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政治學概論”試題 |
|
發布時間:2005/10/21
發布地區:達德教育
信息來源:www.www888papa.com/tj
|
|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30分) 1."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的提出者是( )。 A.馬克思 B.恩格斯 C.毛澤東 D.列寧 2.中國先秦時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 )。 A.孔子 B.孟子 C.韓非 D.商鞅 3.國家的政治職能與社會職能是( )。 A.相互依存 B.相對對立 C.政治職能先于社會職能存在 D.政治職能可以脫離社會職能而存在 4.奴隸制國家的實質是( )。 A.奴隸主階級對奴隸的專政 B.奴隸主占有生產資料 C.奴隸沒有人身自由 D.統治權集中于一人 5.研究和認識封建制國家的出發點應該是( )。 A.分析封建制國家的實質 B.分析封建社會宗教化的意識形態 C.分析封建社會的土地所有制 D.分析封建社會的官僚制度 6.我國封建社會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 )。 A.領主占有制 B.國家占有制 C.自耕農占有制 D.地主占有制 7.壟斷資本家為維護其資本的私人占有制采取的最重要的政治手段是( )。 A.控制國家政權 B.緩和階級對抗 C.制定福利政策 D.加強對無產階級的剝削 8.第一次世界大戰后,首先出現法西斯專政的國家是( )。 A.德國 B.意大利 C.日本 D.西班牙 9.福利國家的最初嘗試開始于( )。 A.資本主義的第二次工業革命 B.羅斯福推行的新政 C.北歐的福利政策 D.英國的福利政策 10.我國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形式是( )。 A.人民代表大會 B.民族區域自治 C.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D.各民主黨派的聯合體 11.無產階級專政最根本的保證是( )。 A.黨的領導 B.工農聯盟 C.強大的軍隊 D.綜合國力 12.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基礎是( )。 A.階級聯盟 B.工農聯盟 C.工人階級的領導 D.多黨合作 13.下列國家中,屬于議會制君主制的是( )。 A.1814-1830年波旁復辟王朝時期的法國 B.1871-1918年的德意志帝國 C.從明治維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的日本 D.1832年議會改革后的英國 14.國家最高行政權由委員會集體行使的制度稱為( )。 A.議會共和制 B.委員會制 C.總統共和制 D.蘇維埃制 15.區分專制君主制與立憲君主制的主要依據是( )。 A.君主是由世襲還是由選舉產生 B.是否允許女性后代繼承王位 C.君主的權力是否受到限制 D.君主權力受憲法限制的程度 16.下列國家中由專門的憲法法院行使違憲審查權的是( )。 A.美國 B.日本 C.法國 D.加拿大 17.資本主義國家司法機關在司法實踐中形成了一套司法原則和司法制度,其中最重要的基本原則是( )。 A.無罪推定原則 B.法官保障制度 C.不告不理原則 D.司法獨立原則 18.在我國,有權任免最高法院院長的國家機關是(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國務院總理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 D.國家主席 19.決定國家結構形式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A.國家領土大小 B.國家人口多少 C.歷史傳統是否悠久 D.國內各民族之間的相互關系 20.在一般情況下,最有利于促進民族團結和聯合的國家結構形式是( )。 A.聯邦制 B.邦聯制 C.單一制 D.復合制 21.社會政治總問題是指( )。 A.民族問題 B.經濟問題 C.文化問題 D.革命和政權問題 22.壓力集團在議會中施加影響的主要活動方式是( )。 A.投票 B.賄賂 C.訴訟 D.院外活動 23.工人階級一切組織的最高形式是( )。 A.工會 B.國家政權機構 C.人民代表大會 D.無產階級政黨 24.無產階級政黨的組織原則是( )。 A.民主制 B.民主集中制 C.集中制 D.分權制 25.政治文化的結構層次包括政治意識形態、政治心理和( )。 A.政治動機 B.政治情感 C.政治價值觀 D.政治習俗 26.從政治結構-功能角度研究政治發展問題的代表人物是( )。 A.伊斯頓 B.阿爾蒙德 C.亨廷頓 D.派伊 27.西方政治發展理論中認為傳統國家政治權威的基礎或合法性來源是( )。 A.血緣關系和君權神授 B.理性精神 C.人民代表大會 D.議事人 28.下列屬于專門性國際組織的是( )。 A.東南亞國家聯盟 B.美洲國家組織 C.聯合國 D.世界海事組織 29.在國際政治領域以環境保護作為政治綱領和政治目標的政黨稱為( )。 A.社會民主黨 B.民族主義政黨 C.綠黨 D.環境保護黨 30.在國際法中,對正常狀態下國家以及其他國際法主體主權、管轄權、外交規則和外交慣例、談判與條約的規則等的規定統稱為( )。 A.平時法 B.戰爭法 C.中立法 D.外交法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干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10分) 1.國家權力的主要特性是( )。 A.強制力的壟斷 B.有武裝力量 C.普遍的約束力 D.主權性 E.有疆域 2.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生活的基本價值取向是( )。 A.獲取更多的剩余價值 B.維護生產資料的資本家私人占有制 C.控制和掌握國家的經濟命脈 D.維護剝削雇傭勞動關系 E.創造豐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3.英國議會內閣制中兩黨制的特點是( )。 A.兩黨的活動圍繞議會選舉而展開 B.兩黨的活動主要圍繞行政首腦的選舉展開 C.兩黨組織結構松散,沒有嚴格的投票紀律 D.兩黨處于競爭和對立狀態 E.兩黨采取集中制 4.下列哪些組織屬于政治組織?( ) A.政黨 B.國家機關 C.工會 D.共青團 E.教會 5.綜合國力包括( )。 A.物質力量 B.制度力量 C.軍事力量 D.精神力量 E.科技力量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共16分) 1.行為主義政治學 2.社會主義國家 3.新型專政 4.司法獨立 四、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氏族制度的特點。 2.資本主義國家政治革命的類型和特征。 3.馬克思主義關于政體劃分的標準。 4.社會主義國家政治團體的性質和特征。 五、論述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1.如何理解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基本理論。 2.結合我國實際,論述國家主權在國際政治中對于國家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