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1月份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大學語文(專) 試題 |
|
發布時間:2004/6/15
發布地區:達德教育
信息來源:www.www888papa.com
|
|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
1.《發揚偉大的創業精神》一文認為,體現了創業者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八個字是( )
A.積極探索、勇于創新 B.謙虛謹慎、不驕不躁
C.同心同德、顧全大局 D.勵精圖治、無私奉獻
2.《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中用秋瑾、王金發事例來說明的是( )
A.“落水狗”有三種,大都在可打之列
B.叭兒狗尤非打落水里,又從而打之不可
C.不“打落水狗”是誤人子弟的
D.現在還不能一味“費厄”
3.下列長篇小說中為王蒙所作的是( )
A.《子夜》 B.《激流三部曲》
C.《沉重的翅膀》 D.《活動變人形》
4.提出“惟陳言之務去”的著名作家是( )
A.王安石 B.司馬遷 C.韓愈 D.蘇軾
5.《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一文的正面論點是( )
A.民貴君輕 B.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
C.賢者與民并耕而食 D.市賈不貳,國中無偽
6.王安石用以駁斥“侵官”指責的話是( )
A.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
B.為天下理財
C.辟邪說,難壬人
D.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7.《現代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一文所采用的結構方式是( )
A.并列 B.總—分—總
C.分—總 D.總—分
8.下列文句中,運用詮釋說明方法的是( )
A.工程技術的科學叫做應用科學,是應用自然科學中基礎學科的理論來解決生產斗爭中出現的問題的學問
B.只要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細沙而干燥,含有大部分石英,被太陽曬得火熱后,經風的吹拂或人馬的走動,沙粒移動磨擦起來便會發生聲音,這便是鳴沙
C.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筑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而園林是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D.恩格斯說:“運動是物質的存在形式。”可見,橋的運動是橋的存在形式
9.下列說明文中,通過簡單生活事例的分析解剖,說明復雜科學道理的一篇是( )
A.《菊花》 B.《我們肚子里的食客》
C.《橋的運動》 D.《統籌方法平話引子》
10.下列各句中,綜合運用了兩種說明方法的是( )
A.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
B.中子星,是由中子組成的、密度非常大的星
C.有時混著一二刺客如“結核桿菌”,那就危險了
D.古書里最早提到菊花的,恐怕要算《禮記·月令》的“菊有黃華”和《離騷》里的“夕餐秋菊之落英”了
11.《秋夜》中,作者反復描寫魯迅那顆“燃得通紅的心”,所用的方法是( )
A.比喻 B.夸張 C.象征 D.比擬
12.下列選項中,記敘北京市民過除夕民俗的是( )
A.廟會開始風光起來
B.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
C.男人們在午前就出動,到親戚家,朋友家去拜年
D.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門外貼好紅紅的對聯
13.《哭小弟》的總體特點是( )
A.抒情、敘事、寫人相交融 B.抒情、敘事、議論相交融
C.議論、敘事、寫人相交融 D.議論、抒情、寫人相交融
14.下列《我與地壇》的文句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是( )
A.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
B.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
C.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須,猛然間想透了什么,轉身疾行而去
D.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
15.被魯迅先生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是( )
A.《戰國策》 B.《左傳》
C.《史記》 D.《漢書》
16.《毛穎傳》通過記述毛穎的生平遭遇,寄托作者( )
A.對知識分子改變命運的渴望 B.對文人遭遇和自身命運的感慨
C.對毛穎家族坎坷命運的感慨 D.對秦始皇統一全國文字的肯定
17.毛澤東《沁園春·雪》中,直抒胸臆的句子是( )
A.欲與天公試比高 B.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C.江山如此多嬌 D.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18.《歸園田居》(其一)是一首( )
A.樂府詩 B.五言古詩
C.七言古詩 D.五言律詩
19.下列詩句中使用比喻象征手法,禮贊母愛的是( )
A.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B.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C.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D.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20.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休說鱸魚堪魚會,盡西風、季鷹歸未”所表達的思想情懷是( )
A.時光流失,壯志難酬 B.不謀私利,不置產業
C.有家難回,報國忘家 D.知音難覓,至為傷感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干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
21.按《散文創作談》的論述,下列說明中正確的有( )
A.文學創作離不開思想、生活知識、表現手段這三者
B.“唐宋八大家”受到推崇是由于他們在詩歌方面的成就
C.雜文、小品、隨筆、序跋、書簡等,都不能算是散文
D.文學被人們稱為“語言的藝術”
E.一篇作品里,總得有它的特別強烈細致的尖端部分,所以節骨眼上的細致加工,是十分重要的事
22.《咬文嚼字》列舉“套板反應”的實例有( )
A.寫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嬙、西施”
B.寫煙則用“藍田日暖玉生煙”
C.寫茶則說“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
D.寫才子則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
E.寫離別不離“柳岸灞橋”
23.下列作家中,以科普創作著稱的有( )
A.宗璞 B.賈祖璋
C.張潔 D.高士其
E.史鐵生
24.《都江堰》中,作者認為都江堰比長城更偉大的理由有( )
A.修建時間早 B.建筑規模大
C.造福人民時間長 D.毫無所求,只知貢獻
E.是一種靈動的生活
25.下列詩詞作品中,所用典故涉及三國時期重要人物諸葛亮事跡的有( )
A.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B.杜甫《蜀相》
C.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D.王昌齡《出塞》(其一)
E.陸游《書憤》
三、詞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26.且相如素賤人
素賤人:
27.其名人也,而智則小蟲也
其名人也:
28.人習于茍且非一日
茍且:
29.這些渺渺茫茫無稽之談
無稽之談:
30.決不可因勝利而沖昏頭腦,操切從事
操切從事:
四、簡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31.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石像終于被歲月的淤泥掩埋,本世紀70年代出土時,有一尊石像頭部已經殘缺,手上還緊握著長鍤。有人說,這是李冰的兒子。即使不是,我仍然把他看成是李冰的兒子。一位現代作家見到這尊塑像怦然心動,“沒淤泥而藹然含笑,斷頸項而長鍤在握”,作家由此而向現代官場袞袞諸公詰問:活著或死了應該站在哪里?
(1)作者為什么說“即使不是,我仍然把他看成是李冰的兒子”?
(2)這段文字在表達上有何特色?
(3)這段文字表達了哪些內容?
32.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讀書是認識自我并優化人生的一種重要手段。大學者熊十力說他讀《儒林外史》會全身冒汗,他發現許多丑惡的東西還在自己生命的深層次起作用。王冶秋先生十四遍讀《阿Q正傳》,他的體會是,“第一次讀它,我們會笑得肚子痛,接著鄙棄其人,之后鄙棄化為同情,同情上升為深思,再讀,阿Q向自己撲來,到后來,才覺得他是一個鏡頭,也許是報警器……”而我們讀書,常常是淺嘗即止,滿足于一孔之見,很少深入挖掘,攝取營養。
關于讀書,愛默生如是說:“要讓書成為自己的注解,而不要做一顆繞書本旋轉的衛星,不要做思想的鸚鵡。”有的名著年輕時讀過,需要重讀,用大半生的閱歷去讀,用睿智和從容去讀,去讀出人生況味,讀出真知灼見,這不正是對人生之旅的擴展和豐富嗎?
(1)寫出《儒林外史》和《阿Q正傳》的作者。
(2)以上文字的中心論點是哪一句話?
(3)王冶秋讀《阿Q正傳》的體會有哪幾句與熊十力讀《儒林外史》的體會相同?
(4)解釋“要讓書成為自己的注解”的含義。
33.閱讀下列五則語錄,回答問題: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周彡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孔子所說的學習往往包括了讀書與修養兩個方面。這五則語錄側重哪個方面?
(2)分別說明這五則語錄的大意。
(3)哪一則語錄使用了比喻手法?就表達思想而言,比喻有何作用?
五、作文(30分)
34.以《旅游途中》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記敘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