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2006年4月《刑法學》試題 |
|
發布時間:2006/5/29
發布地區:達德教育
信息來源:www.www888papa.com
|
|
全國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刑法學試題 課程代碼:0024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我國刑法的目的是( 。 A.懲罰犯罪,保護人民 B.保護人民 C.預防犯罪 D.懲罰犯罪 2.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之一是( 。 A.懲罰與教育改造相結合的原則 B.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 C.懲辦與寬大相結合的原則 D.主客觀相統一的原則 3.我國刑法規定,對于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其解決的途徑是 ( ) A.通過外交途徑 B.通過國際法院 C.通過國際條約 D.通過刑事訴訟 4.犯罪最基本的特征是( 。 A.刑事違法性 B.應受刑罰懲罰性 C.社會危害性 D.階級性 5.根據我國刑法規定,承擔刑事責任的最低年齡是( 。 A.12周歲 B.14周歲 C.16周歲 D.18周歲 6.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對共同犯罪中的從犯( 。 A.可以從重處罰 B.應當從重處罰 C.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D.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7.下列可行使特殊防衛權的情形是( 。 A.正在實施賭博罪 B.正在實施搶奪罪 C.正在盜竊巨額財產 D.正在進行暴力綁架 8.我國刑法規定的刑罰方法一共有( 。 A.5種 B.7種 C.8種 D.9種 9.我國刑法規定,對于判決宣告以后,刑罰執行完畢以前又犯新罪的,采取的并罰方法是 ( 。 A.先減后并 B.先并后減 C.限制加重 D.并科 10.我國刑法規定,在追訴期限內又犯罪的,前罪的追訴期限從犯后罪之日起計算,這在刑法理論上稱為( ) A.時效繼續 B.時效延長 C.時效阻斷 D.時效中斷 11.在刑法條文中指明要參照其他法律、法規中的規定,來確定某一犯罪的構成特征的是 ( 。 A.簡單罪狀 B.敘明罪狀 C.空白罪狀 D.引證罪狀 12.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為敵人指示轟擊目標的行為構成( ) A.間諜罪 B.資敵罪 C.資助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活動罪 D.投敵叛變罪 13.放火罪與失火罪區別的關鍵在于( 。 A.犯罪客體不同 B.犯罪客觀要件不同 C.犯罪主體不同 D.犯罪主觀要件不同 14.假冒注冊商標罪與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的主要區別是( 。 A.主觀目的不同 B.客觀方面不同 C.犯罪客體不同 D.犯罪主體不同 l5.侮辱罪與誹謗罪最主要的區別是( 。 A.主觀目的不同 B.犯罪主體不同 C.犯罪客體不同 D.客觀方面不同 16.侵占罪與職務侵占罪的區別除了犯罪主體不同、犯罪客觀方面不同外,還有( 。 A.犯罪客體不同 B.罪過形式不同 C.犯罪對象不同 D.主觀目的不同 17.招搖撞騙罪的行為人在客觀方面必須是使用了特定的欺騙方法,這種欺騙方法是假冒 ( 。 A.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 B.公司、企業的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 C.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 D.社會名人 l8.戰時拒絕、逃避征召、軍事訓練罪的犯罪主體是( 。 A.現役軍人 B.預備役人員 C.轉業軍人 D.軍人和預備役人員 19.貪污賄賂罪與侵犯財產罪的關鍵區別在于( ) A.犯罪對象不同 B.犯罪主體不同 C.罪過形式不同 D.是否利用職務便利 20.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體只能是( ) A.國家工作人員 B.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C.司法工作人員 D.行政執法人員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個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對于解決刑法的空間效力問題,各國刑法采用的原則有( 。 A.屬地原則 B.屬人原則 C.并科原則 D.保護原則 E.普遍原則 22.根據我國刑法規定,任何犯罪成立都必須具備的構成要件包括( 。 A.犯罪結果 B.犯罪主體 C.犯罪客體 D.犯罪客觀方面 E.犯罪主觀方面 23.下列屬于對象認識錯誤的是( ) A.誤人為獸而殺之 B.誤獸為人而殺之 C.誤張三為李四而殺之
D.誤把白糖當砒霜殺人 E.誤把砒霜當白糖致人死亡 24.我國刑法規定,對于累犯( 。 A.不得減刑 B.不得假釋 C.應當加重處罰 D.不得適用緩刑 E.應當從重處罰 25.聚眾沖擊軍事禁區罪與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主要區別是( 。 A.犯罪主體不同 B.罪過形式不同 C.犯罪的地點不同 D .犯罪手段不同 E.侵犯的直接客體不同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26.刑法的溯及力 27.刑事責任能力 28.刑罰 29.抗稅罪 四、判斷說明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誤,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錯誤的打“×”,并說明其正確或錯誤的理由。 30.在沒有造成任何危害結果的情況下,也可能構成犯罪。( 。 31.判處犯罪分子無期徒刑就意味著犯罪分子必定要終身服刑。( 。 32.對于利用暴力、脅迫等手段,故意逼迫他人自殺的,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 。 33.國家工作人員只要不是直接利用本人的職權,而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就不構成受賄罪。( 。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34.簡述教唆犯的處罰原則。 35.一般自首的概念和條件是什么? 36.重大責任事故罪與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六、論述題(本大題14分) 37.試論正當防衛與緊急避險的區別。 七、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0分) 38.被告人張某,男,系某國有商業銀行行長。1999年2月,張某準備為自己的兒子購買一套商品房,由于缺少資金,便以工作需要為由,從本單位取出公款30萬元,以備購房時使用。其間,張某一直將該筆公款放于自己辦公室的保險柜內。其后,由于種種原因,房子沒有買成,張某于同年12月將該公款退還本單位。后案發。 問:對于張某的行為應如何定罪?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