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10月份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統一命題考試“中國文化概論”試題 |
|
發布時間:2004/6/15
發布地區:達德教育
信息來源:www.www888papa.com
|
|
課程代碼:0321
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35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講到“文化”,《易?賁卦》說:“圣人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反映出中國古代對“文”的認識是區分為天文和人文的。“人文”指的是( )
A.自然現象和規律 B.社會現象和規律
C.人的文化水平 D.人體花紋
2.地理環境是人類存在和文化創造的( )
A.必要條件 B.重要條件
C.先決條件 D.唯一條件
3.一種社會文明,總有它正統的精神文化主導著該文明的( )
A.文化現象 B.文化結構
C.文化產品 D.文化方向
4.中國文化曲折演進的歷史階段是( )
A.西周 B.春秋戰國
C.秦漢 D.魏晉南北朝
5.在我國歷史上,南方水稻生產升至全國糧食作物產量第一位是在( )
A.唐代 B.北宋
C.南宋 D.明中葉
6.在歷史上,七巧板是以下哪個民族民間流傳的智力玩具( )
A.漢族 B.匈奴族
C.高車部 D.蒙古族
7.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所著的藥學百科全書是( )
A.《神農本草經 》 B.《本草綱目》
C.《脈經》 D.《素問》
8.中國古代社會,完整的宗法制出現在( )
A.夏代 B.商代
C.周代 D.漢代
9.中國古代科舉考試的主導思想是( )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10.《莊子?齊物論》說:“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這句話體現出的中國傳統的思維模式是( )
A.抽象思維 B.類比思維
C.辯證思維 D.整體思維
11.道教奉老子為教祖,尊稱為( )
A.元始天尊 B.靈寶天尊
C.道德天尊 D.太上老君
12.中國古代學者重視討論語言與客觀實際的關系,其中提出“約定俗成”理論的人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13.有歷史記載的從事漢字規范的第一人是( )
A.倉頡 B.太史籀
C.李斯 D.許 慎
14.主張對“泰西之學”應取“欲求超勝,必先會通”姿態的學者是( )
A.王 征 B.徐光啟
C.李之藻 D.焦 循
15.“全盤西化論”的代表人物是( )
A.孫中山 B.錢 穆
C.胡 適 D.張之洞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有二至四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16.根據文獻記載,學術界對上古文化的分布所作的劃分是( )
A.炎黃文化區域 B.北狄文化區域
C.東夷文化區域 D.苗蠻文化區域
17.自五帝時期以來,宗教崇拜大體有( )
A.超自然神 B.天地神祗
C.女性崇拜 D.祖先神
18.唐朝是一個宗教文化的時代,其主要宗教有( )
A.佛教 B.道教
C.儒教 D.伊斯蘭教
19.下列選項中,時代、作者、農書相一致有( )
A.北朝賈思勰《齊民要術》 B.唐代王禎《農書》
C.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 D.明代徐光啟《天工開物》
20.秦朝確立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中央官吏 系統為三公九卿,其“三公”是( )
A.丞相 B.太師
C.太尉 D.御史大夫
21.記錄與闡釋先秦禮儀制度的禮經有( )
A.《禮論》 B.《禮記》
C.《周禮》 D.《儀禮》
22.下列各項中,屬中國傳統哲學觀念中關于天人關系的觀點有( )
A.“天人合一” B.“天人交勝”
C.“天人之分” D.“天人無關”
23.漢字在造字之初,主要以下列哪些選項為手段( )
A.象形 B.指事
C.會意 D.形聲
24.下列選項中,曾經是漢語共同語的稱謂的有( )
A.雅言 B.通語
C.官話 D.國語
25.以下屬中國化佛學宗派的有( )
A.禪宗 B. 天臺宗
C.密宗 D.華嚴宗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65分)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26.勤農觀
27.春秋決獄
28.因材施教
29.語系
30.中體西用論
四、判斷改錯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判斷下列命題正誤,正確的在題干后的括號內打“√”,錯誤的打“╳”,并改正。
31.統一西晉王朝的旋生旋滅,是大一統帝制文化階段性走到盡頭的開始。( )
32.元明清時代中國知識分子階層的生存狀態要比唐宋以前簡單得多。( )
33.中國古代把一晝夜分成二十四個時辰。( )
34.中國傳統的整體思維是一種重整體、重體悟、以經驗為基礎的直觀思維。( )
35.以磚石結構為主是中國古代建筑結構上的最大特點。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36.簡述中國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三項成就。
37.簡述我國傳統的飲食文化觀念。
38.中國古代家訓族規的禮俗教育與禮俗規范功能表現在哪些方面?
39.中國古代原始宗教的社會作用是什么?
40.簡述漢語的特點。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1.發揚傳統文化與引進、借鑒西方文化是矛盾的嗎?試分析說明。
42.試述《禮記?大學》所提出的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標和八個步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