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稅收標準預測試卷(四)
第一部分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按照稅款的確定方法,可將稅收分為
A、 從量稅和從價稅 B、直接稅和間接稅 C、一般稅和目的稅 D、定率稅和配賦稅
2.瓦格納的財政稅收基本理論提出了
A、稅收四原則 B、征稅六原則 C、四端九項原則 D、三條稅收標準
3.利改稅第二步改革的基本內容是,由“稅利并存”逐漸過渡到完全的
A、以稅代利 B、消滅稅收 C、稅利合一 D、以利代稅
4.國家征稅以后,其收入就成為國家所有,不再直接歸還納稅人,也不支付任何報酬,這是指稅收的
A、固定性 B、無償性 C、強制性 D、特殊性
5.稅收與貨幣財政發行的最大的區別在于:貨幣財政發行沒有而稅收有
A、物質保證 B、經濟職能 C、物資保證 D、財政職能
6.國家通過稅收對經濟進行調節的作用點是
A、稅目 B、征稅對象 C、納稅人 D、稅率
7.稅法規定的,在其經營活動中負有代扣稅,向國庫交納義務的單位和個人是
A、扣繳義務人 B、納稅人 C、自然人 D、法人
8.對于調節納稅人收入,有特殊作用的是
A、比例稅率 B、單一稅率 C、幅度比例稅率 D、累進稅率
9.全率累進的征稅對象是
A、收入額 B、營業收入 C、利潤額 D、毛利
10.對于價格穩定、質量規格標準統一的產品,應盡量采用
A、比例稅率 B、累進稅率 C、全額累進稅率 D、定額稅率
11.納稅期限規定,按1個月結算納稅的,稅款應在期滿后
A、7天繳納 B、5天繳納 C、10天繳納 D、15天繳納
12.直接影響投資報酬率的是
A、間接稅 B、流轉稅 C、直接稅 D、行為稅
13.被捧為論述德國政府財政問題的第一本系統著作的《財政學體系》作者是
A、配第 B、尤斯迪 C、斯密 D西斯蒙第
14.19世紀的稅收原則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德國新歷史學派的代表
A、瓦格納的稅收原則 B、西斯蒙第的稅收原則
C、亞當斯密的稅收原則 D、費雪的稅收原則
15.與稅收的公平原則是一對矛盾的是
A、穩定原則 B、財政原則 C、效率原則 D、法治原則
16.通常用來衡量和表示稅收負擔的有
A、負擔率 B、稅率 C、國民生產總值稅收率 D、比例稅率
17.稅收活動全過程的起點是
A、稅負歸宿 B、稅負 C、稅負轉嫁 D、稅收沖擊
18.商品的需求彈性越小,越容易
A、壓轉 B、前轉 C、混轉 D、消轉
19.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均為我國
A、公民 B、居民 C、扣繳義務人 D、納稅人
20.對經濟作物的農業收入,計稅征稅按
A、當年產量 B、年均產量 C、常年產量 D、平均產量
21.我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規定,火車、輪船折舊的最短年限是
A、5年 B、8年 C、15年 D、10年
22.對所得額的課稅最早興起于
A、德國 B、英國 C、法國 D、日本
23.資源稅納稅人開休或生產應稅產品銷售的,課稅對象是
A、自用數量 B、銷售收入 C、銷售數量 D、生產數量
24.土地使用稅采用幅度定額稅率,其幅度差別按
A、土地面積規定 B、實際占用的土地面積規定 C、土地質量規定 D、生產數量規定
25.經批準開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從使用權的月份起免繳土地使用稅
A、5—6年 B、5—10年 C、1—5年 D、8—10年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號碼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正確答案未選全或選錯該小題無分。
26.稅收在我國歷史上除稱為“稅”還有下列名稱
A、賦 B、捐 C、課 D、調 D租
27、構成稅法的要素包括
A、納稅人 B、稅率 C、征稅對象 D、納稅環節 E、納稅期限
28.外商投資企業包括
A、外國企業 B、外資企業 C、中外合作經營企業 D、中外合資經營企業 E、駐華辦事處
29.牧業稅的征稅對象包括
A、豬 B、羊 C、馬 D、牛 E、驢
30.下列適用8%稅率的農業特產品有
A、毛茶 B、果用瓜 C、水產品 D、煙葉 E、蠶繭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31.確定納稅期限制的依據有哪些?
32.判斷一個國家宏觀稅負是否合理的依據和標準是什么?
33.從稅負活動的三個環節來理解稅負歸宿的概念。
34.1950年建立的社會主義新稅制的特點是什么?
35.1973。年改革的原則是什么?
四、計算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20分)
36.下表為全額累進稅率表
級數 |
所得額級距 |
稅率% |
1
2
3
4
5
6
7
8 |
全年所得額在400元以下(含400元)
全年所得額在400—1000元的
全年所得額在1000—2000元的
全年得額在2000—5000元的
全年得額在5000—10000元的
全年得額在10000—20000元的
全年得額在20000—50000元的
全年得額在50000元以上的 |
5
10
15
20
25
30
40
50 |
問:(1)全年收入1500元,全年收入8000元,各應納稅額是多少?
(2)舉例說明書使用全額累進稅率,使稅收負擔極不合理的情況。
37.某縣中學為了改善學生的伙食,自辦一養殖場。2000年,除部分羊供學生食堂用于改善學生生活外,另外集中宰殺300只,供市場銷售和作為教職工福利分給教職工。其中,在市場銷售獲利3.5萬元。分給教職工的羊肉折合人民幣1萬元。試問:該校是否應繳納牧收稅,如果繳納,應為多少?(已知牧業稅實行3%的比例稅率)
38.李博士應邀在美國講學后歸國,入境時攜帶松下攝像機1部,售價7800美元;照相機1部,零售價300美元;手表2塊,零售單價100美元,法國名啤酒2瓶,零售單價200美元;圖書原版、錄音像共4箱,購買價500美元。
(已知:攝像機的稅率為100%;手表、照相機關稅稅率為50%;酒的關稅稅率為200%)(本題5分)
請問,李博士應納進口關稅是多少?
(已知入境時美元與人民幣比值為1:8)
39.甘外商投資企業總機構設在珠海,1999年獲利1400萬,適用15%的所得稅率(地方所得稅免征);該企業在鎮江設立一個分支機構,當年虧損160萬元,適用30%的所得稅率(地方所得稅免征)。2000年該企業獲利1200萬元,其分支機構獲利240萬元,分別計算該企來兩年匯總繳納的所得稅額。(本題6分)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5分)
40.試述稅收調節職能的具體作用形式。
41.論述稅收的微觀作用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