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2006年4月《法理學》試題 |
|
發布時間:2006/5/29
發布地區:達德教育
信息來源:www.www888papa.com
|
|
全國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法理學》試題 課程代碼:05677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我國婚姻法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輔助的義務。”這里的“父母”和“子女”都應作( ) A.限制解釋 B.擴充解釋 C.字面解釋 D.正式解釋 2.“在法律適用的過程中,法律規范是大前提,案件事實是小前提,結論就是判決。”這種推理是( ) A.演繹推理 B.歸納推理 C.類比推理 D.邏輯推理 3.當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對法律的解釋有原則性的分歧時,最終的解釋和決定權屬于(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最高人民法院 C.全國人大主席團 D.全國人大常委會 4.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普通法法系和民法法系在法律解釋方面都趨向于法律的( ) A.嚴格解釋 B.自由解釋 C.歷史解釋 D.邏輯解釋 5.由于違法行為、違約行為或者因為法律規定而應承受的某種不利的法律后果,被稱為( ) A.法律義務 B.法律責任 C.法律事件 D.法律后果 6.關于刑事責任的正確表述是( ) A.刑事責任應當罪刑法定 B.刑事責任是一種救濟責任 C.刑事責任可以協商解決 D.刑事責任是一種財產責任 7.調整縱向與橫向結合的社會關系的法是( ) A.產品質量法 B.破產法 C.物權法 D.治安處罰法 8.公民從出生起到死亡止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能力被稱為( ) A.行為能力 B.權利能力 C.法律事實 D.法律責任 9.以權利是否可以轉移為標準,人格權和人身權是( ) A.專屬權 B.可轉移權 C.救濟權 D.對人權 10.東方紅劇場與某演員約定,由該演員某一天在該劇場演出。該演員所承擔的義務是( ) A.可轉移的義務 B.從義務 C.專屬義務 D.公義務 11.法律對什么人、什么事、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時間具有約束力的問題是指( ) A.非規范性法律的效力 B.狹義的法律效力 C.廣義的法律效力 D.法律的實效 12.劃分部門法的首要標準是( ) A.法律調整的機制 B.法律調整社會關系的種類 C.法律調整的主觀性 D.法律調整的客觀性 13.從立法程序三個階段看,法律解釋屬于( ) A.法律完備階段 B.立法準備階段 C.法的形成階段 D.法律公布階段 14.法制統一原則應當首先堅持的是( ) A.下位法服從上位法原則 B.法律規定互不沖突原則 C.特別法優于一般法原則 D.合憲性原則 15.衡平法存在于我國的( ) A.臺灣地區 B.澳門地區 C.香港地區 D.臺灣和香港地區 16.國務院發布的規范性的決定和命令的法律地位和效力( ) A.等同于行政法規 B.等同于行政規章 C.高于行政法規 D.低于行政法規 17.“公法是關于羅馬國家的法律,私法是關于個人利益的法律。”提出該觀點的法學家是( ) A.烏爾比安 B.帕比尼安 C.保羅 D.伊納留斯 18.立法體制是( ) A.立法行為的準則 B.國家機關立法權限劃分制度 C.立法活動運行制度 D.立法活動的步驟和方式 19.我國古代法家主張的法治實質上是( ) A.專制 B.共和政制 C.德治 D.法律至上 20.在法律的適用中,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道德準則和法律準則可以同時被適用 B.法律的適用者個人的道德素質并不重要 C.道德準則可以對法律適用起輔助作用 D.法官必須嚴格依照法律,拋開任何道德上的考慮 21.人權應當是指( ) A.道德權利 B.法律權利 C.應然權利和實然權利的結合 D.現實權利 22.關于法與黨的政策的關系,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黨的政策高于法 B.黨的政策對法的制定和實施有指導作用 C.法不受黨的政策的制約 D.黨的政策的作用和法的作用是相同的 23.第一次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治國方略的是黨的( ) A.十二大 B.十五大 C.十四大 D.十一屆三中全會 24.馬克思主義法學認為法起源于( ) A.社會分工 B.神的理性 C.商品交換 D.社會契約 25.不屬于封建社會中后期帶有資本主義因素法律出現的情況是( ) A.商法的興起 B.羅馬法的復興 C.資本原始積累法律 D.公法的出現 26.下列表述中不屬于普通法法系特點的是( ) A.承認判例是主要的法律淵源 B.不傾向于法典化的法律表現形式 C.堅持公法與私法的法律分類 D.傾向于經驗主義哲學 27.下列關于法的作用的正確的理解是( ) A.法是專管老百姓的 B.法只是達到一定目的的手段 C.法只是管官員的 D.法不僅有管理、控制的作用,而且能促成自愿協議 28.下列關于法的現代化的表述正確的是( ) A.法的現代化就是法的西方化 B.法的現代化就是否棄傳統法律文化 C.法的現代化與法的國際化是相排斥的 D.法的現代化與法的國際化是相輔相成的 29.法律將一個特定行為判斷為合法或違法,這屬于( ) A.法的指引作用 B.法的預測作用 C.法的評價作用 D.法的強制作用 30.下列關于法的本質的表述正確的是( ) A.國家意志只能通過法來體現 B.法是不受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影響的 C.法僅受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影響 D.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是法的最終決定因素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個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新聞輿論監督的特點和作用是( ) A.傳播范圍廣泛 B.反應速度快 C.較大的道義影響和震撼力
D.公開、公正 E.防患于未然 32.在我國影響法律實施的因素主要是( ) A.個人因素 B.體制因素 C.環境因素
D.法律本身因素 E.法律功能因素 33.在大陸法系國家,非正式的法律淵源主要是指( ) A.判例 B.法律學說 C.成文法 D.習慣 E.法典 34.在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關于法治和人治的分歧中,主要分歧表現在( ) A.實行民主還是專制 B.治理國家依靠道德還是法律 C.實行等級制還是實行平等制 D.強調具體指引還是強調一般性規則的指引 E.強調情感之治還是強調理性之治 35.法的價值的含義應包括( ) A.法促進哪些價值 B.法本身有哪些價值 C.法被人們實際遵守和執行 D.法對人們發生影響的體現 E.在價值沖突時,法應當以什么標準來評價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法的制定 37.法制 38.法的預測作用 39.法的適用 40.法律監督(狹義)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1.為什么國家離不開法? 42.簡要求回答“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的立法原則的含義和要求 43.簡述一個完整的法律監督機制的構成要素。 44.簡要回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一原則的意義。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5分) 45.(本題10分)試述責任法定原則的含義以及應當怎樣貫徹這一原則。 46.(本題15分)試述中國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