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有著近50年編修史的經典辭書《現代漢語詞典》(簡稱《現漢》)第五版在京首發。從1999年起,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開始對《現漢》進行新一輪的修訂工作。經過整整6年時間,第五版《現漢》終于以嶄新的面貌與廣大讀者見面了。
語言是時代的一面鏡子,新版《現漢》新增詞語6000余條,同時刪去了近2000條不合時宜的舊詞。詞語的“生老病死”反映了漢語言的發展軌跡,也從一個側面見證了時代的變遷。
錄入“科學發展觀”、“愿景”等新詞
《現代漢語詞典》于上世紀50年代后期開始編寫,1978年由商務印書館正式出版,此后經多次修訂,本次出版的修訂本是第五版。作為一本被稱為“老師的老師,詞典的詞典”的權威工具書,《現漢》一開始就是為了促進漢語規范化服務的,因此對收錄新詞語一直采取積極、慎重的態度!冬F漢》通過對新詞的取舍來促進現代語言更加豐富和規范發展,并滿足讀者查考的需要。
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公報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更好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睘榇,第五版《現漢》增補了“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觀”兩個新詞。
今年4月,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一行訪問大陸,胡錦濤總書記與連戰先生舉行了歷史性的會見,并發表了新聞公報。公報中有兩個詞舊版《現漢》沒有收錄,一個是“體認”,一個是“愿景”。盡管此時距離第五版《現漢》開印只有兩天時間,編者還是趕在開印前,把這兩個“一夜走紅”的詞收進了詞典。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于是,“循環經濟”一詞被收入新版《現漢》中。經反復斟酌修改,最后將釋文定稿為:“運用生態學規律,以資源的節約和反復利用為特征,力求有效地保護自然資源、維護生態平衡、減少環境污染的經濟運行模式!
增收新詞有七大來源
本次增收的新詞新義來源很廣。一是普通話中涌現出來的,二是從我國港臺地區的詞匯吸收的,三是從內地方言中吸收的,四是由專業術語轉化而來的,五是簡稱、合稱等形成的新詞,六是外語借詞,七是一些較長時間不大使用的古舊詞語煥發生機,重新流行。
新產生的詞語詞義中,絕大部分源自普通話。如建設性、可讀性、可行性、格式化、荒漠化、量化、亮化、數字化等人們耳熟能詳的新詞語,登陸新版《現漢》。
一些港臺地區特有的詞語傳入內地,成為流行詞匯。比如,按揭、搞笑、面膜、穿幫、非禮、峰會、賣點、另類等詞匯主要來源于香港;比拼、層面、互動、新銳、作秀、取向、認同、資深、愿景、體認等詞匯主要來源于臺灣。
方言也是新詞語的一個重要來源。蹦迪、大款、托兒、侃大山、玩兒命、宰客、砸牌子等詞匯來自北京話。買單、花心、入圍、生猛、煲電話粥、爆滿、炒魷魚等新詞源自廣東話。搞定、跟進、派對、套牢、動遷、割肉等新詞主要從上海話中引進。
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一些專業學科的術語或行業用語闖入日常生活領域,成為流行詞語。如板塊、并軌、轉軌、擦邊球、越位、二傳手、菜單、沖頂、點擊、拐點、聚焦、搶灘、時間差、縮水、硬著陸、主旋律等詞匯。
簡稱、合稱和縮略也是形成新詞的一個途徑。如地鐵、彩超、動漫、社保、雙規、三農、三通、三個代表、鄉企、心梗等。
一些外語詞語以音譯或直譯的形式“擠”進漢語,成為交流中的時尚語言。如酷、克隆、卡丁車、黑客、丁克家庭、伊妹兒等新詞,是從英語音譯而來的;還有一些詞語是從英語直譯而來的,如尋租、路演、藍牙等。料理、人氣、卡拉OK等詞語源于日語。
最有趣的是,一些古代或舊時的詞語起死回生,重新流行。比如公務員考試中的申論以及垂范、福祉、驚羨、履新、耄耋、塵埃落定、羨余等詞匯。
“古舊偏方”退出“歷史舞臺”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第五版《現漢》修訂主持人韓敬體指出,對中型詞典進行修訂,不僅要增收語言中的新詞新義,也要刪去一些不合時宜的詞語和意義,這是詞匯發展和保持詞典實用性的現實需要。
這次修訂刪減詞語的原則是刪去那些過于古的、舊的、偏的和“方”的詞語。
過古的詞是指不逮、馳騖、初志等現在難以見到的文言字詞。
過舊的詞反映的是舊有事物或舊觀念,現在已經用不著或極少查用。如吃糧、吃粉筆灰、吃開口飯、滌卡等詞匯。
過偏的詞,包括過于生僻和過于專門兩個方面。過于生僻指現代很難遇到,沒有什么可查性的詞,如廠絲、尺中、岔眼等;過于專門的詞指的是專業性極強的術語或使用范圍非常狹窄的行業用語,如熱固性、勺狀軟骨、象形文字論等。
普通人極少查用的白相人、車老板、火老鴉、老家賊等過于“方言”化的詞,不得不退出《現漢》,退出全民詞匯的“歷史舞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