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統一命題考試
語言學概論試卷(課程代碼:0541)
第一部分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6小題,每小題1分,共26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 下面各項中表述正確的是
A、任何一種語言始終都有自已的書面語
B、任何一種語言的書面語都只能在口語的基礎上產生
C、書面語是口語的忠實記錄
D、研究語言應首先研究書面語
2、 語言的客觀存在形式首先表現為
A、口語 B、書面語 C、體態語 D、手勢語
3、 語言的各子系統中體現系統性最強的是
A、語匯系統 B、語義系統 C、語法系統D、語音系統
4、 下列都是圓唇元音的是
A、[ey] B、[yu] C、[εα] D、[eε]
5、 下列輔音部位相同的一組是
A、[pt]B、[mn]C、[hg]D、[kx]
6、 爸[pA]+ 爸[pA]讀成爸爸[pApē]這種音變現象是
A、同化B、異化C、弱化D、脫落
7、 聲帶是發音的
A、動力源B、發音體C、共鳴腔D、送氣通道
8、 根據頻率比例關系的不同,聲音可以分為
A、基音與陪音B、樂音與噪音C、清音與濁音D、元音與輔音
9、 普通話音節zang[tsαη]包含
A、3個音位B、4個音位C、5個音位D、6個音位
10、普通話把[p][b]合并為一個音位,決定因素是語音的
A、物理屬性B、生理屬性C、心理屬性D、社會屬性
11、“天下烏鴉一般黑”屬于語匯中的
A、慣用語B、成語C、諺語D、歇后語
12、下列外來詞中屬于半音譯半意譯的是
A、卡車B、新西蘭C、可口可樂D、撲克
13、“徘徊”一詞的構造方式是
A、直接成詞B、變形成詞C、復合構詞D、派生構詞
14、下列語素中屬于自同語素的是
A、筆B、呢C、民D、式
15、下面各項中屬于語法形式中詞法手段的是
A、詞形變化、虛詞 B、詞的重疊、輔助詞
C、詞的重疊、詞的輕重音 D、虛詞不達意、輔助詞
16、下面各項中屬于語法意義中句法范疇的是
A、類別范疇、“格”范疇 B、“數”范疇、“人際范疇
C、類別范疇、“體”范疇 D、“數”范疇、“格”范疇
17、下面各項中屬于體詞屬性范疇的是
A、“格”范疇、“態”范疇 B、“數”范疇“人稱”范疇
C、“性”范疇、“體”范疇 D、“數”范疇、“格”范疇
18、下面各項中屬于介詞詞組的是
A、on the table 以人民的名義 B、to write on the wall 在家看書
C、to a certain extent 跟我來 D、to my mind把這個問題先放一下
19、“他喝啤酒喝醉了”定“醉”的語義指向是
A、他 B、喝 C、啤酒 D、喝啤酒
20、下列詞語中具有書面語色彩的是
A、腦袋 B、放 C、歇 D、休憩
21、下列各項中含降級述謂結構的是
A、你去比較好 B、他希望去 C、河水很深 D、頭腦清醒的人
22、與“母親、兒子、女兒”相比較,“父親”所包含的義素可以分析為
A、[+親屬+直系-長輩-男性] B、[+親屬+直系-長輩+男性]
C、[+親屬+直系+長輩+男性] D、[+親屬+直系+長輩-男性
23、下列詞語中屬于社會方言的是
A、洗澡 B、沐浴 C、凈身 D、沖涼
24、下列語言中,屬于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的是
A、法語 B、俄語 C、英語 D、西班牙語
25、認為兒童語言獲得過程中既有遺傳機制的作用,又有語言環境的作用,或者說二者是相互作用的理論是
A、天賦說 B、模仿說 C、強化說 D、認知說
26、學外語時同于不會而造成的錯誤,屬于
A、系統錯誤 B、系統前錯誤 C、系統后錯誤 D、不能容忍的錯誤
二、 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個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7、下面各項中表述正確的是
A、語言是人類交際的唯一工具 B、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
C、語言是人們言語活動的總和 D、語言是約定俗成的音義結合的符號系統E語言是人們言語活動的總和
28、音位是
A、從社會功能的角度劃分的單位 B、從音質的角度劃分的單位 C、最小的語音單位 D、最小的音義結合單位E有區別意義作用的語音單位
29、“去的人”中的“的”屬于
A、成詞語素B、自由語素C、定位語素D、虛義語素E、不自由語素
30、下列各項中屬于同義詞的是
A、樹一樟樹 B、衣服一襯衣 C、房子一房間 D、公尺一米 E、團結一勾結
31、中國各民族語言所屬的語系有
A、漢藏語系 B、印歐語系 C、高加索語系 D、阿爾泰語系 E、閃含語系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64)
三、 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四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每一名詞解釋都需舉例)
32、義素
33、應用語言學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36、舉例說明音位為什么總是屬于特定的語言或方言。
37、舉例說明文字改革的類型。
38、試說明語言在認知活動中的作用。
五、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39、從語言分類的角度看,下列各組詞中有一個與其他三個不同,請挑出來并說明理由。
A 函數、河流、太陽、房屋
B環境、回答、崎嶇、建設
C背心、襯衣、風衣、夾克
40、指明下面語言片段的不同意思并做不同的層次分析(分析到詞為止)
許多孩子種的花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41小題10分,第42小題8分,共18分)
41、舉例說明言語接觸可能產生的結果
42、為什么說詞和句子是語法結構中最重要的兩個單位?
答案
一、 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6小題,每小題1分,共26分)
1.B2.A3.D4.B5.D6.C7.B8.B9.B10.D11.C12.B13.A14.A15.C16.C17.D18.A19.A20.D21.D22.C23.C24C25.D26.B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27.BCD28.ACE29.ACED.30.DE31.ABD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1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32、要點一:語言符號是指根據社會的約定俗成使用某種特定的物質實體,即聲音,來表示某種特定意義而形成的聲音與意義的結合體。
要點二:如現代漢語普通話中的“ren”表示“人”
33、通過分析詞的義項而得到的詞義的語義特征叫“義素”。義素也叫“語義成分”“語義原子”
要點二:如與“弟弟,姐姐,妹妹”對比,對“哥哥”的義項做進一步的分板,可以得出“哥哥”的義素:[+同胞]、[+男性]、[+年長]。
34、要點一:詞類的詞在語法上的分類,指可以替換出現在語法結構某些共同組合位置上的詞的類,即具有聚合關系的詞的類。
要點二:如“木頭桌子”中“木頭”的位置可以“石頭、水泥”等詞替換;還可以說“一塊石頭、一包水泥、一根木頭”;卻不能說“不石頭、很石頭;不水泥、很水泥;不木頭、很木頭”等。我們根據這些把“木頭、石頭、水泥”等歸入名詞。
35、要點一:研究語言學應用問題的語言學分支學科叫做應用語言學。對應用語言學有廣義與狹義的理解。
要點二:把側重語言學理論和成果的實際應用的學科叫做廣義的應用語言學,如計算語言學、神經語言學、病理語言學等。
要點三:把語言學的理論和成果運用到語言教學,尤其是第二語言教學的學科叫做狹義的應用語言學。如我國正在開展的對外漢語教學,英語等外語教學的研究學科。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36、要點一:每種語言或方言的音位都形成一個具有自已特點而不同于其他語言或方言的系統。處于不同系統中的音位是各不相同的,不同的系統里有不同的音素,因而有不同的音位。舉例(略)
要點二:相同的音素在不同的系統中所起的作用不一定相同,因而不同的語言或方言表面上相同的實際上并不能對等。
37、要點一:整個文字類型和字符類型不為,只對正字法的個別規則和個別字符進行調整。
要點二:文字類型不變,但字符類型變了。
要點三:整個文字類型和字符類型都變了。
38、要點一:語言可以幫助完成人的認知過程。
要點二:語言可以儲存人的認知成果。
要點三:語言可以發展人的認知能力。
五、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39、1.A組中的“函數”屬專用語匯中的數學術語,而其它三個詞屬于通用語匯。
2.B組中的“崎嶇”屬單純詞,而其他三個詞屬于合成詞。
3.C組中的“夾克”是外來詞,而其他三個詞不是外來詞。
40、一個意思是“這許許多多的花都是孩子種的”。另一個意思是“這花是許多孩子一起種的”。
六、論述題。
41、要點一:語言接觸有不同的類型,會產生不同的結果,語言成分的借用與吸收、雙語現象、語言的轉用、語方的混合等,都是語言互相接觸的結果。
要點二:語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最為突出的是詞語的借用,此外還有音位及音位組合形式的借用和語法的借用。
要點三:說不同民族語言的不同民族的接觸可能導致出現語言轉用。
要點四:說不同民族語言的不同民族的接觸可能導致出現語言轉用。
要點五:說不同民族語言的不同民族的接觸可能導致出現洋涇浜語或克里奧耳語等語言混合現象。
42、要點一:詞和句子都既是基本單位,又是最終單位,它們可以把各種語法單位聯系起來。
要點二:語言中有語素、詞、詞組、句子和句組五種語法單位(加上語素組就是六種),其中好象語素最小,句組最大。其實嚴格說,語素只是構詞的基本單位,而詞則是造句的基本單位,句子則是表達的基本單位。
要點三:從另一個角度說,語素或語素組可以形成詞,所以詞又是構詞的最終單位,詞或詞組可以形成句子,所以句子又是造句的最終單位。
要點四:這樣從構詞和造句看,詞的既是構詞的最終單位,又是造句的基本單位,從造句和表達看,句子就既是造句的最終單位,同時又是表達的基本單位。
要點五:可以說詞和句子是既能聯系低一級單位又能單位又既聯系同級單位的語法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