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雙證教育 加快培養國際型物流管理人才 |
|
發布時間:2005/9/6
發布地區:達德教育
信息來源:北京考試報
|
|
中國物流職業經理資格證書11月可考下 中國物流企業企盼國際型物流管理人才。本報記者向市自考辦有關負責人了解到,中國物流職業經理資格證書將在今年11月開考8門課程,參加培訓的考生有望今年拿到初級、中級證書。為了全面深入了解該證書的情況,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他們是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常務副會長王德榮,全國考委專業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李金軒,北京中交協物流人力資源培訓中心總經理王增東,市自考辦助學科科長劉寶春,中國交通運輸協會職業考試服務中心副主任高軍。 發展物流當前急需國際型物流管理人才 為全面準確地了解中國物流發展及物流人才的需求,本報記者采訪了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常務副會長王德榮。王會長是最早推動中國物流發展,并在國內外物流界有影響的權威人士之一。王會長也是最早引進國外先進物流培訓體系,創辦中國物流職業經理人認證培訓體系的主要的發起人之一,還是國際物流與運輸學會(CILT International)中國分會會長。 記者;近幾年,國內物流發展很快,各種物流培訓也十分火爆,但總讓人有看不清、道不明的感覺,您看中國物流現在情況是怎樣的呢? 王會長:中國物流的快速發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過去我們搞計劃經濟,計劃經濟是計劃生產、計劃分配、計劃消費,同時也是短缺經濟,那時物流是做不起來的。九十年代后半期以來,中國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和加入WTO,我國企業面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競爭,在這一背景下,中國必須加快物流發展,以提高經濟和企業的競爭力。眾多企業也開始認識到只有通過搞物流來降低成本,才有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交通與運輸協會從1998年開始進行調研,1999年搞了第一個國際物流論壇,推動中國物流發展。由于國內物流市場規模高達數千億元,面對如此誘人的市場,外國物流企業,其中包括一些國際物流領域的巨頭開始進入中國,國內很多運輸、倉儲、貨代企業紛紛轉型做物流。據說掛有物流字樣的企業已達幾十萬家,但真正達到規模并能與國際接軌的物流企業卻不多。伴隨著物流企業的快速發展,物流人才短缺的矛盾自然而然地突出來,帶動了物流培訓市場的火爆,這也是正常的現象。 記者: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為什么現在推出中國物流職業經理資格證書呢? 王會長:推動中國物流發展的核心是什么?是人才,是國際型的物流管理人才。這是因為物流是一個特殊的服務,其服務的內容是對物的流動的科學管理。能否做好物流的關鍵是人的管理水平。因此,物流人才的水平決定了物流企業競爭力的大小。由于我國物流發展較晚,什么是合格的物流管理人才我們還沒有經驗,這一點不像運輸企業,我國的現代運輸企業已有上百年的歷史。為解決物流人才的不足,最好的辦法是引進國外的物流培訓系統,然后通過消化和吸收并結合我國實際進行當地化,發展具有中國特色而又與國際接軌的物流職業教育培訓體系。因此在2001年經原國家計劃委員會批準,與英國皇家物流與運輸學會(ILT)簽定了物流職業資格證書的合作備忘錄,2002年8月正式簽定了協議,開始了中國的ILT物流職業資格認證培訓。又于2003年4月與美國運輸與物流學會簽訂了注冊物流師(CTL)協議。 經過3年多的推廣實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6000名物流專業人員參加了培訓,3000多人通過了認證考試。在此過程中,中交協積累了豐富的物流職業培訓及認證體系設計和實施的經驗,并開始結合國情進行本土化,2005年中國運輸協會與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合作開考中國物理職業經理資格證書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物流管理專業項目,充分發揮雙方的優勢,為我國物流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國際型物流管理人才。 記者:現在很多人,尤其對物流工作有興趣的學生,對物流是干什么的不太明白,甚至還有一些誤解,那么物流人才將來是從事什么工作的? 王會長:最近有媒體公布數據,顯示北京物流系統平均工資為1700多元人民幣,這個數字低于北京市平均工資水平。這就是一種誤解,把物流簡單的理解為物的流動,凡是搞物的流動的人員,甚至把搬運工都作為物流管理人員來統計,帶來的問題是把物流簡單化了,也扭曲了。 事實上物流(logistics)的定義是:物的流動的科學管理,即對物的流動從始發點到終點,通過計劃、執行、控制的過程,把物按質、按量、及時、快速送到目的地,并最大限度的節省物的流動的費用,特別是物的流動的資金的占用。因此物流服務是一門管理技術,即按上述要求,組織運輸、倉儲、裝卸、搬運、配送等作業以達到上述目的。通俗的說“你用最少的錢把客戶伺候滿意了,剩下的錢就是自己的了。”能否做好,靠的是人,所以,我一再強調物流作為管理技術,核心問題是人才。 我們培養物流人才是物的流動的各個環節的管理者,而不是某一具體崗位的操作工。事實上物流一般管理人員平均月薪在2000元以上,中、高級管理人員的月薪在3000到8000元左右,高端人才年薪幾十萬元,最近,有個物流公司和我說,他們花了180萬港幣從香港請了一個總裁,廣東有兩個企業,出50萬高薪聘請物流經理但都聘不到。 記者:為什么中國交通與運輸協會這么希望今年能有一批人員拿到證書? 王會長:目前物流一線管理人員很缺,現在做物流的人,基本上都沒有學過物流管理,沒有系統的知識,更多的是在實踐中邊干邊學。很多在職管理人員急需充電學習,比較快的途徑是參加證書培訓,因此中國物流職業經理資格證書考試肯定會受到歡迎。最近,我們已和教育部考試中心的領導協商好,今年11月開考初級和中級證書的全部課程。這樣,已經有物流工作經驗又參加一定培訓的考生,經過努力一定可以拿到資格證書。 記者:據我們了解,很多的中國企業是靠外貿發展的,國際化的物流人才很重要。中國交通與運輸協會加入國際物流組織,這對中國物流職業經理資格證書獲得世界認同是不是有幫助? 王會長:國際物流與運輸學會(CILT INTER-NATIONAL)是世界上最大且最具影響力的物流與運輸行業的職業經理人專業組織之一。它成立于1919年,總部設在英國。其會員皆為物流與運輸各個領域,各個層次的管理人員和專家學者,目前會員有近四萬余人,遍布全球五大洲的40多個國家。 隨著中國加入WTO和逐步與國際接軌,經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批準和國家民政部登記備案的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運輸與物流研究會(STL),于2004年3月加入了國際物流與運輸學會并作為中國分會(CILT CHINA)。此舉得到了許多國內外著名物流與運輸行業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 CILT CHINA旨在追求卓越的物流與運輸實踐和職業知識體系,推進我國物流與運輸專業人士及管理人才之間,特別是與國際同行之間的交流,學習借鑒國外物流與運輸管理的先進經驗,促進我國物流與運輸業的發展,我們推出的中國物流職業經理資格證書得到了國際物流與運輸學會的支持和認可,也是下一步合作的重要內容之一。這對我們不斷學習國際先進經驗,保持證書的國際水平,培養國際型物流專業人才有深遠的意義。 與國際證書互認是中國物流職業經理資格證書的最大特點 中國物流職業經理資格證書的被認同度如何,這在目前還有一些問號。本報記者就考生關心的證書效力方面的問題采訪了北京中交協物流人力資源培訓中心總經理王增東,此機構也是英國皇家物流與運輸學會ILT物流職業資格證書在中國的獨家代理機構。 記者:中國物流職業經理資格證書可以和英國皇家物流與運輸學會(ILT)物流職業資格證書互認,請您介紹一下ILT的國際認同度如何,中國物流職業經理資格證書與ILT證書是怎樣互認的? 王增東:首先,英國皇家物流與運輸學會(ILT)是世界上最早的物流與運輸專業組織,也是國際最具權威的組織之一,在其近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形成和完善了自己一整套物流和運輸職業資質標準和認證體系。ILT物流和運輸認證標準及相應的培訓課程被歐洲、北美、亞洲、大洋洲和非洲的眾多國家廣泛采用,例如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新加坡、印度、馬來西亞、中國香港特區、南非等。 ILT物流職業資格證書是由英國皇家物流與運輸學會頒發的。ILT認證具有以下顯著特點:一是認證機構權威;ILT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和規模最大的物流與運輸行業職業資格認證的學術團體之一。二是注重實際工作經驗和能力;該系統是基于能力模型設計的,包括考試與能力評估兩部分。該認證更加注重工作能力的評定。三是證書被廣泛認可;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以及物流專業組織(如歐洲物流聯盟、國際物流學會等)的廣泛認可。已經成為國際物流公司聘用物流專業管理人才的尺度。四是學位教育的互認:職業資格認證和學位教育在專業知識體系方面有一定的聯系,ILT認證得到英國很多著名大學的承認,可以作為攻讀這些大學學位(學士、碩士和博士)的學分。 該證書是由ILT設計的一整套系列的物流專業人員資格證書體系,證書分四級,一級:物流基層管理人員;二級:物流部門經理證書;三級:物流運營經理證書;四級:物流戰略經理證書。ILT證書的認證標準是基于各個級別的物流專業管理人員所應具備的能力模型設計的,其認證考試也是從兩個方面對考生進行考核,即專業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獲取三、四級證書可成為英國皇家物流與運輸學會的正式會員,取得注冊會員資格。 其次,中國物流職業經理資格證書在課程設計上,借鑒了ILT職業資格證書培訓課程大綱,并得到了英國皇家物流與運輸學會的認可。因此,在2005年3月19日,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教育部考試中心、英國皇家物流與運輸學會三方共同簽署了互認協議。即:中國物流職業經理資格初級證書和ILT一級證書互認,中級證書和ILT二級證互認,但須加考一門課程(具體互認細則將另行公布)。這樣,既實現了同國際證書接軌,為考生今后參加高端培訓奠定了基礎,又可以為考生節省寶貴的時間和金錢,還可為考生拓寬就業及升職的渠道。 第三,中國物流職業經理資格證書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與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共同審核、蓋章、頒發。ILT一級、二級證書由英國皇家物流與運輸學會頒發。 記者:據了解,為了幫助考生掌握更多的物流方面的信息,協會開設了專門的網站,是嗎? 王增東:是的,我們已經開通了中國物流職業經理培訓認證網——高等教育物流管理專業自考網(www.cplm.org.cn)。一方面及時發布有關培訓和考試的信息,回答考生關心的問題,另一方面還為考生開設了“物流知識庫”,為考生提供技術支持和幫助,學員只要申請上網卡即可登錄。 記者:拿到國內、國際兩個物流職業資格證書對就業管用嗎? 王增東:事實上在英國物流企業80%以上的管理人員都有ILT證書。所以考生應該努力早拿到證書,現在的就業前景非常好。華為、聯想等一些大企業每年都要我們推薦人才,但目前根本滿足不了企業的需求。由于難以找到合適的人才,一些物流企業不得不出巨資送員工出國學習。如中遠物流每年都要送十幾名員工去英國,一年下來,每人的培訓費用就是20萬。 自考物流管理專業是前沿專業高端專業。 自考物流專業、中國物流職業經理資格證書究竟有哪些與眾不同,這種與眾不同是如何鍛造的,本報記者采訪了中國人民大學李金軒教授。李教授是全國考委經管類專業秘書長,1984年就開始從事自考專家組工作,是自考界的權威人士之一。 記者:自考物流專業與其他的專業有什么不同之處? 李教授:這個專業是非常新的一個專業,而且與職業證書緊密結合。是前沿專業,高端專業。這在專業設置、證書課程設置、教材的編寫、證書的效力等方面都能顯出。 教材與原來的不一樣,要想講這課,教師也不容易,物流是經濟管理類的一個前沿專業。物流人才缺,教師更缺。物流管理專業,不是研究理論,也不是研究具體技術,而是管理。主要是培養物流系統的經營管理和實施執行、操作型初、中、高級專業人才。 記者:證書的效力怎么樣? 李教授:物流是一個系統,是一個新的理念,它不是單純倉儲與運輸的概念,是從整個系統來看問題。怎么培養與國際接軌的人才,首先當然要選國際標準,這是一個高端、前沿專業,因此把英國的證書直接與我們的接軌是最好的選擇。 現在的企業,已進入微利時代,必須要在各個方面節省,降低成本,“節省每一個銅板”,物流擔當重任。因此要最快地培養人才,而且要看得高、看得遠。 記者:您是物流專業教材的總主編之一,考生使用的教材,是不是有很多新特點? 李教授:我們是按照學歷教育與職業經理資格證書教育的要求編制專業考試計劃,組織大綱并根據編寫教材,強調實踐性、操作性,培養的是實用型人才。教材的編寫,是參考了英國皇家物流學會ILT證書的教材,增加了符合國情的案例,以確保質量,符合標準。 李教授對物流專業和中國物流職業經理資格證書談了8個特點: 一是權威性,不僅專業本身很新,而且有三方的通力合作,即:教育部考試中心、中國交通運輸協會、英國皇家物流與運輸學會。 二是與國際證書接軌,可以和英國皇家物流與運輸學會的ILT證書互認,而且拿到ILT二級證書后,就成為其準注冊會員,這在全世界很多國家都是認可的,可以說是國內物流管理方面最具權威性的。 三是實用性和應用性強,職業證書和專業結合最緊,實用性與專業的結合也是最強的。參與編教材的,既有大學教授又有物流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使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體現在教材內部,這是很少有的。 四是把自考的達標教育與能力提高相結合,甚至可以說是相融,拿到學歷證書的同時,拿到職業資格證書,應用性強,推廣的前途非常好。 五是對助學師資進行培訓。由于專業新、教材新、標準新,為使助學教師盡快進入角色,要求對其統一進行培訓。 六是帶有很大的靈活性,一切從考生要求出發,考生可選擇的內容多。在證書考試課程中,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職業要求,選擇不同課程的組合。在證書的取得上,循序漸進,不斷提高,對考生的實踐、學習、工作的選擇不斷強化。 七是主考院校好,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該校在此領域有雄厚的基礎和豐富的經驗。 八是助學單位都是經過專家精挑細選并按嚴格標準確定的。被選定的助學單位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全國自考辦統一授牌。 按照改革的思路,加強對助學工作的指導、監督、服務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和全國自考辦已聯合發文,要求選擇一批師資力量強、管理規范、辦學質量高的助學單位為“物流考試項目”的指定助學組織。對為什么采用這樣的方式,本報記者采訪了中國交通運輸協會職業考試服務中心副主任兼北京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物流職業經理資格證書教育培訓中心(簡稱中交物教)教育咨詢服務中心主任高軍和市自考辦助學科科長劉寶春。 記者:據說協會在中國物流職業經理資格證書和物流管理專業的助學工作采取了一些新的舉措,請您談一談? 高軍:教育部考試中心負責人指出:要把物流考試項目作為自考的一項重大改革來抓,而不僅僅是開了一個新專業。自考向職業化和非學歷教育方向發展是近幾年改革的重大舉措,已初見成效,要按全新的模式去運作,共同打造一個精品專業。 既然是一個改革的項目,因此必須按新的思路,突破原來的框框,從有利于培養行業需求的人才出發,對助學工作進行改革。過去自考開辟一個新專業,基本上采取凡是有助學資格的單位都可以參與助學,但由于該合作項目是中國交通運輸協會與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推出的物流人才培養新模式(學歷證書+中外職業資格證書),而且助學工作按雙方合作協議規定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負責,協會從培養合格物流人才的目標出發,本著對社會負責、對考生負責的態度,要對助學工作進行全過程的指導、監督、服務。為此,協會專門成立了職業考試服務總中心,并在開考的省市建立了分中心,負責組建助學網絡,加強對助學工作的過程管理。一方面試行助學準入制,選擇一部分優秀的助學單位參與助學,另一方面要強化對助學單位和考生的過程服務,力求做到幾個統一:研究制定統一招生宣傳的辦法及相關問題;研究制定統一的教學計劃及師資培訓計劃,教師統一備課計劃等(主要是證書課程);研究并解決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研究制定學生參加實踐環節的具體組織辦法;組織教學質量的互檢及經驗交流活動;組織對畢業生的就業推薦活動。以北京為例,由北京中交物教教育咨詢服務中心負責,在自考辦助學科的全力支持下組織了17名來自各個方面的專家進行了認真的考核,首批審定了11家指定助學單位,并建立了各助學單位參與組成的助學工作委員會。目前已經召開了三次助學工作委員會會議,就急需統一的關鍵問題達成了共識,為搞好該項目,打造一個精品專業奠定了基礎。 記者:您作為北京自考辦助學工作的負責人,能談談物流考試項目實行指定助學單位助學的必要性和意義嗎? 劉寶春:首先,從自學考試發展的角度看,這是完善自學考試教育制度的改革措施之一。我們知道,我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作為一種國家考試制度二十幾年來得到了較充分的發展,而作為一種高等教育形式卻有待進一步完善。近幾年教育部、市政府有關領導多次指示,自學考試機構不能只管考試,還應該重視教育、教學過程。在對社會助學組織考核評估的基礎上實行部分考試項目準入助學,可以有效地調動自學考試社會助學組織的積極性,有利于自學考試機構對教學過程的指導與監督,有利于自學考試考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對于逐步形成具有自學考試特色的教育機制有重要意義。 同時,這也是完善自學考試學歷檢驗制度的需要。目前,自學考試對考生學業評價的唯一手段是國家考試,這種評價手段很難對考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考核,所以建立考生學業綜合評價體系,是提高自學考試學歷檢驗制度科學性的重要任務。而通過審評準入助學,使社會助學組織的工作規范化、科學化,是自學考試推行考生學業綜合評價工作的基礎。 其次,從物流考試項目本身特點來看,它屬于應用技術類考試項目,特別強調考生現代物流管理觀念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而這樣的培養目標,必須通過規范的教學過程才能真正實現。這就要求助學工作實行統一的師資培訓、統一的教學計劃、統一的教學要求;而作為培養行業人才的一條途徑,也需要有統一的就業指導。所以,經過認真考核評估,指定助學單位進行助學是非常必要的。 記者:兩個合作考試項目的報考工作怎樣進行? 高軍:該考試項目的報考注冊由北京中交物教教育咨詢服務中心負責統一組織,所有參加該專業學歷考試或證書考試的考生須到指定助學單位(自主選擇)報名注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