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6日免費講座:學習型社會,我們如何面對 ——中山大學博士周潭 |
|
發布時間:2008/3/11
發布地區:惠州達德
信息來源:www.www888papa.com
|
|
在當今這個瞬息萬變、新知識層出不窮的信息時代,我們要在這樣“變”化的環境中生存與發展,唯有時時學習、處處學習,不斷學習,學習成為我們每個人要終生面對的事情,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和學習型的社會逐步形成,“學會學習”成為教育首先要解決的問題,那么我們究竟要學什么、怎樣學以及如何面對……
一、學習型社會:我們所處的時代
信息社會的到來
知識的創新與代謝
社會分工的細致與專業化
社會與國際交往頻繁與范圍的擴大
二、學習型社會對個人能力的要求與我們的應對
1、學習能力
理論嬗變:干電池理論與蓄電池理論
能力培養:學而優則“仕”、“仕”而做則學、學而后知不足、知不足而后學;
學習方向:全方位學習。
要求:要善于學習(回憶能力、記憶能力、概括能力、創新能力)
2、適應能力
多元適應:適應時代、適應社會、適應工作、適應群體、正確認識自我;
態度取向:
當社會給你舞臺時多做益于他人事;
當社會沒給你舞臺時,多做完善自己的事。
給你別客氣,沒給別漚氣、做好了別傲氣、做差了別泄氣、不順時別撒氣。
3、職業轉換能力
社會發展必然會有職業的更替與興衰;
要求:
以敏銳的心捕捉社會的變化;
居安思危養成學習習慣;
靈活、果斷地應對時勢;
善選“貴人”、多做“貴人”。
4、多元化的思維能力
多元化的思維能力的養成:
開放的心態
批判精神
多元化的思考習慣
5、協作能力
協作是分工的需要,也是個人進步的基礎
要求:
團隊精神(如日本的“菠菜”精神)
協作意識:在尊重與自尊中走向“多贏”
時間:2008年3月16日下午14:00—16:00
地點:達德教育集團惠州分校
參加對象:達德教育全體學員及感興趣的社會人士
訂座電話:0752-2118005 2109780(座位有限,請提前訂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