.在政府的倡導下,為就地解決社區的社會問題而開展的社區成員間互助性社會服務被稱為( )
A.政治活動 B.社區服務
C.村民自治 D.市政管理
16.1945年12月由一批民族工商業資本家、中華職業社會的代表人物、川康金融資本家、與工商界有聯系的知識分子以及一部分工商業人員在重慶建立的民主黨派是( )
A.中國民主建國會 B.中國民主促進會
C.中國農工民主黨 D.中國致公黨
17.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的主要政治形式和組織形式是( )
A.人民代表大會 B.社會各界會議
C.人民政協 D.社會協商會議
18.隸屬于國務院的軍事工作部門是( )
A.總參謀部 B.總政治部
C.總裝備部 D.國防部
19.與傳統的干部人事制度相比,我國現行公務員制度( )
A.堅持黨管干部原則 B.具有科學的競爭擇優機制
C.堅持德才兼備的用人標準 D.實行“兩官分途”的管理體制
20.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地區的下列職務中必須由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擔任的是( )
A.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B.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
C.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D.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21.我國第一個民族區域自治的縣級自治區是( )
A.甘肅省天祝自治區 B.西康省藏族自治區
C.內蒙古呼倫貝爾盟 D.新疆伊犁自治州
22.我國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是堅持民族平等、加強民族團結和( )
A.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B.確保各民族的彼此獨立
C.體現各民族的協調一致 D.消除民族差別
23.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國務院直屬機構的設立、撤銷、合并由(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 B.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
C.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 D.中共中央組織部決定
24.我國地方人大各專門委員會主任委員的產生方式為( )
A.由人代會主席團在代表中提名,大會通過
B.由人大常委會主任在代表中提名,大會通過
C.由代表30人以上聯名在代表中提名,大會通過
D.由代表30人以上聯名在代表中提名,人大常委會通過
25.根據有關法律規定,縣級人大代表聯名以書面方式提出本級人民政府領導人員候選人的法定人數為( )
A.40人以上 B.30人以上
C.20人以上 D.10人以上
26.我國憲法和選舉法都規定,全國人大代表名額不超過( )
A.5000人 B.4000人
C.3000人 D.2000人
27.直接選舉時,代表候選人當選的基本條件為( )
A.獲得全體選民的過半數的選票 B.獲得參加投票的選民過半數的選票
C.獲得全體選民的過2/3多數的選票 D.獲得參加投票的選民過2/3多數的選票
28.建國初期,行使國家權力機關和中央行政機關的職權、兼有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和最高行政機關的雙重性質的機構是( )
A.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B.中共中央書記處
C.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 D.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
29.文化大革命時期,代替國家政權機構,集黨政軍大權于一身,包攬黨務、行政、司法各項工作的權力機構是( )
A.革命委員會 B.軍事管制委員會
C.中央文革小組 D.行政委員會
30.中國選舉的平等性原則首先表現為( )
A.直接選舉制 B.“一人一票制”
C.秘密投票制 D.程序嚴密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有權向全國人大提出屬于全國人大職權范圍內議案的有( )
A.全國人大常委會 B.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
C.最高人民檢察院 D.中共中央辦公廳
E.一個代表團或30名以上的代表聯名
32.一般而言,我國人民法院擁有的職權包括( )
A.審判權 B.司法解釋權 C.指導權
D.司法行使權 E.司法建議權
33.我國兵役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
A.文職干部制度 B.軍事領導體制 C.公民在軍隊中服現役
D.公民在軍隊外服預備役 E.在校學生接受軍事訓練
34.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主要職能是( )
A.政治協商 B.海外聯誼 C.政策研究
D.民主監督 E.參政議政
35.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的組成成員不得擔任下列職務( )
A.人民法院法官 B.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C.省政府秘書長
D.人事廳廳長 E.中共縣委副書記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的職權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37.簡述香港特別行政區司法制度的主要原則。
38.我國國務院擁有哪幾方面基本職權?
39.簡述當代中國選舉制度的主要原則。
40.簡述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主要特點。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41.聯系實際,具體闡述如何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42.試論我國憲法規定的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職權。
43.試論中國形成政治協商制度的特殊條件。
全國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試題
課程代碼:0031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1982年頒布的《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 )
A.人民民主國家 B.無產階級專政國家
C.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D.人民民主專政國家
2.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之前行使最高國家權力的機關是( )
A.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B.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
C.政務院 D.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
3.當代中國選舉的平等原則首先表現在( )
A.無居住年限限制 B.不分種族和宗教信仰
C.無政治條件限制 D.一人一票制
4.1979年頒布的第二部《選舉法》規定直接選舉的投票方法是( )
A.舉手代投票 B.舉手代投票,并可采用無記名投票
C.一律采用無記名投票 D.可以采用無記名投票或記名投票
5.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罷免全國人大代表應由全國( )
A.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會議過半數通過
B.人大常委會黨組會議過半數通過
C.人代會主席團會議過半數通過
D.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過半數通過
6.縣級以上的人大代表在其任期內,如觸犯法律(非現行犯)在逮捕或刑事審判前須經本級( )
A.公安機關許可 B.檢察機關許可
C.人大常委會許可 D.人民法院許可
7.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全國普選是在( )
A.1950年 B.1952年
C.1954年 D.1953~1954年
8.宣布全國進入戰爭狀態或在個別省、自治區、直轄市實施戒嚴(緊急狀態)的權力歸
( )
A.國家主席 B.國務院總理
C.中央軍委主席 D.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
9.有權發布命令公布由全國人大審議通過的法律案(不包括憲法修正案)的國家機構是
(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
C.國家主席 D.全國人代會主席團
10.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 )
A.中央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B.中共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委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D.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11.決定省人民政府代省長人選的權力歸( )
A.中共中央 B.中共中央組織部
C.省人民代表大會 D.省人大常務委員會
12.新中國建立初期行使國家元首職權的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B.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C.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 D.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13.1982年頒布的《憲法》規定必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提名的國家領導人人選中包括( )
A.中央軍委副主席 B.國務院總理
C.國家副主席 D.審計長
14.國務院辦公廳的領導人是國務院( )
A.副總理 B.國務委員
C.秘書長 D.辦公廳主任
15.《國務院組織法》規定國務院各部、委機構撤并的批準權歸( )
A.國務院總理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C.國務院全體會議 D.國務院常務會議
16.國務院會議不包括( )
A.國務院常務會議 B.國務院全體會議
C.國務院辦公會議 D.國務院辦公廳會議
17.我國縣級以上地方政府的行政首長辦公會議屬于地方政府的( )
A.擴大會議 B.全體會議
C.行政會議 D.常務會議
18.省級人民政府組成部門行政首長的任免權歸( )
A.省長 B.省人民代表大會
C.中共省委常委會 D.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19.可由各省人民政府根據實際需要因地制宜設置的機構是( )
A.政法部門 B.專業經濟管理部門
C.財政部門 D.人事部門
20.我國中央與地方關系的基本模式是( )
A.中央與特別行政區關系模式
B.中央與經濟特區關系模式
C.中央與民族各區域自治地方關系模式
D.中央與普通行政區關系模式
21.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義務兵服現役的期限為( )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22.選舉產生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的機關是黨的( )
A.全國代表大會 B.中央委員會
C.中央政治局 D.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
23.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原則和組織制度是( )
A.少數服從多數 B.下級服從上級
C.全黨服從中央 D.民主集中制
24.現階段我國民主黨派共有( )
A.7個 B.8個
C.9個 D.10個
25.在中央和地方國家機關、人民團體、經濟組織、文化組織和其他非黨組織的領導機關中的黨組成員由( )
A.所在單位黨員大會選舉產生
B.批準成立黨組的黨的委員會指定
C.批準成立黨組的黨的委員會選舉產生
D.批準成立黨組的黨委組織部任命
26.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第一任主席是( )
A.毛澤東 B.周恩來
C.劉少奇 D.朱德
27.1982年頒布的《憲法》規定村民委員會是( )
A.鄉、鎮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 B.鄉、鎮人民政府的下一級政府機構
C.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 D.農村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28.《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通過于( )
A.1982年 B.1983年
C.1987年 D.1998年
29.我國企業職工代表大會的民主選舉權體現了職工的( )
A.經濟地位 B.主人翁地位
C.歷史地位 D.社會地位
30.村民委員會的設立、撤銷及范圍調整的批準權歸( )
A.鄉鎮人民政府 B.縣級人民政府
C.縣級人大常務委員會 D.縣級民政局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個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期間常委會組成人員10人以上聯名,可以向常委會書面提出對下列機構的質詢案( )
A.國務院及各部委 B.最高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檢察院 D.中共中央有關部委
E.全國政協
32.省級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規應( )
A.不能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
B.報中共省級委員會批準
C.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D.報國務院備案
E.報國家主席批準
33.民族鄉的特殊性表現在( )
A.鄉長由少數民族干部擔任
B.鄉政府工作人員的構成應體現鄉內各民族的結構
C.鄉政府在工作中要使用當地語言
D.其行政地位高于一般鄉
E.可行使自治權
34.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職權主要有( )
A.領導權 B.執行權
C.行使部分立法權 D.批準決定權
E.人事任免權
35.中央軍事委員會的總部機關包括( )
A.總參謀部 B.總政治部
C.總后勤部 D.總裝備部
E.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簡述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開會期間人大代表的職權。
37.簡述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的組成和產生方式。
38.簡述我國省級人民政府的地位和作用。
39.簡述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地方政府所負有的特殊使命。
40.簡述我國現行兵役制度的基本內容。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41小題12分,42小題8分,43小題10分,共30分)
41.李某是山東省青島市居民,他想參選北京市朝陽區人大代表和北京市人大代表,根據我國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的程序,說明李某怎樣才能當選為北京市朝陽區人大代表和北京市人大代表。(12分)
42.試述我國審判制度的基本原則。(8分)
43.試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的特點。(10分)
全國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試題
課程代碼:00315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每小題2分,共30分)
1.在直接選舉中,代表侯選人名額應多于應選代表名額( )。
A.1/2至1倍 B.1/3至1倍
C.1/5至1/2 D.1/5至1/3
2.決定特別行政區的設立及其制度的權力屬于( )。
A.全國人大 B.全國人大常委會
C.中共中央 D.國務院
3.憲法的修改,由1/5以上的全國人大代表或( )。
A.中共中央提議 B.全國人大常委會提議
C.國務院提議 D.最高人民法院提議
4.授予國家的勛章和榮譽稱號的職權屬于( )。
A.全國人大常委會 B.國務院
C.國家主席 D.中共中央政治局
5.1982年憲法規定的國家主席候選人的年齡資格為( )。
A.年滿35周歲 B.年滿40周歲
C.年滿45周歲 D.年滿50周歲
6.有權批準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區域劃分的是(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全國人大常委會
C.國家主席 D.國務院
7.中央和地方的經濟關系的核心內容是( )。
A.財政關系 B.金融關系
C.投資關系 D.經濟管理關系
8.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正式宣告成立是在( )。
A.1946年 B.1947年
C.1948年 D.1949年
9.中央書記處的成員由( )。
A.中央委員會提名 B.中央政治局提名
C.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提名 D.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提名
10.1949年9月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政協全國委員會主席是( )。
A.毛澤東 B.周恩來
C.劉少奇 D.宋慶齡
11.根據《共同綱領》規定,建國初期我國的統一戰線是( )。
A.社會主義統一戰線 B.人民民主統一戰線
C.愛國統一戰線 D.反帝統一戰線
12.政協全國委員會對地方委員會是( )。
A.領導關系 B.指導關系
C.隸屬關系 D.監督關系
13.村民委員會的選舉,由( )。
A.鄉、鎮黨委主持 B.鄉、鎮政府主持
C.村黨支部主持 D.村民選舉委員會主持
14.村民委員會的設立、撤銷、范圍調整,必須報( )。
A.鄉人民政府批準 B.縣級人民政府批準
C.縣級人民代表大會批準 D.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
15.村民委員會的具體選舉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 )。
A.黨的委員會制定 B.人民代表大會制定
C.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 D.人民政府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干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10分)
1.下列職權中,由國家主席行使的有( )。
A.公布法律 B.提名國務院總理人選
C.授予國家的勛章和榮譽稱號 D.宣布戰爭狀態
E.發布動員令
2.現行憲法規定,在國務院的組成人員中,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的有( )。
A.總理 B.副總理
C.國務委員 D.秘書長
E.各部部長
3.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可以采取的強制措施有( )。
A.拘傳 B.取保候審
C.管制 D.監視居住
E.拘留
4.軍內民主制度包括( )。
A.政治民主 B.經濟民主
C.思想民主 D.軍事民主
E.生活民主
5.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主要職能是( )。
A.組織領導 B.政治協商
C.民主監督 D.參政議政
E.指導協調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12分)
1.政治制度
2.議行合一
3.秘密投票
4.職位分類
四、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中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特點。
2.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監督權的內容。
3.我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性質。
4.中央人民政府在特別行政區享有和行使的權力。
5.中國共產黨的政治領導、組織領導和思想領導。
五、論述題(每小題9分,共18分)
1.中國與西方國家在國家權力機關(議會)與政黨關系上的區別。 2.中國制定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客觀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