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10月份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國法制史試題 |
|
發布時間:2004/12/2
發布地區:達德教育
信息來源:www.www888papa.com/tj
|
|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中國古代文獻記載最早的一條軍法見于( )
A.《甘誓》 B.《左傳》 C.《湯誓》 D.《周禮》
2.西周時期的民事訴訟稱為( )
A.獄 B.傅別 C.訟 D.質劑
3.春秋末期,反對鄭國“鑄刑書于鼎”者是( )
A.鄧析 B.孔子 C.叔向 D.荀寅
4.戰國時期,“改法為律”者是( )
A.李悝 B.商鞅 C.韓非 D.吳起
5.秦律規定,偷偷移動田界標志的行為構成( )
A.非所宜言罪 B.乏徭罪
C.以古非今罪 D.盜徙封罪
6.秦朝的中央最高司法官是( )
A.廷理 B.廷尉 C.衛尉 D.御史大夫
7.漢律規定,諸侯王擅自越出其封國國界者構成( )
A.出界罪 B.左道罪 C.阿黨附益罪 D.非正罪
8.“格”成為一種法律形式始于( )
A.北魏 B.北齊 C.東魏 D.西魏
9.兩晉的法制指導思想是( )
A.納禮入律 B.以刑為先
C.無為而治 D.聽命于神
10.中國古代以喪服制表示親屬間血緣親疏關系的制度,稱為( )
A.五刑 B.五聽 C.五喪 D.五服
11.隋朝的《大業律》共有( )
A.12篇 B.16篇 C.18篇 D.20篇
12.唐朝把國家機關廣泛適用的辦事細則和公文程式稱為( )
A.律 B.令 C.格 D.式
13.宋朝中央派出的監督各路司法審判工作的機關是( )
A.制置三司條例司 B.提點刑獄司
C.轉運使 D.經略安撫使
14.金朝在法律封建化的進程中,由金熙宗主持制定并頒布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 )
A.《重熙條制》 B.《咸雍重修條制》
C.《皇統制》 D.《泰和律義》
15.元朝建立后,元世祖頒行的一部諸法合體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A.《至元新格》 B.《大元通制》
C.《經世大典》 D.《元典章》
16.《大明律》共有( )
A.6篇 B.7篇 C.12篇 D.18篇
17.清代秋審將案情屬實、危害不大、可留待下年秋審再作決定的案件稱為( )
A.緩決 B.情實 C.可矜 D.可疑
18.清代京師地區審理滿族人案件的司法機構是( )
A.宗人府 B.理藩院
C.步軍統領衙門 D.理刑司
19.清末預備立憲過程中所設立的資政院實質上是( )
A.御用機構 B.國家議會
C.立法機構 D.司法機關
20.太平天國《天朝田畝制度》的核心是( )
A.宗教制度 B.土地制度
C.訴訟制度 D.軍事制度
21.南京臨時政府頒布的《普通教育辦法》規定:可以男女同校的是( )
A.中等學校 B.高等學校
C.初等學校 D.初等小學
22.南京臨時政府在“禁煙令”中規定:對吸食鴉片不思悔改者,剝奪其( )
A.一切財產權 B.一切公權
C.一切經商權 D.一切法定自由權
23.《中華民國約法》規定:取消國會制,代之以( )
A.約法會議 B.政治會議
C.立法院 D.立法會議
24.“賄選憲法”即《中華民國憲法》公布于( )
A.1915年 B.1916年 C.1920年 D.1923年
25.北洋政府立法的基本原則是( )
A.三民主義 B.“隆禮”、“重典”
C.實行黨治 D.中外通行
26.《中華民國民法》所規定的婚齡是( )
A.男20歲,女18歲 B.男20歲,女16歲
C.男18歲,女17歲 D.男18歲,女16歲
27.南京國民政府的《危害民國緊急治罪法》頒布于( )
A.1927—1928年 B.1928—1936年
C.1937—1945年 D.1946—1949年
28.南京國民政府的《公司法》屬于( )
A.民法類 B.訴訟法類
C.經濟法類 D.行政法類
29.《陜甘寧邊區抗戰時期施政綱領》制定的主要依據是( )
A.“八七”會議決議 B.《五四指示》
C.《抗日救國十大綱領》 D.政治協商會議決議
30.《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懲治反革命條例》中所規定的刑罰主要有兩種,除監禁外,還有( )
A.無期徒刑 B.拘役
C.罰金 D.死刑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商朝已較通行的古老的五刑包括( )
A.大辟 B.劓、宮
C.斷手 D.墨
E.刖
32.秦朝的法律形式有( )
A.律令 B.比
C.格 D.法律答問
E.廷行事
33.明初法制指導思想的內容包括( )
A.刑亂國用重典 B.法貴簡嚴
C.親親、尊尊 D.敬天保民
E.明刑弼教
34.北洋政府時期所制定的民商方面的法規主要有( )
A.《商人通例》 B.《礦業條例》
C.《公司條例》 D.《海商法》
E.《保險法》
35.抗日根據地訴訟與審判制度方面的特點包括( )
A.實行人民陪審制度 B.嚴格復核制度
C.注重人民調解制度 D.簡化訴訟審判手續
E.強調秘密審判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五聽
37.官當
38.折杖法
39《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
40.《中國土地法大綱》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7分,共21分)
41.簡述《法經》的結構及其主要內容。
42.簡述唐初法制的指導思想。
43.簡述南京國民政府行政法的地位和特征。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44.試述漢文帝時期刑制改革的背景、主要內容及歷史意義。
45.試論清末司法制度的半殖民地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