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普通邏輯試題
課程代碼:00024
一、填空題(每小題1分,共12分)
1.在“□p┐◇┐p”中,邏輯常項是__________.
2.就概念間的外延關系而言,“青年律師”與“中年教師”之間具有__________關系。
3.當S與P的外延間具有__________關系或__________關系時,并非SOP為真。
4.若SAP為真,則SOP為__________;若SOP為真,則SEP為__________.
5.在概念外延間的“交叉、全異、矛盾”關系中,屬于反傳遞關系的是__________關系。
6.已知“p∧(q→r)”和“┐r”均為真,則p為__________;q為__________.
7.根據模態判斷之間的對當關系,“不可能(p且非q)”等值于“必然__________”。
8.根據普通邏輯的__________律,若“李林是技術員”為假,則“李林不是技術員”為真。
9.一個有效三段論的第三格,若其大前提為MIP,則其小前提應為__________,結論應為__________.
10.在“[A( )B]→A”的空括號內,填入邏輯聯結詞符號________,可構成有效的推理式。
11.不完全歸納推理與類比推理都是前提__________結論的推理,它們都屬于__________性推理。
12.反證法是先論證與原論題__________的判斷為假,然后根據__________律確定原論題為真的論證方法。
二、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16分)
1.邏輯形式之間的區別,取決于( )。
A.邏輯常項 B.變項
C.語言表達形式 D.思維的內容
2.“只有p才q”與“如果p那么q”這兩個判斷形式,它們含有( )。
A.相同的邏輯常項,相同的變項
B.相同的邏輯常項,不同的變項
C.不同的邏輯常項,相同的變項
D.不同的邏輯常項,不同的變項
3.歷史上先后產生的國家有奴隸制國家、封建制國家、資產階級國家、無產階級國家。無論何種類型的國家都是階級專政的工具。這里對“國家”這個概念是( )來說明的。
A.僅從內涵方面 B.僅從外延方面
C.先從內涵,再從外延方面 D.先從外延,再從內涵方面
4.若“有些S是P”和“有些P不是S”都真,則( )。
A.S與P都是單獨概念 B.S與P都是普遍概念
C.S是單獨概念,P是普遍概念 D.S是普通概念,P是單獨概念
5.下列限制和概括中有錯誤的是( )。
A.“單獨概念”概括為“概念”
B.“不相容關系”限制為“反對關系”
C.“支判斷”概括為“復合判斷”
D.“必然性推理”限制為“假言推理”
6.如果兩個性質判斷的變項完全相同,而常項完全不相同,則這兩個性質判斷( )。
A.可同真,可同假 B.不同真,不同假
C.可同真,不同假 D.不同真,可同假
7.“所有S是P”與“沒有S是P”之間具有( )。
A.矛盾關系 B.反對關系
C.下反對關系 D.差等關系
8.“小王與小李是同時參軍的”,這一判斷屬于( )判斷。
A.性質 B.關系
C.聯言 D.選言
9.判斷“p→q”的負判斷的等值判斷是( )。
A.p∧┐q B.┐p∧q
C.p∨┐q D.┐p∧┐q
10.從“凡是正確的推理都是形式有效的推理”,可推出( )。
A.形式有效的推理都是正確的推理
B.非形式有效的推理都不是正確的推理
C.形式有效的推理都不是正確的推理
D.不正確的推理都是非形式有效的推理
11.在“[p( )q]∧┐q→p”的括號內填入聯結詞( ),可使這一推理式成為有效的推理式。
A. → B.← C. D.∨
12.“如果某人未犯法,那么某人未犯罪;某人犯罪;所以,某人犯法”。這個推理屬于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 )。
A.肯定前件式 B.肯定后件式
C.否定前件式 D.否定后件式
13. 因船舶遇難落水,人在水中最多能堅持多久 有人研究發現:會水的人在水溫0℃時可堅持15分鐘;在水溫2.5℃時,是30分鐘;在水溫5℃時,是1小時; 在水溫10℃時,是3小時;在水溫25℃時,是一晝夜。可見,人在水中堅持的時間長短與水溫高低有因果關系。獲得這一結論運用的是探求因果聯系的 ( )。
A.求同法 B.求異法
C.共變法 D.求同求異并用法
14.在假說的檢驗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推理是( )。
A.類比推理 B.簡單枚舉法
C.科學歸納法 D.演繹推理
15.“論題應當保持同一”。這一條論證規則是( )要求的體現。
A.同一律 B.矛盾律
C.排中律 D.充足理由律
16.古希臘柏拉圖學院的門口豎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不懂幾何者不得入內。”這天,來了一群人,他們都是懂幾何的人。
如果牌子上的話得到準確的理解和嚴格的執行,那么,以下斷定中為真的是( )。
A.他們一定會被允許進入 B.他們可能不會被允許進入
C.他們一定不會被允許進入 D.他們不可能不被允許進入
三、雙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個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每小題2分,共10分)
1.若“A可以分為B、C”是一正確劃分,則B與C的外延關系是( )。
A.反對關系 B.矛盾關系 C.屬種關系
D.交叉關系 E.全異關系
2.已知“p∨┐q”為假,則( )為真。
A.p∧q B.pq C.┐p→┐q
D.pq E.┐p←q
3.已知“不可能p”為真,則下列為假的是( )。
A.可能p B.可能非p C.必然p
D.必然非p E.不必然p
4.下列違反矛盾律要求的是( )。
A.SAP∧SEP B.SIP∧SOP C.SEP∧
D.∧ E.SAP∧SO
5.當一個三段論的形式有效而結論虛假時,它的兩個前提必定是( )。
A.都是真的 B.都是假的 C.至少有一個是真的
D.至少有一個是假的 E.不都是真的
四、圖表題(第1、2題各4分,第3題6分,共14分)
1.請用歐拉圖表示下列概念間的關系:
A.法官 B.律師 C.大法官 D.女法官
2.設P與M交叉,所有S都是M,試用歐拉圖表示S、M、P之間的外延關系。
3.列表說明:在老王與老李不同時上場比賽的條件下,下列A與B的真假情況是否相同
A:如果老王不上場比賽,那么小李上場比賽。
B:要么老王不上場比賽,要么小李不上場比賽。
(設P為“老王上場比賽”;q為“小李上場比賽”。T表示“真”,F表示“假”。)
T T
T F
F T
五、分析題(每小題4分,共24分)
1.下列各組概念中,哪些不具有屬種關系
(1)判斷與簡單判斷
(2)聯言判斷與聯言支判斷
(3)三段論與三段論的結論
(4)思維形式與概念
2.若同時斷定下列三個判斷為真,是否違反邏輯基本規律 為什么
(1)如果老趙去上海,那么,小林去南京。
(2)小林不去南京。
(3)老趙去上海。
3.以S、M、P為小項、中項、大項,列出下面三段論的結構形式,并分析其是否有效。
有些教師是先進工作者,有些先進工作者是有重大貢獻的,所以,有些教師是有重大貢獻的。
4.下述推理是否正確 如不正確,請指出其違反了哪條推理規則。
如果降落的物體不受外力影響,它就不會改變降落的方向,這個物體受到了外力的影響,所以,它改變了降落的方向。
5.日本奧平雅彥教授用180只老鼠分三組實驗。第一組投用含有黃曲霉素B1的食物
和 普通飲用水;第二組投用同樣的食物和稀釋的酒精;第三組投用不含黃曲霉素B1的食物和普通飲用水。一段時間后將這些老鼠解剖。第三組沒有一只老鼠患肝癌, 第一組和第二組肝癌發生率很高。第一組老鼠一年零三個月后出現前癌病變,而第二組一年后就出現前癌病變。可見,黃曲霉素B1是強烈的致癌物質,與酒精并用 就更強烈。得出如上結論使用了什么求因果聯系的方法。
6.指出下列論證的論題、論據,并分析此論證是否正確
“對于有效三段論而言,如果一個項在結論中不周延,那么該項在前提中也不周延。因為在有效三段論中,如果一個項在前提中不周延,那么該項在結論中也不周延。”
六、綜合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1.若A、B、C分別為有效三段論的兩個前提和結論,D是與B相矛盾的性質判斷。
試證明:以A和D為前提,以C為結論,不是有效三段論式。
2.設下列四句中只有一句是真的。請問:哪一句是真的 S與P是何種外延關系 寫出推導過程。
(1)有S是P.
(2)有S不是P.
(3)如果有S不是M,那么,有P是M.
(4)所有M都不是S.
3.已知:
(1)只有MOS假,MOP才為真。
(2)MIP假。 請問:SOP的真假如何 寫出推導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