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行政管理學試題
課程代碼:00277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行政管理學的創始人是( )
A.韋伯 B.法約爾
C.威爾遜 D.雷格斯
2.提出著名的“三權分立”或稱“分權制衡”原則的是( )
A.孟德斯鳩 B.洛克
C.古立克 D.亞里士多德
3.早期的行政管理學研究的重點是組織結構和程序,其理論的邏輯起點是( )
A.“自然人”假設 B.“社會人”假設
C.“自由人”假設 D.“經濟人”假設
4.與行政系統的產生與發展過程關系最為密切、影響最為直接的行政環境類型是 ( )
A.政治環境 B.經濟環境
C.文化環境 D.社會環境
5.雷格斯對各國社會環境進行分類的標準是( )
A.經濟體制 B.科技發展水平
C.經濟力量 D.社會分工與專業化發展程度
6.國家行政權力的直接目的是( )
A.公共利益 B.行政效率
C.國家意志 D.黨派利益
7.行政權力合法性的基礎是( )
A.權威性 B.強制性
C.公共性 D.程序性
8.行政職能必須體現和執行國家的社會管理職能,以服務社會公共利益的面目出現在世人面前,因此行政職能帶有很強的( )
A.強制性 B.公共性
C.謀利性 D.服務性
9.標志著我國政府行政職能轉變的成果已經為法律所確認的法律是( )
A.《行政許可法》 B.《行政處罰法》
C.《行政監察法》 D.《行政編制法》
10.行政管理機構的首要特性是具有( )
A.權威性 B.主體性
C.系統性 D.合法性
1l.在美國,既屬于白宮的直屬機構,又屬于總統的助手和顧問班子的機構是( )
A.總統辦事機構 B.內閣和各部
C.獨立機構 D.中央統計局
12.人事行政管理最經常的職責和最大量的活動是( )
A.監督和控制 B.培訓和管理
C.使用和開發 D.獎勵和懲罰
13.預算工作的中心環節是( )
A.預算編制 B.預算執行
C.決算管理 D.預算管理
14.行政組織中最活躍的因素是( )
A.精神要素 B.行政體制
C.行政活動 D.行政人員
15.一般說來,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行政組織結構中管理層次與管理幅度之間的關系是 ( )
A.正比關系 B.反比關系
C.關系依據情況變化而不同 D.不成比例關系
16.提出漸進決策模式的是( )
A.西蒙 B.林德布洛姆
C.埃佐尼 D.杜魯門
17.典型的事后監督是( )
A.行政復議 B.聽證會
C.國政調查 D.司法審查
18.行政管理中運用法律方法,首先必須要加強( )
A.思想教育 B.平等原則
C.法制教育 D.獎懲制度
19.經濟方法的核心是( )
A.物質利益 B.邊際效益
C.等價交換 D.市場規范
20.行政系統的專業分工與合作體制得以形成的制度前提與保障是( )
A.行政管理依據 B.行政管理原則
C.行政道德規范 D.行政法律規范
21.依法行政的核心與精髓在于法律規范的( )
A.利益性和法治性 B.規范性與約束性
C.法治性和平等性 D.規范性與政治性
22.行政機關利用法律、政策等手段進行社會管理活動和自身管理活動所產生的工作成就以及積極效果稱為( )
A.行政績效 B.行政效率
C.行政效益 D.行政成果
23.行政績效評估活動的基礎和核心是( )
A.設計評估問題 B.確立評估程序
C.發布評估效果 D.確立評估的指標體系
24.行政發展的手段和措施是( )
A.行政管理 B.行政調節
C.行政控制 D.行政改革
25.主張利用私營部門的管理理念來重塑政府的行政發展模式是( )
A.法德模式 B.英美模式
C.希臘模式 D.發展中國家模式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6.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占主導地位的行政管理學主要有( )
A.新公共管理理論 B.公共選擇理論
C.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 D.政府治理理論
E.系統權變理論
27.現代民主國家對行政權力的監督主要來自( )
A.以權利限制權力 B.以道德限制權力
C.以強權限制權力 D.以權力限制權力
E.以公眾利益限制權力
28.行政職能的特點主要表現在( )
A.執行性 B.整體性
C.穩定性 D.多樣性
E.動態性
29.行政管理機構的特性包括( )
A.合法性 B.主體性
C.系統性 D.權威性
E.執行性和管理性
30.在人事分類制度中,職位分類的依據是( )
A.職位的社會地位 B.職位的工作性質
C.職位的難易程度 D.職位的責任輕重
E.職位所需的資格條件
31.解決行政組織沖突的主要方式有( )
A.談判 B.妥協
C.調處 D.冷處理
E.服從權威
32.運用經濟方法應遵循的原則有( )
A.調查研究在先原則 B.堅持具體指導原則
C.適度原則 D.與法治相結合原則
E.與思想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33.行政法律規范的功能主要包括( )
A.規范與控制功能 B.組織與調節功能
C.導向和約束功能 D.自我調節功能
E.改革與穩定功能
34.行政環境的基本屬性有( )
A.復雜性 B.相關性
C.綜合性 D.層次性
E.動態性
35.根據行政績效評估的內容性質劃分的行政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包括( )
A.經濟發展指標 B.政治發展指標
C.行政發展指標 D.社會發展指標
E.文化發展指標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36.簡述重構我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權力關系的思路。
37.簡述行政信息公開化的作用。
38.簡述加入WTO后我國行政發展的趨勢。
39.簡述依法行政的基本內容。
40.簡述電子政務對行政管理方法現代化的意義。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1.結合實際,論述我國行政職能轉變的必要性及其主要內容。
42.試述當前條件下提高我國行政績效的具體途徑。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0分)
43.在A縣人大的一次會議上,許多人大代表再次提出了一個有關沿海公路廢棄多年而不能通車的質詢案。由于這條沿海高速公路年久失修,已經不能正常通車,使得臨近的大多數村莊的群眾來縣城辦事都必須繞道B縣搭車,群眾對此意見很大。由于人大代表提出了質詢案,該縣交通局局長連夜回到局里開會研究后,帶領有關人員專門到現場勘察,并征求了一些臨近村莊村民代表的意見。很快,交通局拿出了一份有關修復老公路、恢復交通車輛通行的報告。在將該報告向人大代表做出答復后,人大代表都感到非常滿意。不久,一條重新修復的沿海公路順利通車了,廣大人民群眾拍手稱好。
問題:(1)什么是質詢?
(2)人大代表的質詢屬于什么性質的監督?
(3)通過本案例可以看出行政監督有何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