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以泰羅為代表的傳統組織管理理論之所以被稱之為生產率學派,是因為該理論(
)
A.強調工作效率和科學的動作模式
B.強調人際關系的協調
C.強調層級節制和正式組織權威
D.把組織看作是擴大了的個人
2.首先提出“誘因貢獻平衡理論”的學者是(
)
A.西蒙
B.巴納德
C.泰羅
D.赫茨伯格
3.認為“管理人員就是主持工作的人員”的學派是(
)
A.管理學派
B.行為學派
C.過程學派
D.決策論學派
4.學校、醫院屬于(
)
A.經營組織
B.服務組織
C.公益組織
D.互益組織
5.以下各項中,不屬于現代組織理論的主張的是(
)
A.組織的事業內容是科學加服務
B.應當把決策作為主要認識對象
C.領導人的首要作用在于深入第一線,以身作則、率先垂范
D.領導應當注重信息溝通
6.倉庫記錄文書的職責是(
)
A.進出貨記錄
B.保存供應商檔案
C.接受購買和材料申請單
D.建立銷售統計資料
7.以下各項因素中,不能影響組織職能層次的多少的是(
)
A.組織的大小
B.生產的復雜程度
C.組織中的橫向關系
D.生產的性質
8.工作定義的內容不包括(
)
A.所需人員的資歷
B.內部關系
C.外部聯系
D.績效評估方法
9.以下各類生產中,不屬于按照生產方法劃分的生產類型的是(
)
A.合成型生產
B.提取型生產
C.調制型生產
D.存貨型生產
10.以下信息中,由財務部門產生的信息是(
)
A.客戶的信用級別
B.生產安全報告
C.廠房維修信息
D.發貨單
11.可由計算機根據有關數據進行的決策是(
)
A.戰略性決策
B.戰術性決策
C.操作性決策
D.非程序化決策
12.現場控制指的就是(
)
A.反饋控制
B.事前控制
C.事后控制
D.實時控制
13.能從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質的管理方法是(
)
A.法律方法
B.行政方法
C.教育方法
D.經濟方法
14.以下各項中,不屬于信息的特征的是(
)
A.時效性
B.目的性
C.滯后性
D.共享性
15.以下各項中,不屬于西奧多·珀塞爾和詹姆斯·韋伯提出的將倫理概念與日常活動結合在一起的基本手段是(
)
A.
將倫理變為公司政策或制定倫理準則
B.向全體成員傳播和溝通倫理準則
C.正式任命一個倫理委員會
D.在管理人員的培訓計劃中加入倫理學的內容
16.既構成企業經營管理的經濟環境,又構成企業經營管理的政治環境的要素是(
)
A.勞動力
B.政府的財政和稅收政策
C.客戶
D.資本
17.以下理論中,屬于過程型激勵理論的是(
)
A.公平理論
B.力場理論
C.行為修正理論
D.成就激勵理論
18.按照布萊克和穆頓的管理方格圖,“鄉村俱樂部式管理”是(
)
A.(1,1)管理
B.(1,9)管理
C.(9,1)管理
D.(9,9)管理
19.以下各項中,屬于組織變革在個體層次上最基本的目標的是(
)
A.改善激勵
B.加強協作
C.降低缺勤率
D.修正或改造人的行為方式
20.以下各項中,屬于組織變革中結構變革的是(
)
A.工作的再設計
B.工作場所的位置和布局的改變
C.對員工態度的改變
D.改善工作環境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2分,共12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以下組織特征中,韋伯組織理論所強調的特征包括(
)
A.高度專業化的職務劃分
B.組織內人際交往的非個人義氣化
C.不同層次的等級制結構
D.權威接受論
E.嚴格的規章制度條例
22.以下情況中,屬于不宜進行委任的情況包括(
)
A.沒有人能夠做該種工作
B.層級管理中存在“瓶頸”環節時
C.工作太敏感
D.企業擴充時
E.被分配的工作與下級其它的職責不一致時
23.組織圖中能直觀表達的工作關系包括(
)
A.直接的直線關系
B.間接的直線關系
C.參謀關系
D.橫向關系
E.職能關系
24.以下各項中,屬于企業系統組成要素中的有形資源要素的有(
)
A.操作人員
B.機電設備
C.流動資金
D.情報信息
E.時間
25.企業管理中最常用的具體激勵技術包括(
)
A.金錢
B.工作生活質量
C.社會心理需要的滿足
D.成就感的滿足
E.參與
26.組織發展是一種計劃性變革,是一個完整的系統過程,又具有以下特點中的
(
)
A.組織發展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過程
B.組織發展是一種規范性的再教育過程
C.組織發展強調目標和計劃的重要性
D.組織發展是以數據為基礎的計劃性變革
E.組織發展是一種利用外來幫助、探索自我導向性的變革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68分)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空1分,共8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27.組織內部的社會系統是由
和社會結構兩個主要部分所構成。
28.根據項目或合同劃分而形成的組織形式被稱為
結構。
29.工業生產中,產品的生產周期一般由作業時間、多余時間和
時間三部分構成。
30.計算機犯罪中,犯罪事件數除以響應數再乘以事件平均損失等于
指數。
31.經濟方法,作為企業組織與管理的基本方法之一,其實質是采用
的原則。
32.各種不同的組織有著不同的使命,這種使命是由
賦予的。
33.參與是一種被認可的手段。它能滿足歸屬的需要和受人贊賞的需要,尤其是,它給人一種
。
34.斯坎隆制有兩個最主要的方面:
和獎金制度。
四、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5.生產的第四大要素
36.虛擬企業
37.戰略性決策
38.社會環境
39.角色談判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0.簡述行為組織理論的原則與依據。
41.簡述正式組織中非正式組織的機能。
42.列舉單件小批生產的特點。
43.簡述邁爾斯管理模式理論中的人力資源模式的政策主張。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8分,共16分)
44.試論福萊特的組織理論。
45.試述組織變革的阻力以及克服阻力的措施。
七、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9分)
46.美國西北航空公司董事長H·凱萊赫力圖在公司員工中營造家屬感情,他記住了員工的姓名,親自送生日賀卡給員工。為了設法保持本公司在放寬了管制的航空業中的地位,他還經常接受工會和員工們的合理要求與建議。他的這種作風贏得了員工對他的尊敬。此外他還將自己的辦公室設在了兵營式的大樓內,作為領導者和下屬的榜樣,使全體員工團結一心,為公司的發展主動獻計獻策,公司的業務蒸蒸日上,在同行業中一直處于領先地位。
問題:請用利克特的管理模式理論回答:
1.利克特提出了哪些管理模式?
2.凱萊赫的領導屬于哪種模式?
3.這種模式的基本內涵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