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4月全國高教自考政治經濟學(財經類)試題 |
|
發布時間:2005/3/11
發布地區:達德教育
信息來源:www.www888papa.com
|
|
課程代碼:00009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構成生產資料的因素是( )。 A.勞動對象和勞動工具 B.勞動資料和勞動工具 C.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 D. 機器設備和勞動對象 2.解決商品內在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矛盾只有通過商品( )。 A.生產 B.分配 C.消費 D.交換 3.執行價值尺度職能的貨幣只需是( )。 A.金屬貨幣 B.紙幣 C.觀念上的貨幣 D.現實的貨幣 4.在商品價值c+v+m中,資本家預付的資本是( )。 A.c+v B.v+m C.c+m D.c+v+m 5.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意味著( )。 A.不變資本在總資本中的比重下降 B.可變資本在總資本中的比重下降 C.固定資本在總資本中的比重上升 D.流動資本在總資本中的比重上升 6.資本的周轉時間是指( )。 A.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 B.購買時間和銷售時間 C.勞動時間和銷售時間 D.生產時間和購買時間 7.將一個企業的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各自在一年中周轉的價值額合計起來,除以該企業的預付資本總額,其結果為該企業( )。 A.預付固定資本一年中的周轉次數 B.預付流動資本一年中的周轉次數 C.預付總資本一年中的總周轉次數 D.預付可變資本一年中的周轉次數 8.平均利潤形成后,商品市場價格的波動便以生產價格為中心,這表明( )。 A.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發生了變化 B.價值規律的作用形式發生了變化 C.價值規律已經不再起作用 D.平均利潤率規律取代了價值規律 9.資本主義社會的利息來源于( )。 A.資本所有權的收入 B.借貸資本自身增殖的價值 C.產業工人所創造的剩余價值的一部分 D.職能資本家使用借貸資本的報酬 10.當資本主義農業資本有機構成趕上或超過社會平均有機構成時,絕對地租來自( )。 A.社會平均利潤以上的超額利潤 B.農業平均利潤以上的超額利潤 C.農產品價值高于社會生產價格的超額利潤 D.農業資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潤和農業工人的一部分工資 11.壟斷資本在經濟上政治上進行統治的根本目的是為了( )。 A.制定壟斷價格 B.獲取高額壟斷利潤 C.掌握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權 D.協調壟斷組織之間的矛盾 12.資本主義國家向私人壟斷企業購買產品、加工訂貨屬于資產階級國家( )。 A.直接掌握的壟斷資本 B.與私人壟斷資本在企業內部的結合 C.與私人壟斷資本在企業外部的結合 D.與私人壟斷資本溶合為一體 13.世界貿易組織是一個( )。 A.有關關稅及貿易政策的多邊協定 B.各國政府間國際金融活動的組織 C.向成員國提供長期貸款的組織 D.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國際壟斷同盟 14.二次大戰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經濟關系的基本特征是( )。 A.相互依賴 B.相互斗爭 C.既相互依賴又相互斗爭 D.互不往來 15.資本主義國家的工人擁有少量股票表明( )。 A.工人控制了該公司 B.工人成為生產資料的所有者 C.私有制性質發生根本變化 D.工人并未掌握生產資料所有權和改變雇傭勞動者的地位 16.我國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后便進入( )。 A.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 B.社會主義社會的初級階段 C.改革開放的歷史階段 D.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時期 17.我國現階段的股份合作制經濟是( )。 A.個體經濟的實現形式 B.私營經濟的實現形式 C.國有經濟的實現形式 D.集體經濟的實現形式 18.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存在按勞分配為主體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多種分配方式,因此( )。 A.公有制經濟中的勞動者可能獲得一些非勞動收入 B.公有制經濟中的勞動者主要獲得勞動力價值收入 C.私營經濟中也存在按勞分配 D.個體生產者的收入屬于按勞分配收入 19.消費水平是指( )。 A.對高檔、中檔、低檔消費品消費的比例 B.對生活資料、社會服務消費的比例 C.對生存資料、享受資料、發展資料消費的比例 D.按人口平均的消費資料和勞務的數量 20.市場調節和宏觀調控( )。 A.兩者是互相對立互相排斥的 B.兩者的關系是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必然要削弱宏觀調控 C.兩者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 D.兩者中市場調節是宏觀調控的補充 21.我國的現代企業制度通過企業的權力機構、經營管理機構和監督機構,形成企業的( )。 A.法人治理結構 B.法人財產制度 C.有限責任制度 D.經濟核算制度 22.股份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是( )。 A.職工代表大會 B.董事會 C.監事會 D.股東會 23.市場機制的核心是( )。 A.價格機制 B.供求機制 C.競爭機制 D.利率機制 24.根據我國對國民經濟三次產業的劃分,第三產業主要包括( )。 A.工業部門 B.農業部門 C.建筑部門和交通部門 D.流通部門和服務部門 25.為了消除物價變動的影響,當采用國內生產總值來比較不同時期國民經濟量的變化時要用( )。 A.現行價格計算 B.市場價格計算 C.不變價格計算 D.生產價格計算 26.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國民經濟各部門在一定時期(一般為一年)內以貨幣表現的全部社會最終產品和勞務價值的總和是( )。 A.國民生產凈值 B.國民生產總值 C.社會總產值 D.國民收入 27.社會主義國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徑是( )。 A.國家財政預算 B.勞務費用支付 C.商品價格體系 D.銀行信貸收支 28.我國加入世貿組織,進入對外開放新階段的重大舉措是實施( )。 A.保護資源戰略 B.保護環境戰略 C.“引進來”戰略 D.“走出去”戰略 29.為了抑制通貨膨脹,控制物價上漲,應采取( )。 A.擴張性的貨幣政策 B.緊縮性的貨幣政策 C.平衡的貨幣政策 D.補償性的貨幣政策 30.我國要把政府經濟管理職能轉到( )。 A.主要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 B.加強對企業微觀經濟運行的管理上來 C.運用行政手段進行宏觀調控上來 D.審批項目和制定計劃指標上來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個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部門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會使該部門( )。 A.單位商品價值量提高 B.單位商品價值量降低 C.商品價值總量提高 D.同一時間內創造的商品價值總量降低 E.同一時間內創造的商品價值總量不變 32.資本集中是( )。 A.個別資本家把剩余價值轉化為資本 B.增加社會資本總額的最重要的手段 C.將原來分散的中小資本合并成大資本 D.通過大資本兼并中小資本而實現 E.通過信用制度和組織股份公司而實現 33.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條件是( )。 A.Ⅰ(v+m)=Ⅱc B.Ⅰ(c+v+m)=Ⅰ(c+△c)+Ⅱ(c+△c) C.Ⅰ(c+v+m)=Ⅰc+Ⅱc D.Ⅱ(c+v+m)=Ⅰ(v+m)+Ⅱ(v+m) E.Ⅱ(c+v+m)=Ⅰ(v+△v+ )+Ⅱ(v+△v+ ) 34.資本主義商業利潤( )。 A.是商業店員的剩余勞動所創造的剩余價值 B.實質是產業工人創造的一部分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 C.包括在商業資本家所經營商品的購買價格與銷售價格的差額之中 D.體現著商業資本家和產業資本家共同剝削產業工人的關系 E.體現著商業資本家和產業資本家共同瓜分剩余價值的關系 35.新殖民主義的統治手法是( )。 A.打著“援助”的旗號進行國家資本輸出,以此控制受援國的政治經濟 B.通過赤裸裸的軍事侵略,直接控制發展中國家的政治經濟 C.通過建立跨國公司對發展中國家直接投資,掠奪這些國家的原材料和占領商品銷售市場 D.對發展中國家當地人民進行殘酷剝削和暴力統治 E.在技術轉讓過程中對發展中國家進行不等價交換 36.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的基本路線的一個中心和兩個基本點是指( )。 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B.以政治建設為中心 C.堅持經濟結構調整 D.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E.堅持改革開放 37.在我國現階段的個人收入分配中屬于非按勞分配的收入有( )。 A.資金分配收入 B.資本分配收入 C.個體勞動收入 D.公有制經濟中的獎金收入 E.勞動力價值收入 38.我國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要( )。 A.促進企業的體制、技術和管理創新 B.積極推行股份制 C.實行投資主體多元化,重要企業由國家控股 D.對國有大中型企業實行規范的公司制改革 E.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 39.我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提高經濟效益的迫切性與重要性表現在,它是( )。 A.緩解我國人口眾多而資源短缺矛盾的需要 B.適應社會需求結構變化和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需要 C.搞活國有企業的需要 D.避免經濟大幅度波動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E.參與國際經濟競爭、縮小與發達國家經濟差距的需要 40.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主要內容包括( )。 A.社會保險 B.社會救濟 C.社會福利 D.社會優撫 E.社會信用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為什么必須按照經濟規律辦事? 42.簡述資本主義生產成本的涵義及其對資本家的意義。 43.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如何運用財政政策對宏觀經濟進行管理與調節? 44.社會主義市場制度和市場規則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45.我國利用外資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是什么?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以下3題,第46題必答,從第47、48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如全答只判第47題) 46.二次大戰后,在一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工人的消費結構發生了變化,許多工人擁有小汽車等現代化的耐用消費品,應該怎樣認識這種現象? 47.為什么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 48.試述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