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發展狀況的最主要標志是( )
A.勞動產品 B.生產工具
C.勞動技能 D.勞動對象
2.下列關于政治經濟學階級性和科學性的正確論斷是( )
A.階級性和科學性是對立的,兩者不可能統一
B.階級性和科學性是統一的,兩者不可能對立
C.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的政治經濟學能做到階級性和科學性的統一
D.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政治經濟學能做到階級性和科學性的統一
3.在1只綿羊=2把石斧的公式中,綿羊處于( )
A.簡單價值形式地位 B.相對價值形式地位
C.等價形式地位 D.一般價值形式地位
4.形成商品價值量的勞動是以( )
A.簡單勞動為尺度的 B.復雜勞動為尺度的
C.平均勞動為尺度的 D.熟練勞動為尺度的
5.商品生產者為了獲得更多盈利,必須使其商品的( )
A.個別價值等同于社會價值 B.社會價值提升為個別價值
C.個別價值降到社會價值之下 D.個別價值提升到社會價值之上
6.市場機制的內容不包括( )
A.價格機制 B.競爭機制
C.供求機制 D.保障機制
7.作為貨幣的貨幣和作為資本的貨幣的區別首先表現在( )
A.貨幣流通與商品流通的區別上
B.資本流通和商品流通的區別上
C.資本流通公式和簡單商品流通公式的區別上
D.資本流通公式和貨幣流通量公式的區別上
8.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工人具體勞動轉移的是( )
A.不變資本價值c
B.可變資本價值v
C.剩余價值m
D.不變資本價值c與可變資本價值v之和
9.相對剩余價值是通過工人的( )
A.必要勞動時間不變,延長工作日實現的
B.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縮短工作日實現的
C.工作日不變,延長必要勞動時間實現的
D.工作日不變,縮短必要勞動時間實現的
10.資本主義再生產的特點是( )
A.進行資本積累的簡單再生產 B.不進行資本積累的簡單再生產
C.進行資本積累的擴大再生產 D.不進行資本積累的擴大再生產
11.公式W'-G'·G-W…P…W'表示的是( )
A.貨幣資本的循環 B.生產資本的循環
C.商品資本的循環 D.商業資本的循環
12.固定資本更新是( )
A.資本主義再生產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
B.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性的根本原因
C.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源
D.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性的物質基礎
13.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基本實現條件是( )
A.I (v+m)=IIc
B.I (v+m)>IIc
C.I (c+v+m)=Ic+IIc
D.II (c+v+m)=I(v+m)+II(v+m)
14.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 )
A.生產急劇下降 B.大批企業倒閉
C.大量工人失業 D.生產相對過剩
15.資本主義生產成本的計算依據是( )
A.活勞動耗費 B.物化勞動耗費
C.全部勞動耗費 D.資本耗費
16.平均利潤形成后,在各生產部門內部( )
A.一切企業都只能得到平均利潤
B.所有企業都不能得到超額利潤
C.所有企業都能得到超額利潤
D.勞動生產率較高的企業仍能獲得超額利潤
17.平均利潤的形成說明( )
A.等量資本可以獲得等量利潤 B.等量資本可以獲得等量剩余價值
C.等量資本不能獲得等量剩余價值 D.資本與利潤沒有任何關系
18.在一定的平均利潤率水平和借貸資本供求平衡時,決定利息率的實際是( )
A.歷史和道德因素 B.習慣和法律傳統
C.國家的政策法令 D.市場的自發作用
19.資本主義銀行是專門經營( )
A.貨幣資本的企業 B.生產資本的企業
C.商品資本的企業 D.職能資本的企業
20.決定股票價格的基本因素是( )
A.股息和貸款利息率 B.股息和存款利息率
C.股息和股票的供求關系 D.股息和政府的貨幣金融政策
21.絕對地租產生的條件是( )
A.農業中土地私有權的壟斷 B.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
C.農業資本有機構成低于工業 D.土地的等級差別和數量限制
22.壟斷利潤歸根到底來自( )
A.壟斷企業工人所創造的全部價值
B.壟斷企業工人所創造的勞動力價值
C.非壟斷企業工人所創造的剩余價值
D.雇傭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和其他勞動者創造的一部分價值
23.壟斷價格的出現表明( )
A.壟斷能創造價值 B.壟斷能增加價值總量
C.價值規律作用內容發生了變化 D.價值規律作用形式發生了變化
24.當代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出現歸根結底起因于( )
A.生產力的發展 B.生產關系的變化
C.私人壟斷資本的發展 D.國家經濟職能的變化
25.從資本形態上看,資本輸出的基本形式是( )
A.貨幣資本輸出和商品資本輸出 B.生產資本輸出和商品資本輸出
C.借貸資本輸出和生產資本輸出 D.生產資本輸出和流通資本輸出
26.資本國際化的發展促使國際經濟關系逐步向深度和廣度擴展,表現為( )
A.從商業資本、借貸資本到產業資本的國際化
B.從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到商品資本的國際化
C.從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到借貸資本的國際化
D.從私人資本、國家資本到社會資本的國際化
27.發展中國家現代化的最大障礙是( )
A.生產力水平低 B.科技教育落后
C.經濟結構的二元性 D.經濟發展的依附性
28.資本主義為向社會主義轉變準備了社會經濟基礎,主要是指資本主義社會中( )
A.生產全球化 B.貿易全球化
C.貨幣全球化 D.資本社會化
29.按勞分配的對象是( )
A.生產資料 B.消費資料
C.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 D.生產資料、消費資料和發展資料
30.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中,注重公平主要體現在( )
A.初次分配中 B.再分配中
C.按勞分配中 D.按要素分配中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干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生產物質資料的勞動過程必須具備的簡單要素是( )
A.勞動對象 B.勞動資料
C.勞動產品 D.生產者的勞動
E.生產者的生活消費
32.在簡單價值形式中,處于等價形式地位商品的特點是( )
A.使用價值成為價值的表現形式
B.價值成為使用價值的表現形式
C.具體勞動成為抽象勞動的表現形式
D.復雜勞動成為簡單勞動的表現形式
E.私人勞動成為社會勞動的表現形式
33.資本主義工資的變動趨勢是( )
A.名義工資不斷提高,實際工資不斷下降
B.名義工資一般呈上升趨勢
C.實際工資不斷提高,名義工資不斷下降
D.從長期看,名義工資呈上升趨勢,實際工資也呈上升趨勢
E.從長期看,名義工資和實際工資都按相同比例上升
34.下列各項既屬于不變資本又屬于固定資本的有( )
A.以機器、廠房等形式存在的資本 B.以原材料形式存在的資本
C.以設備、工具等形式存在的資本 D.以燃料、輔助材料形式存在的資本
E.以勞動力形式存在的資本
35.從本質上分析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條件需要作幾點假設,包括( )
A.純粹的資本主義經濟
B.沒有對外經濟關系
C.不變資本價值在一年內全部轉移到新產品之中
D.商品按價值出售,價格與價值一致
E.剩余價值率為100%
36.生產價格形成后,價值、生產價格、市場價格的關系是( )
A.價值是生產價格的基礎,生產價格是價值的轉化形式
B.個別部門的生產價格與價值在量上可能不一致
C.全社會的生產價格總額和價值總額相等
D.商品的市場價格圍繞著商品價值上下波動
E.商品的市場價格圍繞著生產價格上下波動
37.下列有關商業利潤的說法正確的有( )
A.是商業資本家從事商品經營活動所獲得的利潤
B.獲得途徑是商品的銷售價格高于其購買價格的差額
C.來源于流通領域中的單純商品買賣活動
D.來源于產業部門的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
E.在數量上相當于平均利潤
38.資本主義地租的基本形式有( )
A.絕對地租 B.壟斷地租
C.級差地租 D.礦山地租
E.租金
39.資本主義國家中壟斷組織的形式有( )
A.卡特爾 B.辛迪加
C.托拉斯 D.康采恩
E.混合聯合公司
40.19世紀后期以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自身范圍內的局部調整表現在( )
A.股份公司的出現和股份資本的發展
B.壟斷的產生和發展
C.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
D.國際壟斷資本和國際壟斷同盟的發展
E.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運用商品二因素理論,分析“沒有價值的東西就沒有使用價值”這句話。
42.簡述剩余價值率與年剩余價值率的區別。
43.簡述商業流通費用及其分類。
44.為什么說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是形成級差地租的原因?
45.簡述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壟斷和競爭的關系。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請任選2小題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題評分。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為什么說勞動二重性理論是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樞紐?
47.試分析社會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實現過程和實現條件。
48.馬克思運用資本有機構成理論分析和說明了哪些主要的經濟理論或經濟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