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市政學試題
課程代碼:00292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市政實質上是一種國家管理活動,或者說它是國家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指市政的( )
A.政治性 B.歷史性
C.整體性 D.綜合性
2.把市政理解為城市的行政管理,這屬于( )
A.城市政權說 B.城市行政說
C.城市事務說 D.城市政策說
3.制約中國城市化發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低 B.城市就業崗位少
C.人口增長量高 D.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落后
4.中國城市化的“蓄水池”是指( )
A.特大城市 B.大城市
C.中等城市 D.小城市
5.根據聯合國的規定,老年型城市人口是指65歲以上老人占城市總人口的比例為( )
A.4%以下 B.4—7%
C.7%以上 D.12%以上
6.市區非農業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稱為( )
A.小城市 B.中等城市
C.大城市 D.特大城市
7.一些企業或家庭為了克服其他企業或家庭的生產、生活活動給自己帶來的負面影響而需要支出的費用或承擔的福利損失,稱為( )
A.“門檻”成本 B.疏解成本
C.信息成本 D.外部成本
8.國家政體和市政體制保持統一性的基礎是( )
A.在統治階級內部實行民主 B.統治階級內部關系協調
C.統治階級對被統治階級的專政 D.統治階級對被統治階級實行民主
9.市政體制實行“強市長制”的代表國家是( )
A.英國 B.日本
C.法國 D.加拿大
10.中共市委領導作用的核心是( )
A.政治領導 B.經濟領導
C.思想領導 D.組織領導
11.以下屬于我國城市綜合經濟管理機構的是( )
A.市交通局 B.市財政局
C.市地稅局 D.市審計局
12.市民參政和城市政治與行政發展的現實基礎是( )
A.市民的文化構成 B.市民的人格構成
C.市民的價值構成 D.良好的市民素質
13.市民利益表達最為傳統的方式是( )
A.個人聯系渠道 B.代理人渠道
C.達德參與渠道 D.市民監督渠道
14.以下屬于現代市政職能的是( )
A.治安防御 B.道路交通
C.城市規劃 D.衛生健康
15.市政績效管理的前提是( )
A.公務員的認同和共識 B.城市發展戰略和價值導向的明確化
C.團隊精神 D.業績評價
16.第一次打破了城市和農村在空間和形態上截然對立的舊觀念的城市規劃理論是( )
A.帶形城市理論 B.衛星城市理論
C.鄰里單位理論 D.“田園城市”理論
17.城市詳細規劃分為控制性城市規劃和( )
A.修復性城市規劃 B.修建性城市規劃
C.指導性城市規劃 D.建造性城市規劃
18.健全城市基礎設施管理體制的根本保證是( )
A.改革和依靠基礎設施的企、事業單位的經營和管理
B.吸收多種所有制經濟投資和經營基礎設施
C.市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的統一領導
D.人民城市人民建
19.我國環保部門建立了環境監測制度,制定了監測規范,會同有關部門組織了監測網絡,其中又稱為監視性監測的是( )
A.污染源監測 B.經常性監測
C.事故性監測 D.研究性監測
20.我國的城市綠地分為公共綠地、居住區綠地、防護綠地、生產綠地等類型,其法律依據是國務院頒布的行政法規( )
A.《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B.《城市規劃管理條例》
C.《城市綠化條例》 D.《大氣污染防治法》
21.城市土地使用者轉讓土地使用權時,城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登記文件中載明的權利和義務隨土地使用權一并轉移,這是城市土地使用權轉讓的( )
A.房地產一致原則 B.認地不認人原則
C.效益不可損原則 D.“買賣不破租賃”原則
22.社會保障模式中屬于“社會共濟型”最典型的國家是( )
A.英國 B.英聯邦成員國
C.美國 D.新加坡
23.在我國城市中,由城市勞動者、工作單位、或所在社區及國家共同籌集資金用以幫助勞動者及其親屬在遭遇疾病、殘疾、失業、死亡等風險時保障其基本生活,這種制度是( )
A.社會救助 B.社會保險
C.社會優撫 D.社會保障
24.成立于1904年,實行人道主義、救死扶傷,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并參加國際間災害救助的群眾衛生組織是( )
A.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 B.衛生防疫站
C.中國紅十字會 D.中醫(藥)研究院
25.從活動方式看,以職業化的文化工作者和各種藝術家及專門人才為主體,具有較強的觀賞性、引導性、感染性和競技性等特點的城市文化行為屬于( )
A.群眾性文化行為 B.商業性文化行為
C.專業性文化行為 D.教育性文化行為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