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時必考題型:人際關系、計劃組織協調(開會、組織培訓、比賽、接待、調查等)、應變能力(串詞、編故事、講演和突發性事件的處理)、綜和能力(社會現象,言論)、求職動機與職位的匹配性(含個人介紹)
(一)個人介紹類
“人貴有自知之明”。一個人對自己的看法能不能體現出真實性、準確性、客觀性、全面性,是素質能力體現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對自己的介紹中,首先要充分肯定自己,這樣可以充分突出自己的競爭能力和競爭優勢,也給考官們一個堅定、自信的良好印象。
但是,要切記:在對自己評價的表述中要真實,不能虛假。考官一般都是人力資源方面的專家。在面試之前或面試之中,根據掌握的信息基本上可以歸納出應試者的能力特征。如果應試者忽略了這一點,為了達到求職目標而夸夸其談,可能會適得其反。在任何一場面試中,品格特征是考官們最為看重的。如果失去了真實,應試者努力也不會取得理想的結果。
在對自己的評價中,要注意運用非語言交流技巧,最主要的是把肯定和炫耀區別開來。人不可能沒有缺點,在談及缺點的時候要概括集中,不要出現過多的缺點描述,過多地否定自己,明明是謙虛,也會影響考官的判斷。談及缺點時,除了說明現已清醒地認識到了不足,要特別著重表明有改變缺點的信心和方法。在對自己的評價中,不要泛泛而談,最好用事實說明問題。
以下幾點是常見介紹元素。可以依個人情況增減。
1、性格:講原則 良好的集體和協作意識 開朗 大方誠實守信
2、成績:多次獲得原單位的獎勵
3、任職:
4、思想:
5、文體:乒乓男子單打亞軍 排球俱樂部技術顧問
6、實踐:負責工作
7、缺點:對事情講究完美 有時候太過于苛求(正話反說)
8、總結語:回答完畢
(二)會議籌劃、公務接待與組織類
這種題目有固定的回答模式,回答一般分為計劃、實施、總結三階段。根據活動特點,確定主題和內容,根據主題和內容制定預算,匯報后實施。實施階段分為五部分,第一,需通過開會形式統一思想,分工,將計劃細化、責任落實到各人員崗位。第二,要準備充分物資,包括人、財、物、時、地。第三,通知相關參與部門。第四,對特殊事件和要求的安排,比如協調各參與單位、領導來賓支持、媒體公關。對活動進行中出現的動態、特殊情況,要及時處理和匯報。第五,活動結束后,需進行善后事宜,如物資歸位、文件歸檔、座談會等匯報。總結包括及時匯報,通過座談會等形式提出意見、找出差距、修改方案,寫出總結提交領導。
1、向領導請示后確立會議主題 議題 和相關的材料
2、安排時間 地點 參加人員和邀請的嘉賓領導
3、安排會議程序和食宿 會議的安全保衛工作
4、經過領導同意后發邀請函
5、安排會場以及報道宣傳的地方
6、安排主持人 記錄員 發言人
7、會議后做一個總結 向領導進行匯報和對會議形成的文件進行存檔
8、總結語,回答完畢
(三)社會現象分析類
解釋給出的話所反映的現象;辨證地看待這種現象:這種現象確實存在,而且在某些地區,某些領域還比較嚴重,但是是局部現象,這句話以偏概全;指出這種現象的危害,雖然是局部現象,但是危害不可小視;指出這種現象的根源,是由于法制不完善,制度不完整,監督不到位,素質沒提高造成的;找出解決辦法;充滿信心,提出希望。要領:社會現象(不可取,反對,譴責,客觀存在,丑惡,嚴厲打擊,憤慨,自豪,)。
基本套路是:首先可能這個社會現象存在,判斷是局部還是大局問題。大局是好的,主流是好的。只是極少數,極其個別的。黨和國家正在努力解決這些問題,我本人更加有這樣的義務;核心:分析現象是否符合黨和國家的政策,社會進步,判斷是好是壞及其產生的原因和影響;解決的辦法:正確對待,采取相應的措施,一種現象的產生要得以解決并非短期內的事,要深思熟慮,從長計議,做好長期解決的準備。
1、肯定現象的存在是個現實
2、分析現象的利(成功) 弊(失敗)
3、政府機構應該采取的措施
4、表明自己的態度
5、總結,回答完畢
(四)句子辨析類
理解題意;盡力找到著落點,找準切入點;把問題的兩個方面分角度解釋清楚;把問題的兩方面統一起來;聯系自身(忌胡亂聯系)。在回答此類問題時,要保持辨證思維方式,時刻看到事物的正反兩面。“有原理講原理,需表態先表態”,結合事例,闡明觀點。
比如提問,俗話說,多個朋友多條路,對此你是什么看法?考慮到事物正反方面,考生應先闡明一般原理,客觀來說,朋友應該是多多益善的。這其實也反映了一個人的交際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但朋友的互幫互助,是在真誠交往基礎上,以心才能換心。這是正面部分,而另一方面,不否認有些朋友只是出于利益關系而存在,是在特定條件下的一種情感交換,是一種有條件的情感投資,它不能算是真正的朋友,也就不存在困難時一方對另一方的幫助和理解了。這種朋友當然不是越多越好了。
1、就句子的字面意思進行闡述
2、指出句子中包含意思的現實意義
3、分析句子中的好處、欠缺的地方
4、聯系實際提出措施
5、表明自己的態度
6、總結 回答完畢
(五)問題處理類
1、先進行一次調查,仔細的分析問題之所以發生的原因
2、以法律和政策為準繩,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可行的方案和措施
3、向領導請示和同事詢問,征求他們的意見,因為他們經驗豐富,掌握大量的處理問題的經驗
4、堅決按照通過審議和批準的方案靈活的處理問題
5、和下級單位進行積極的溝通,聽取他們的意見
6、事情處理完成后總結成功和不足的地方并向領導進行匯報
7、總結語,回答完畢
8、(補)如果碰到兩難的境地,我將會選擇職務回避
(六)人際關系處理類
在回答考官提出的處人處事技巧題時,與不同人相處要運用不同方式。對上級,要持尊重態度原則、服從上級的安排,懂得保密,不議論上級等;對上級集體要服從,單向請示不卑不亢,保持中立態度,不亂說話等;與同事相處,有理有節,保持真誠、謙虛態度。遇到矛盾,先找自身缺點和不足,利用第三人交流,化解矛盾,要有容人之量,取長補短,互相幫助,一視同仁,不拉幫結派。互相幫助,正確對待同事的優點和缺點、成績和失誤,多幫助、多鼓勵,求同存異。總之,保持寬容、平等態度,不議是非,明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正確對待領導、同志、本人的缺點和不足。
1、闡述人際關系的重要 可以積極推動單位的效率個人的愉悅
2、處理人際關系時以原則為準繩 不能違背原則 尊重對手
3、在原則的基礎上積極靈活的處理 爭取和敵對方面多溝通
4、謙虛的聽取別人的意見 “有則改之 無則加勉” 發現和彌補自己的短處
5、剛剛進入單位 主動的承擔任務 有成績不自夸
6、總結 在講原則的基礎上靈活辨證的處理 回答完畢
在這類考試中,常見的一個問題是如何評價他人。其實,對別人怎么看,對自己怎么看,是一個人是否具備團隊意識、公關意識和學習意識的重要體現。一個人不能正確地看待自己,看待別人,就不能正確地看待工作。在公務員的應試中,當談到你周圍同事的時候,應試者要像評價自己一樣,優點應多于缺點,在肯定優點的前提下,看同事的不足。所以最好是多談自己,少談同事,要把握分寸,適度表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