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自學考試工作委員會,華南農業大學:
為了適應我國農村城鎮化和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需要,滿足我省廣大農村,特別是一些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對人才的迫切需求,經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辦公室批準,決定從2006年7月開始,在我省面向農村開考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財務會計與審計專業(獨立本科段)和鄉鎮區域發展專業(獨立本科段)兩個專業。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主考學校
華南農業大學
二、報考對象
凡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具有國家承認學歷的專科(或以上)畢業生,不受性別、年齡、戶口所在地的限制,均可報考。
三、學歷層次和規格
財務會計與審計專業(獨立本科段)學歷層次和規格:本專業的學歷層次為本科。每門課程考試合格,由省考委發給課程合格證書。本專業畢業要求不少于14門課程不低于70學分。凡取得本專業考試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合格成績、思想品德鑒定合格者,頒發由廣東省自學考試委員會蓋章并有華南農業大學副署的財務會計與審計專業本科畢業證書,國家承認其大學本科學歷,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的,由主考學校授予學士學位。
鄉鎮區域發展專業(獨立本科段)學歷層次和規格:本專業的學歷層次為本科。每門課程考試合格,由省考委發給課程合格證書。本專業畢業要求為不少于15門課程不低于75學分。凡取得本專業考試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合格成績、思想品德鑒定合格者,頒發由廣東省自學考試委員會蓋章并有華南農業大學副署的鄉鎮區域發展專業本科畢業證書,國家承認其大學本科學歷,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的,由主考學校授予學士學位。
四、開考方式與報名報考方法
上述兩個專業面向我省農村開考。根據專業培養目標要求及專業課程設置特點,由華南農業大學負責助學輔導及實踐課程考核的組織工作。
考生報名報考時按照省考委規定的報名報考時間及要求,由華南農業大學設置的助學點在其所在地的市、縣(區)自學考試辦公室辦理集體報名報考手續。各市自學考試辦公室不直接接受考生個人報名報考。
五、考試的組織
全國考委負責審批專業考試計劃;編制全國統一命題課程的考試大綱;組織編寫全國統一命題課程的考試教材;組織全國統一命題課程的命題以及做好考試時間安排。
省考委負責公布專業考試計劃;組織編制省命題課程的考試大綱和教材;組織省命題課程的命題并做好考試時間安排;統一組織全省的考試和評卷;管理考籍;頒發課程合格證書和畢業證書;指導和監督助學等各項工作。
各市考委負責組織報名報考,組織考試實施,協助考籍管理,協助指導和監督助學等工作。
華南農業大學在省考委的指導下,開展宣傳和發動、助學活動;參與命題和評卷工作;組織實踐課程的考核;在畢業證書上副署。華南農業大學要堅持辦考與辦學、命題與輔導分離的原則,有關課程的命題教師不得參與該課程的助學輔導。
六、專業考試課程及考試時間安排
財務會計與審計專業(獨立本科段)和鄉鎮區域發展專業(獨立本科段)課程設置見附件。財務會計與審計專業(獨立本科段)和鄉鎮區域發展專業(獨立本科段)每年開考4次,考試時間定在每年1月、4月、7月和10月,4月和10月的考試不接受新生報名。全國統考課程由全國考委統一安排考試,省統考課程由省考委統一安排考試。首次開考時間為2006年7月,考試課程安排由省考委統一公布。
附件一: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財務會計與審計專業(獨立本科段)考試計劃
附件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鄉鎮區域發展專業(獨立本科段)考試計劃
附件三:2006年7月和10月廣東省自學考試財務會計與審計專業(獨立本科段)和鄉鎮區域發展專業(獨立本科段)開考課程考試時間安排
附件一: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財務會計與審計專業(獨立本科段)考試計劃
一、指導思想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我國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對社會自學者進行的以學歷考試為主的高等教育國家考試,是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國家考試相結合的一種教育形式。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農村城鎮化和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廣東的農村需要大量的經營管理人才。財務會計與審計(獨立本科段)專業是為適應我省農村經濟發展對財會審計人才的迫切需要而設立的,是經濟學與管理學的交叉學科。財務會計與審計(獨立本科段)專業自學考試的培養目標,與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要求基本相當,更側重考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訓練,以適應實踐工作的需要。
二、學歷層次和規格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財務會計與審計專業(獨立本科段)為高等教育本科層次。其專業培養規格在總體上與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水平相一致,專業考試課程不少于14門,總學分不低于70學分,同時,根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特點,注意考核考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專業課程采用學分計算,各門筆試課程考試采用百分制計分,60分為及格。凡單科考試成績及格者,發給單科合格證書,同時取得該課程規定的學分;參加了考試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考試并合格,總學分不低于70學分,思想品德經鑒定合格者,發給本專業自學考試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國家承認本科學歷。取得本科畢業證書的考生,符合相應學位條件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規定,由華南農業大學授予學士學位。
三、培養目標與基本要求
本專業培養農村經濟發展中迫切需要的從事財會審計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本專業要求自學者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樹立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遵守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在業務學習方面要求掌握財務會計和審計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較強的財務會計和審計能力。
四、考試課程與學分(專業代碼:B020157)
類型 序號 |
課程代碼 |
課程名稱 |
學分 |
類型 |
考試方式 |
001* |
0004 |
毛澤東思想概論 |
2 |
必考 |
筆試 |
002* |
0005 |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
3 |
必考 |
筆試 |
003 |
6270 |
技術經濟學 |
4 |
必考 |
筆試 |
004* |
0107 |
現代管理學 |
6 |
必考 |
筆試 |
005* |
0043 |
經濟法概論(財經類) |
4 |
必考 |
筆試 |
006 |
4531 |
微觀經濟學 |
6 |
必考 |
筆試 |
007 |
0974 |
統計學原理 |
4 |
必考 |
筆試 |
008 |
6069 |
審計學原理 |
4 |
必考 |
筆試 |
009* |
0061 |
國家稅收 |
6 |
必考 |
筆試 |
010 |
4532 |
財務會計專題 |
5 |
必考 |
筆試 |
011* |
0155 |
中級財務會計 |
8 |
必考 |
筆試 |
012 |
4533 |
管理與成本會計 |
4 |
必考 |
筆試 |
013 |
6999 |
畢業論文(不計學分) |
|
必考 |
實踐考核 |
101* |
0015 |
英語(二) |
14 |
選考 |
筆試 |
102 |
3702 |
會計制度設計與比較 |
5 |
選考 |
筆試 |
103* |
0070 |
政府與事業單位會計 |
4 |
選考 |
筆試 |
104 |
3703 |
國際會計與審計準則 |
5 |
選考 |
筆試 |
201 |
4534 |
財政與農村金融 |
6 |
加考 |
筆試 |
202* |
0067 |
財務管理學 |
6 |
加考 |
筆試 |
203* |
0041 |
基礎會計學 |
5 |
加考 |
筆試 |
204* |
0160 |
審計學 |
4 |
加考 |
筆試 |
畢業要求:不少于14門課程,且不低于70學分。
課程設置:必考課13門56學分,選考課4門28學分。加考課4門21學分。
說明:1、類型序號帶“*”的課程均使用全國考委組編的大綱、教材,參加全國統一命題考試。
2、選考課至少要求獲得14學分,不選考101的考生須選考102?D104.
3、本專業僅接受國家承認學歷的專科(或以上)畢業生報考。農村財會與審計、會計、財務管理、會計電算化、財稅、金融、國際貿易、工商企業管理等專業專科畢業生,可直接報考本專業;其他專業考生報考本專業,須加考201?D204四門課程;
五、課程說明與指定用書
1、毛澤東思想概論(課程說明略,按全國考委統一要求執行。)
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課程說明略,按全國考委統一要求執行。)
3、技術經濟學
側重于資源配置效率的分析,主要介紹生產函數理論、邊際平衡原理(投入產出分析)、邊際替代原理(要素組合分析)、邊際收益均等原理(產品組合分析)等內容。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考生可以掌握《高等數學》中的絕大部分內容,尤其是微積分知識,并富有實踐性。
4、現代管理學(課程說明略,按全國考委統一要求執行。)
5、經濟法概論(財經類)(課程說明略,按全國考委統一要求執行。)
6、微觀經濟學
是一門研究市場經濟體制運行方式及規律的社會科學,通過對消費者(居民戶)和生產者(廠商)行為的分析來說明市場經濟運行規律,即說明市場機制是如何調節經濟的。微觀經濟學是整個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基礎,是學習經濟科學的起點。通過學習該課程,要求考生掌握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原理和方法,為探討現實經濟問題及財會審計專業課程的學習提供廣泛的經濟學基礎知識。
7、統計學原理
統計學是對事物數量特征進行認識的方法體系。它對客觀事物進行準確、翔實地觀察,必然要涉及“怎樣觀察”的系列定義與規范,這些定義與規范是符合邏輯和一般規律的。統計學又依托于數學,是對抽象化、符號化數學知識的消化與運用。
8、審計學原理
是財務會計與審計專業的一門主干專業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要求掌握審計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能勝任國家審計、內部審計和民間審計工作或配合審計機構對本單位的審查。該課程全面介紹各類審計準則、及國家內部與民間審計的應用性理論。
9、國家稅收(課程說明略,按全國考委統一要求執行。)
10、財務會計專題
財務會計專題主要是對企業發生的常規經濟業務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但大型企業和集團公司,有許多專題性和非常規業務事項發生,需要進行處理。本課程就是要求學生掌握合并會計報表、所得稅會計事項、外幣業務、總分店會計、物價變動會計等復雜性、專題性會計事項的理論和處理方法。
11、中級財務會計(課程說明略,按全國考委統一要求執行。)
12、管理與成本會計
本課程主要對管理與成本會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做了比較系統的闡述,包括成本會計的品種法、分批法與分步法、成本性態分析、變動成本法、本量利分析法、預測分析、經營決策、長期投資決策、全面預算、標準成本法、責任會計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考生能靈活運用管理與成本會計的各種方法為企業的內部管理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
13、畢業論文
本課程為實踐考核。凡參加該專業自學考試的學員,必須寫作和完成一篇該專業的畢業論文,以檢查考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檢驗考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完成畢業論文或畢業論文不及格者,不得畢業。
14、英語(二)(課程說明略,按全國考委統一要求執行。)
15、會計制度設計與比較
本課程由會計制度設計與會計制度比較兩大部分內容組成。會計制度設計是以會計準則為依據,用系統控制的技術和方法,把一個單位的會計組織機構、會計核算報告和會計業務處理程序規范化、文件化,以便據此指導和處理會計工作的過程;會計制度比較就是尋找各行業會計制度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探尋其形成原因。這門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會計組織機構的設計、會計業務處理程序設計、貨幣資金與往來款項核算與管理比較、存貨核算與管理體系比較、收入核算與管理體系比較、成本費用核算管理體系等。
16、政府與事業單位會計(課程說明略,按全國考委統一要求執行。)
17、國際會計與審計準則
本課程由國際會計準則與國際審計準則兩大部分內容組成。主要內容包括:國際會計準則和中國會計準則的比較、會計環境和會計協調、國際審計準則與中國審計準則比較、會計理論與實務的國際比較等。
18、財政與農村金融
財政和農村金融都是國家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通過對該課程的學習,要求考生掌握財政、稅收、國債、國家預算、農村金融及其組織體系、農村金融業務、金融市場、財政金融宏觀調控等各方面的基礎理論和業務知識。
19、財務管理學(課程說明略,按全國考委統一要求執行。)
20、基礎會計學 (課程說明略,按全國考委統一要求執行。)
21、審計學(課程說明略,按全國考委統一要求執行。)
本專業課程使用教材一覽表
課程代碼 |
課程名稱 |
教材名稱 |
編著者 |
出版社及版次 |
0004 |
毛澤東思想概論 |
毛澤東思想概論 |
羅正楷 |
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9年版 |
0005 |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
衛興華 |
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9年版 |
0015 |
英語(二) |
大學英語自學教程(下冊) |
高遠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
6270 |
技術經濟學 |
農業技術經濟學 |
牛寶俊 |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一版 |
0107 |
現代管理學 |
現代管理學 |
劉熙瑞、 張康之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
0043 |
經濟法概論(財經類) |
經濟法概論(財經類) |
劉文華 |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年版 |
4531 |
微觀經濟學 |
微觀經濟學 |
咸春龍 |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一版 |
0974 |
統計學原理 |
統計學原理 |
范文正、林洪 |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一版 |
6069 |
審計學原理 |
現代審計學 |
李敏 |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年9月一版 |
0061 |
國家稅收 |
國家稅收 |
郝如玉 |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年版 |
4532 |
財務會計專題 |
高級財務會計 |
王維祝、謝瑞峰、郭繼宏 |
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年9月一版 |
0155 |
中級財務會計 |
中級財務會計 |
楊金觀 |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年版 |
4533 |
管理與成本會計 |
成本管理會計學 |
楊修發、 朱啟明 |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一版 |
4534 |
財政與農村金融 |
財政與農村金融(第二版) |
鄒帆 |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年4月二版 |
0067 |
財務管理學 |
財務管理學 |
王慶成、 李相國 |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9年版 |
0041 |
基礎會計學 |
基礎會計學 |
王俊生 |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年版 |
0160 |
審計學 |
審計學 |
周勤業 |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年版 |
0071 |
社會保障概論 |
社會保障學 |
李曉林、 王緒瑾 |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7年版 |
0070 |
政府與事業 單位會計 |
政府與事業 單位會計 |
林萬祥、 曹鐘候 |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年版 |
0158 |
資產評估 |
資產評估 |
劉玉平 |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年版 |
附件二: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鄉鎮區域發展專業(獨立本科段)考試計劃
一、指導思想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我國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對社會自學者進行的以學歷考試為主的高等教育國家考試,是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和國家考試相結合的一種教育形式。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我國社會主義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鄉鎮區域發展專業(獨立本科段)為滿足新時期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區域化經濟特點對區域化發展和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通過對在鄉鎮企業、政府及事業單位和教育科研機構中從事區域經濟規劃與設計、推廣與發展、經營與管理、教學與科研等工作的管理人員加強鄉村區域發展和區域經濟分析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教育,加強區域發展和管理、農業資源綜合利用、農村發展調查分析、評價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培養從事鄉鎮區域發展的經濟分析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二、學歷的層次和規格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鄉鎮區域發展專業(獨立本科段)為高等教育本科層次。其專業培養規格在總體上與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水平相一致,專業考試課程不少于15門,總學分不低于75學分。同時,根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特點,注意考核考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專業課程采用學分計算,各門筆試課程考試采用百分制計分,60分為及格。凡單科考試成績及格者,發給單科合格證書,同時取得該課程規定的學分;參加考試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考試并合格,總學分累計達到75學分以上,思想品德經鑒定合格者,發給本專業自學考試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國家承認本科學歷。取得本科畢業證書的考生,符合相應學位條件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規定,由華南農業大學授予學士學位。
三、培養目標與基本要求
本專業培養在鄉鎮企業、政府及事業單位和教育科研機構等從事區域經濟規劃與設計、推廣與發展、經營與管理、教學與科研等工作的高級復合型管理人才。
本專業要求自學者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樹立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遵守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在業務學習方面要求通過對區域發展和管理、農業區劃與布局、鄉鎮經濟發展調查與分析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培養從事鄉鎮區域發展的經濟分析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四、考試課程與學分(專業代碼:B090624)
類型 序號 |
課程代碼 |
課程名稱 |
學分 |
類型 |
考試方式 |
001* |
0004 |
毛澤東思想概論 |
2 |
必考 |
筆試 |
002* |
0005 |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
3 |
必考 |
筆試 |
003 |
6215 |
農業生態學 |
4 |
必考 |
筆試 |
004 |
7089 |
區域經濟學 |
5 |
必考 |
筆試 |
005 |
0287 |
發展社會學 |
4 |
必考 |
筆試 |
006 |
4535 |
鄉鎮經濟發展調查與分析 |
4 |
必考 |
筆試 |
007* |
3164 |
環境科學概論 |
6 |
必考 |
筆試 |
008 |
4536 |
環境質量分析與評價 |
4 |
必考 |
筆試 |
009 |
5162 |
區域可持續發展 |
6 |
必考 |
筆試 |
010 |
4537 |
小城鎮發展與規劃 |
6 |
必考 |
筆試 |
011 |
4538 |
區域經濟管理學 |
6 |
必考 |
筆試 |
012 |
4539 |
農業區劃與布局 |
5 |
必考 |
筆試 |
013 |
0136 |
農業企業管理 |
6 |
必考 |
筆試 |
014 |
6999 |
畢業論文(不計學分) |
|
必考 |
實踐考核 |
101* |
0015 |
英語(二) |
14 |
選考 |
筆試 |
102 |
4540 |
寫作基礎與應用 |
6 |
選考 |
筆試 |
103* |
2678 |
農業推廣學 |
6 |
選考 |
筆試 |
104 |
6187 |
農業概論 |
6 |
選考 |
筆試 |
畢業要求:不少于15門課程,且不低于75學分。
課程設置:必考課14門61學分,選考課4門32學分。
說明:1、類型序號帶“*”的課程均使用全國考委組編的大綱、教材,參加全國統一命題考試。
2、選考課至少要求獲得14學分,不選考101的考生須選考102?D104.
3、本專業僅接受國家承認學歷的專科(或以上)畢業生報考。
五、課程說明與指定用書
1、毛澤東思想概論(課程說明略,按全國考委統一要求執行。)
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課程說明略,按全國考委統一要求執行。)
3、農業生態學
主要研究農業生態系統的學科,學生掌握農業生態學,一方面要掌握現代生態學理論和系統分析方法,從物質、能量運轉的本質上來認識、解析農業的組成、結構、功能等,另一方面是要以農業生態系統為武器來探索、解決在特定條件下的農業問題,以推動、設計農業的發展。
4. 區域經濟學
系統介紹區域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問題,依次闡述了區域經濟發展中的經濟區劃、產業布局、集聚經濟、區域產業組織、區域經濟發展理論與發展模式、區域協調發展理論、特色發展理論、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區域經濟發展與人口、區域城鎮布局、區域分工合作與一體化、區域國土資源開發規劃與區域發展規劃編制等理論與實踐問題。
5. 發展社會學
發展社會學從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對照和關聯中,介紹發展中國家現代化和社會發展的特點、條件及對策。主要講述:造成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在發展程度上的差距的原因;發達國家的存在或先發展對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和社會發展的影響;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和社會發展在初始條件及其過程上的特點;各發展中國家之間現代化和社會發展的不同特點及對策。
6、鄉鎮經濟發展調查與分析
社會經濟發展調查是針對從事社會活動和經濟活動時產生和需要的信息進行系統搜集的活動和過程,這種活動和過程有助于進行或改進人們的決策行為,糾正人們主觀認知上存在的偏差,從而有利于人們找到實現目標的正確途徑和手段。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學生要比較系統的了解社會經濟調查的基本理論,掌握社會經濟調查的基本方法,同時,結合各自的鄉鎮工作實際特點,邊學習,邊操作,用理論指導實踐、通過實踐檢驗和更好的學習、掌握理論,得較好的學習價值和學習效益。
7、環境科學概論(課程說明略,按全國考委統一要求執行。)
8、環境質量分析與評價
主要從環境質量這一基本概念出發,重點介紹環境質量評價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遵循環境價值論的基本原理,探討環境質量與人類社會行為間的價值關系,評價人類經濟活動和發展對環境質量的影響以及環境質量變化對人類社會行為、生存與發展的影響。本課程系統地介紹了環境質量評價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內容包括:緒論;環境質量與環境標準;污染源調查與評價;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噪聲環境和生態環境質量評價分析與評價;環境風險評價等。
9、區域可持續發展
主要介紹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確立,可持續發展的評價,產業結構調整與可持續發展,區域自然資源利用與可持續發展的一些理論和研究實踐的應用。
10、小城鎮發展與規劃
主要介紹城鎮起源、體系,中國城鎮化發展歷程,小城鎮分類、特點、地位,小城鎮發展模式與發展方向、建設目標與實施對策,小城鎮規劃標準體系與主要規劃標準技術指標等。
11、區域經濟管理學
本書從區域經濟系統描述入手,依次就區域經濟發展、區域經濟聯系和區域經濟管理的各有關范疇、原理和實際問題展開論述。
12、農業區劃與布局
介紹農業區劃與布局的基本原理與方法;農業區劃與布局的優化的原則;農業區劃與布局的可持續發展。
13、農業企業管理
主要介紹農業企業的概念與特征、類型與形勢、作用與社會責任,現代企業制度,企業管理的發展趨勢,農業企業組織結構、生產過程管理,企業營銷管理,農業企業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文化等。
14、畢業論文
本課程為實踐考核。凡參加該專業自學考試的學員,必須寫作和完成一篇該專業的畢業論文,以檢查考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檢驗考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完成畢業論文或畢業論文不及格者,不得畢業。
15、英語(二)(課程說明略,按全國考委統一要求執行。)
16、寫作基礎與應用
主要介紹寫作的性質與功能,內容和體例,立意與選材,思路與結構,敘述,描寫,說明,抒情,議論以及表現手法,提綱與修改,寫作的語體等基礎理論知識,熟悉實際應用寫作常用的九類應用問題。
17、農業推廣學(課程說明略,按全國考委統一要求執行。)
18、農業概論
介紹農學的基本概念,農學的性質和特點,作物生產的地位與作用,作物生產的發展趨勢。作物品種、良種、引種、育種等方面的概念,良種在生產中的作用,育種程序、作物育種的主要方法,種子產業化的步驟。
本專業課程使用教材一覽表
課程代碼 |
課程名稱 |
教材名稱 |
編著者 |
出版社及版次 |
0004 |
毛澤東思想概論 |
毛澤東思想概論 |
羅正楷 |
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9年版 |
0005 |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
衛興華 |
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9年版 |
0015 |
英語(二) |
大學英語自學教程(下冊) |
高遠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
6215 |
農業生態學 |
農業生態學 |
駱世明 |
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年3月一版 |
7089 |
區域經濟學 |
區域經濟學 |
丁四保等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一版 |
0287 |
發展社會學 |
發展社會學 |
吳忠民、劉祖云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一版 |
4535 |
鄉鎮經濟發展調查與分析 |
待定 |
|
|
3164 |
環境科學概論 |
環境科學概論 |
李玉文 |
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
4536 |
環境質量分析與評價 |
待定 |
|
|
5162 |
區域可持續發展 |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
錢易、唐孝炎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一版 |
4537 |
小城鎮發展與規劃 |
小城鎮發展與規劃概論 |
湯銘潭等 |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年7月一版 |
4538 |
區域經濟管理學 |
區域經濟管理學 |
杜肯堂、戴士根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一版 |
4539 |
農業區劃與布局 |
農業區劃與布局 |
黎華壽 |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一版 |
0136 |
農業企業管理 |
農業企業管理 |
陳建軍、梁計南 |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一版 |
4540 |
寫作基礎與應用 |
寫作基礎與應用 |
黃新榮 |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二版 |
2678 |
農業推廣學 |
農業推廣學 |
許無懼 |
經濟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 |
6187 |
農業概論 |
農學概論 |
梁秀蘭、陳建軍、梁計南 |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一版 |
湛江達德教育培訓中心
2007-0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