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產生于( )
A.17世紀中葉 B.18世紀中葉
C.19世紀中葉 D.20世紀中葉
2.生產資料是生產過程中的( )
A.勞動者的勞動和勞動資料的總和
B.勞動者的勞動和勞動對象的總和
C.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總和
D.勞動者的勞動、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總和
3.社會再生產從規模來看劃分為( )
A.物質資料再生產與勞動力再生產 B.簡單再生產與擴大再生產
C.外延擴大再生產與內涵擴大再生產 D.粗放型再生產與集約型再生產
4.經濟發展的基礎是( )
A.經濟增長 B.國際競爭
C.指令計劃 D.信用制度
5.市場體系中既屬于商品市場也屬于生產要素市場的是( )
A.消費品市場 B.生產資料市場
C.勞動力市場 D.金融市場
6.價格機制充分發揮作用的關鍵條件是價格( )
A.長久保持不變 B.與價值完全一致
C.長時間大幅背離價值 D.隨供求變動而圍繞價值變動
7.把資本劃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是根據它們( )
A.價值周轉方式的不同 B.價值周轉速度的快慢
C.在剩余價值生產中所占比重的大小 D.在剩余價值生產中起的作用不同
8.貨幣資本和商品資本總稱為( )
A.生產資本 B.產業資本
C.商業資本 D.流通資本
9.資本要實現其價值的增殖必須( )
A.不斷地循環運動 B.采取借貸資本形態
C.采取商業資本形態 D.貸給職能資本家
10.資本主義利息的來源歸根結底是( )
A.銀行雇員創造的剩余價值 B.企業利潤的一部分
C.產業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的一部分 D.資本所有權的收入
11.部門之間競爭通常采取的方式是( )
A.進行資本轉移 B.采用新機器設備
C.改善經營管理 D.改進生產方法
12.金融寡頭實現經濟上統治的“參與制”是指金融寡頭( )
A.直接參與工業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
B.直接參與銀行的經營和管理
C.通過購買一定數量的股票,層層控制許多企業
D.通過購買所屬公司的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許多企業
13.壟斷價格的形成和壟斷利潤的產生表明( )
A.價值規律作用形式沒有發生變化 B.價值規律作用形式發生了變化
C.價值規律不再起作用了 D.價值規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
14.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的條件是( )
A.國際分工和生產社會化的發展 B.商品資本的國際化
C.跨國公司的發展 D.壟斷資本追求利潤的動機
15.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壟斷組織的主要形式是( )
A.國際卡特爾 B.國際托拉斯
C.混合聯合公司 D.跨國公司
16.壟斷資本主義人為阻礙技術進步的根本原因是( )
A.保持市場份額,限制市場購買力
B.依靠壟斷地位能夠獲得高額壟斷利潤
C.為了維持壟斷資本政治上的統治
D.避免產品價格下降
17.壟斷資本主義( )
A.是過渡的資本主義
B.是對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否定
C.從根本上解決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內在矛盾
D.能夠長期地促進經濟的發展
18.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一個中心”是指( )
A.以政治建設為中心 B.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C.以文化建設為中心 D.以法制建設為中心
19.我國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中必須占支配地位的是( )
A.私營經濟 B.國有經濟
C.個體經濟 D.合營經濟
20.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制度是( )
A.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B.以按資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C.以按生產要素分配為主,其他收入分配為補充
D.以勞動力價值收入分配為主,其他收入分配為輔
21.我國現階段存在雇傭勞動關系的經濟成分是( )
A.國有經濟 B.集體經濟
C.個體經濟 D.私營經濟
22.下列選項中屬于經濟體制范疇的是( )
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B.生產資料公有制
C.按勞分配 D.社會主義生產關系
23.我國國有企業的全部法人財產由( )
A.國家和企業共同支配 B.企業主管部門支配
C.國家統一支配 D.企業獨立支配
24.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貨幣流通主要以( )
A.財政為中心進行 B.企業為中心進行
C.銀行為中心進行 D.政府為中心進行
25.我國貨幣政策的目標是( )
A.擴大貨幣流通范圍 B.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C.穩定貨幣、發展經濟 D.加快貨幣流通速度
26.社會保障是通過( )
A.國民收入初次分配所形成的一種分配關系
B.國民收入再分配所形成的一種分配關系
C.個人收入初次分配所形成的一種分配關系
D.個人收入再分配所形成的一種分配關系
27.我國宏觀調控的實現機制是( )
A.國際支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 B.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
C.市場供求變化引導企業經營活動 D.法律法規規范企業經營行為
28.我國依據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所制訂和實施的三項基本國策是( )
A.保護環境、保護生態、對外開放 B.計劃生育、自主經營、科教興國
C.引進外資、保護資源、保護環境 D.計劃生育、保護資源、保護環境
29.國家之間發展經濟關系是( )
A.生產社會化和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
B.生產社會化和社會矛盾發展的必然產物
C.生產社會化和生產關系發展的必然產物
D.生產關系和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
30.經營進出口業務是( )
A.對外開放的基本職能 B.對外經濟援助的基本職能
C.對外貿易的基本職能 D.對外投資的基本職能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社會化生產的國民經濟整體中包括( )
A.物質生產領域的各部門 B.非物質生產領域的各部門
C.社會再生產的各個環節 D.國民經濟的各個地區
E.社會經濟中的各個企業
32.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的相互關系表現為( )
A.有商品經濟就有市場從而也就有市場經濟
B.市場經濟是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商品經濟
C.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兩者的內涵相同
D.商品經濟是市場經濟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E.商品經濟的發展高度決定市場經濟的成熟程度
33.產業資本在循環過程中所采取的職能形式有( )
A.不變資本 B.可變資本
C.貨幣資本 D.生產資本
E.商品資本
34.影響利潤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
A.剩余價值率的高低 B.資本有機構成的高低
C.資本周轉速度的快慢 D.借貸資本的供求狀況
E.不變資本節省的狀況
35.經濟全球化應該是世界各國( )
A.互利互惠的經濟全球化 B.一律平等的經濟全球化
C.差距擴大的經濟全球化 D.共同發展的經濟全球化
E.相互尊重的經濟全球化
36.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
A.適應了生產社會化發展的需要
B.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發展的必然產物
C.從根本上解決了資本主義社會固有的矛盾
D.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E.為向社會主義過渡創造了一定的物質條件
37.我國的公有制經濟包括( )
A.混合所有制經濟 B.國有經濟
C.集體經濟 D.中外合營經濟
E.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38.全國所有制經濟內部各企業之間存在商品關系的原因有( )
A.各企業屬于不同的生產資料所有者
B.各企業所生產的產品屬于不同的所有者
C.各企業是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
D.企業職工的物質利益體現在企業的經濟利益上
E.舊的社會分工使勞動還僅僅是謀生的手段
39.社會主義國民收入中的社會消費基金包括( )
A.國家管理基金 B.社會后備基金
C.文教衛生基金 D.社會保障基金
E.非生產性基本建設基金
40.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的部署是到21世紀中葉( )
A.使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B.達到人民生活比較富裕
C.基本實現現代化
D.實現由貧困到溫飽的歷史性跨越
E.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簡述社會生產總過程中生產對分配、交換和消費的決定作用。
42.資本主義國民收入是怎樣進行初次分配的?
43.簡述壟斷利潤的涵義及其來源。
44.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為什么具有必然性和長期性?
45.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怎樣保持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本大題共20分。以下3題,第46題必答,從第47、48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如全答只判第47題。)
46.為什么比例關系協調和產業結構優化是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基礎?
47.價值規律對社會經濟發展有什么作用?
48.試述資本積累的實質和影響資本積累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