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代碼:00277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認為行政管理是一切社會組織、團體對有關事務的治理、管理和執行的社會活動,這是
( )
A.狹義的行政管理含義 B.相對廣義的行政管理的含義
C.最廣義的行政管理含義 D.科學的行政管理含義
2.早期的行政學研究 ,主要側重于( )
A.理論、原則和法律條文的研究 B.理論和行政程序的研究
C.理論和行政咨詢的研究 D.行為、決策、程序和方法的研究
3.高斯于1936年出版的,并提出了行政管理與行政環境之間的關系問題的著作是( )
A.《比較公共行政的模式》 B.《公共行政生態學》
C.《政府生態學》 D.《美國社會與公共行政》
4.按照里格斯的劃分,衍射型是( )
A.農業社會的行政模式 B.工業社會的行政模式
C.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過渡期間的行政模式 D.后工業社會的行政模式
5.當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政府職能的重點在于( )
A.政治 B.民主
C.文化 D.經濟
6.有權對轄區內的重大行政管理問題進行決策,并指揮督導決策的實施的機構是( )
A.執行機構 B.監督機構
C.領導機構 D.派出機構
7.組織平衡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羅森茨韋克 B.巴納德
C.伍德沃德 D.卡斯特
8.公式Et=k· ·100%表明的是( )
A.時效測定法 B.行政費用測定法
C.間接測定法 D.綜合測定法
9.行政領導者為較好完成行政任務必須采取的一種領導方式是( )
A.強制方式 B.說服方式
C.激勵方式 D.示范方式
10.下列不屬于后勤事務管理的基本原則的是( )
A.熱心服務原則 B.德才兼備原則
C.方便群眾原則 D.勤儉節約原則
11.下列屬于地方財政支出范圍的是( )
A.國防費 B.外交支出
C.城市維護建設費 D.對外援助支出
12.下列稅收中屬于直接稅的有( )
A.消費稅 B.所得稅
C.貨物稅 D.營業稅
13.對居民人數相近的居民區的學校、商業服務網點、儲蓄所等設置問題的決策活動,屬于( )
A.部分常規決策 B.非常規決策
C.非程序化決策 D.常規決策
14.行政咨詢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是( )
A.現實可操作性原則 B.理論分析原則
C.民意測驗原則 D.民主化原則
15.按決策問題出現的情況不同來劃分,行政決策可分為( )
A.經驗決策和科學決策 B.戰略決策和戰術決策
C.常規決策和非常規決策 D.確定型決策和風險決策
16.行政協調分為運動前協調、運動中協調和運動后協調的依據是( )
A.行政協調的范圍 B.行政協調的層次
C.行政協調內容的性質 D.行政協調行為的時間
17.對信息的使用不會使信息量減少和受到任何損失,這種屬性稱為( )
A.信息的共享性 B.信息的可傳遞性
C.信息的可轉換性 D.信息的廣泛性
18.行政信息工作的基礎是( )
A.行政信息的收集 B.行政信息的篩選和鑒別
C.行政信息的分類和編輯加工 D.行政信息的傳遞和反饋
19.行政監督是指行政系統內外監督主體對行政組織及其工作人員的( )
A.所有行為所進行的監察 B.行政行為所進行的監察
C.非職務行為所進行的監察 D.非行政行為所進行的監察
20.“生長膨脹—再膨脹—直至衰亡”,這就是官僚機構的運動規律。這條規律被稱為( )
A.“梅奧定律” B.“帕金森定律”
C.“西蒙定律” D.“韋伯定律”
21.奠定了美國公務員制度基礎的是( )
A.紳士政府 B.政黨分配制
C.功績制 D.彭德爾頓法
22.根據行政程序法定化的要求,行政領導無論是采用哪種方式產生,都必須注意( )
A.條件問題 B.資歷問題
C.經驗問題 D.程序問題
23.行政指令方法和法律方法共有的基本特征是( )
A.有償性 B.權威性
C.利益性 D.多變性
24.美國學者戴維·奧斯本和特得·蓋布勒認為,克服官僚主義的最有效辦法是采用( )
A.政治家精神 B.企業家精神
C.冒險家精神 D.科學家精神
25.下列屬于經濟方法局限性的是( )
A.不利于兩權分離,搞活經濟
B.不利于加強橫向經濟聯合
C.不便于管理分權,易挫傷企業和員工的積極性
D.不利于解決管理中的具體問題和思想問題
26.行政道德準則在本質上是一種( )
A.公民道德 B.家庭道德
C.經濟道德 D.政治道德
27.古人言:“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這句話體現了行政道德的( )
A.強制性 B.政治性
C.示范性 D.約束性
28.行政管理為引進效率化方法,是以( )
A.1906年美國紐約的市政調查會為開端
B.吉爾布雷思的動作研究為開端
C.泰羅的時間研究為開端
D.埃默森的完成了的與可以完成的任務量之間的關系研究為開端
29.下列關于行政效率經濟要素的認識,正確的表述是( )
A.效率公式表明,效率與投入成正比,而與產出成反比
B.提高效率的唯一途徑在于減少投入
C.經濟要素在很大程度上是個行政投入量的問題
D.從經濟角度講,提高行政效率的唯一途徑是降低行政費用
30.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美國政府的改革主要受企業界“重塑管理”運動和( )
A.凱恩斯理論的影響 B.亨廷頓理論的影響
C.杜拉克理論的影響 D.企業家政府理論的影響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7小題,每小題1分,共17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中觀行政環境是指行政系統的組織結構和運行情況,它包括( )
A.行政組織的結構是否合理 B.職權劃分是否明確
C.溝通是否暢通 D.工作方法和技術是否科學
E.制度是否健全
32.在下列各項因素中,屬于經濟環境因素的是( )
A.社會生產力的性質、發展水平和要求
B.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性質
C.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成熟程度
D.物質技術
E.地區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
33.一般來說,退休的主要方式包括( )
A.開除 B.自愿退休
C.強制退休 D.殘廢退休
E.延遲退休
34.我國公務員制度的基本原則包括( )
A.依法行政原則 B.分類管理原則
C.適才適用與揚長避短原則 D.政治中立原則
E.政務官與事務官分開原則
35.辦公室管理的任務是( )
A.參與政務 B.核定行政機制的編制定額
C.處理事務 D.挑選適當的人員任職
E.搞好服務
36.我國機關后勤事務管理改革的方向可以概括為( )
A.推動機關后勤管理科學化 B.推動機關后勤管理分散化
C.推動機關后勤服務中心經營企業化 D.推動機關后勤服務社會化
E.促進后勤服務聯合
37.追蹤決策是一項更為復雜而困難的決策活動,其具有的特點是( )
A.回溯分析 B.非零起點
C.雙重優化 D.高效低耗
E.心理效應多
38.完成執行任務的基礎條件是( )
A.人力 B.物力
C.財力 D.時間
E.技術
39.對人際關系的行政協調方法主要有( )
A.坦誠引導法 B.喻意提醒法
C.利益平衡法 D.批評警示法
E.獎懲并用法
40.按行政信息期待性的不同,行政信息可劃分為( )
A.預知的行政信息 B.原始的行政信息
C.突發性的行政信息 D.規范的行政信息
E.記錄性行政信息
41.近代西方行政監督思想豐富而深邃,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
A.天賦人權論 B.人民主權論
C.法律權利說 D.分權制衡論
E.社會契約論
42.行政系統內部的監督主要有( )
A.一般監督 B.行政監察
C.審計監督 D.司法監督
E.方法監督
43.在全球化國際背景下,我國立法的發展趨勢是( )
A.立法國際化 B.立法民主化
C.立法的科學化與高效化 D.立法形式的多樣化
E.立法發展的有序化
44.目標管理方法依據的理論是( )
A.系統論 B.控制論
C.權變理論 D.信息論
E.人際關系理論
45.行政道德在行政管理中具有的功能有( )
A.組織功能 B.導向功能
C.激勵功能 D.調節功能
E.監控功能
46.行政道德基本原則( )
A.指明了行政道德行為的總方向
B.具有廣泛的指導性和制約力
C.貫穿于行政道德體系的各方面和全過程
D.是行政道德準則體系中階級利益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
E.是各種行政道德準則的最基本的指導原則
47.下列影響行政效率的組織因素中,屬于行政機構的設置因素是( )
A.是否事事有人管
B.行政職位的數量及其設置是否適當
C.機構是否精簡
D.權責是否分明
E.管理的層次和幅度是否適當
三、判斷改錯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判斷下列每小題的正誤。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錯誤的打“×”,并改正劃線部分。
48.行政環境對行政管理有影響,甚至有時起決定作用。( )
49.行政環境對行政活動具有很強的制約性,主要表現為行政環境影響著行政過程,但不影響行政體制與機構建設。( )
50.通報征詢制度是領導干部與群眾聯系的一種工作制度。( )
51.我國國家金庫由財政部代理。( )
52.行政執行活動及其執行結果,是檢驗新的行政決策正確與否的重要依據。( )
53.經濟信息是對行政管理活動狀態與發展規律的客觀描述和真實反映。( )
54.在我國,民主黨派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監督具有法律約束力。( )
55.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的規定,行政復議機關有權糾正不適當的具體行政行為。( )
56.法治是法制的前提和條件,但法制的內容尚不足以表達法治的實質。( )
57.品位分類是按照工作性質、服務繁簡、責任大小、需要資格四個要素來劃分的。( )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58.行政工藝設計有哪些重要意義?
59.簡述行政決策的主要特點。
60.當代西方國家行政改革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1小題,10分)
61.試論述編制管理的意義及原則。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1小題,8分)
62.劉某,37歲,中共黨員,某大學生物化學系畢業,原任某制藥廠分管技術的副廠長。上級組織部門為了選拔他任廠長,對他進行了全面考核。結論是該同志年富力強、政治素質好、工作有膽識、懂技術,對廠有重大貢獻;其缺點是不善于處理人際關系。根據這一結論,組織人事部門和上級領導認為劉某符合“文化”條件,決定任命他任廠長。劉某任廠長后,由于他處理人事問題能力差,工作方法簡單急躁,大家都不愿與他合作,造成上下關系、平行關系緊張,許多干部與工人的生產積極性受挫,企業利潤減少。半年內就有30多人申請調走。
(1)劉某的廠長任命是否合適?為什么?
(2)從這則案例中可以得到什么啟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