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選擇題(本大題共4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80分)
1. 否認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導致( )
A.一元論 B.可知論 C.不可知論 D.詭辯論
2.兩種對立的發展觀是( )
A.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B.辯證法和形而上學 C.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D.一元論和二元論
3.哲學的物質范疇與自然科學的物質范疇是( )
A.普遍與特殊的關系 B.現象與本質的關系 C.形式與內容的關系
D.相對與絕對的關系
4.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 )
A.形式和內容 B.方向和道路 C.內因和外因 D.動力和性質
5.在認識活動中,主體和客體之間是( )
A.改造和被改造的關系 B.反映和被反映的關系 C.滿足和被滿足的關系
D.利用和被利用的關系
6.把人類社會和自然界聯系起來的紐帶是( )
A.環境 B.思想 C.語言 D.勞動
7.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是( )
A.生產關系 B.生產力 C.階級斗爭 D.先進社會意識
8.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成的標志是( )
A.第一次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的簽訂 B.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北京條約》的簽訂 C.甲午戰爭和《馬關條約》的簽訂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辛丑條約》的簽訂
9.在近代中國,開創了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 )
A.太平天國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二次革命
10.毛主席思想經過多方面展開達到成熟,是在( )
A.國民革命時期 B.土地革命時期 C.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戰爭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
11.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和創建人民軍隊開始于( )
A.南昌起義 B.秋收起義 C.廣州起義 D.百色起義
1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政權的組織形式是( )
A.“三三制”政權 B.蘇維埃政權 C.人民共和國 D.民主共和國
13.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從( )
A.1840年到1911年 B.1911年到1949年 C.1840年到1949年
D.1919年到1949年
14.中國共產黨關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總方針是( )
A.有理、有利、有節 B.又聯合又斗爭 C.一切經過統一戰線 D.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
15.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實行的土地政策是( )
A.沒收一切土地歸國家所有 B.沒收地主階級土地歸國家所有
C.沒收地主階級土地歸農民所有 D.減租減息
16.毛主席在論述三大法寶的相互關系時指出,戰勝敵人的兩個基本武器是( )
A.統一戰線和武裝斗爭 B.統一戰線和黨的建設 C.武裝斗爭和黨的建設
D.獨立自主和群眾路線
17.延安整風的中心內容是( )
A.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 B.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
C.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 D.反對官僚主義以整頓作風
18.20世紀50年代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過程中,明確提出“三個主體、三個補充”思想的中央領導人是( )
A.周總理 B.DXP C.陳云 D.鄧子恢
19.在人民內部,發展科學文化的正確方針是( )
A.團結—批評—團結 B.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C.長期共存,互相監督
D.統籌兼顧,合理安排
20.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和歸宿是( )
A.突破條條框框的束縛 B.批判教條主義 C.達到實事求是 D.批判經驗主義
2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 )
A.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作用
B.加強國家對市場經濟活動的宏觀調控 C.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自發調節作用
D.完全取消國家的計劃調控
22.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目標是,把我國建設成為( )
A.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B.高度發達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C.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D.工業、農業、科學技術、國防現代化的國家
23.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從實際出發,當前中國最大的實際是( )
A.生產力不發達 B.科技落后 C.資源短缺
D.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4.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必須始終堅持以( )
A.發展速度為中心 B.經濟效益為中心 C.比例協調為中心 D.經濟增長為中心
25.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是( )
A.工業 B.農業 C.高科技產業 D.服務業
26.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指由( )
A.速度型向效益型轉變 B.內向型向外向型轉變 C.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
D.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27.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主體是( )
A.股份制 B.集體所有制 C.全民所有制 D.公有制
28.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黨全國的工作中心是( )
A.經濟建設 B.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C.維護世界和平 D.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29.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完成的歷史任務是( )
A.發展生產力 B.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C.實現工業化
D.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30.一種社會制度是否具有優越性,從根本上說,就是看其能否( )
A.消除剝削現象 B.實現社會公平 C.促進生產力發展 D.公平占有生產資料
31.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分配制度是( )
A.按資分配 B.按勞分配 C.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D.按需分配
32.當今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其中核心問題是( )
A.和平 B.發展 C.反恐 D.合作
33.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要解決的問題是( )
A.為經濟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B.為經濟建設提供文化支持
C.為教育科學文化建設積累實踐經驗 D.樹立全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34.“一國兩制”的基礎和前提是( )
A.一個中國的原則
B.港、澳、臺地區實行高度自治
C.保持港、澳、臺地區繁榮穩定
D.港、澳、臺地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
35.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B.民主集中制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36.總書記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指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堅持( )
A.執政為民 B.與時俱進 C.黨的先進性 D.理論聯系實際
37.總書記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中指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 )
A.發展 B.開放 C.改革 D.穩定
38.2002年12月,在摩洛哥的蒙特卡洛召開的國際展覽局第132次大會上,投票產生的2010年世界博覽會舉辦城市是( )
A.俄羅斯的莫斯科 B.中國的上海 C.波蘭的華沙 D.韓國的漢城
39.2002年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跨上了一個新的臺階,達到了( )
A.8萬億元 B.9萬億元 C.10萬億元 D.11萬億元
40.21世紀誕生的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是( )
A.印度尼西亞 B.馬來西亞 C.菲律賓 D.東帝汶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2個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1.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既可以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也可以走城市武裝起義的道路。
42.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
三、 簡答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43.什么是意識的能動作用?正確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應具備哪些條件?
44.簡述中國共產黨的過渡時期總路線。
45.簡述依法治國的內容和要求。
四、 論述題(本大題只有1個小題,滿分20分)
46.試述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含義,并分析兩者的相互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