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月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普通邏輯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p∧q→r”與“p∨q←r”這兩個邏輯式子中,它們( )
A.變項和邏輯常項相同 B.變項不同但邏輯常項相同
C.邏輯常項不同但變項相同 D.變項和邏輯常項都不同
2.對于A、B兩概念,如果所有a都是b并且有b不是a,那么,A、B兩概念具有( )
A.全同關系 B.真包含于關系
C.交叉關系 D.全異關系
3.□p與□┐p之間關系是( )
A.反對關系 B.矛盾關系
C.差等關系 D.下反對關系
4.一個相容選言判斷p∨q假,那么,一定為( )
A.p真q真 B.p真q假
C.p假q真 D.p假q假
5.判斷間的反對關系,應是( )關系。
A.對稱且傳遞 B.對稱且非傳遞
C.非對稱且反傳遞 D.非對稱且傳遞
6.有學生在上課時間去看電影,老師批評時,學生反問:“看革命題材電影不是好事嗎?”學生的說法( )
A.違反同一律 B.違反矛盾律
C.違反排中律 D.不違反普通邏輯的基本規律
7.直接推理“SEP→PA ”,屬于( )推理。
A.換質法 B.換位法
C.換質位法 D.換位質法
8.“(p→q)∧(r→s)∧(┐q∨┐s)→(┐p∨┐r)”,這一推理式是( )
A.二難推理的簡單構成法 B.二難推理的簡單破壞式
C.二難推理的復雜構成式 D.二難推理的復雜破壞式
9.“因為aRb并且bRc,所以,a c”,這一推理式是( )
A.對稱關系推理 B.反對稱關系推理
C.傳遞關系推理 D.反傳遞關系推理
10.反證法是先論證與原論題相矛盾的論斷為假,然后根據( )確定原論題真的論證方法。
A.同一律 B.矛盾律
C.排中律 D.充足理由律
11.一國喪失過量的表土,需進口更多的糧食,這就增加了其他國家土壤的壓力;一國大氣污染,導致鄰國受到酸雨的危害;二氧化碳過度排放,造成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幾乎可以危及所有的國家和地區。
下述( )最能概括上文的主觀觀點。
A.環境污染已影響到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可能引起國際爭端
B.經濟的快速發展必然會導致環境污染的加劇,先污染后治理是一條規律
C.在治理污染方面,發達國家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
D.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成為區域性、國際性的問題,解決環境污染問題是人類面臨的共同任務
12.某家飯店中,一桌人在邊就餐邊談生意。其中,1個是哈爾濱人,2個是北方人,1個是廣東人,2個人只做電腦生意,3個人只做服裝生意。
如果以上介紹涉及餐桌上所有的人,那么下列關于這一桌人數( )的說法是正確的。
A.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8人 B.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8人
C.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9人 D.無法確定
13.小李和小張就廣告問題爭論得面紅耳赤,沒完沒了。小李說:廣告進了百姓門,帶來方便送福音。小張說:廣告就會吹,真假難區分。
以下( )對小張的論點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
A.某教師受慢性萎縮性胃炎折磨多年,從電視廣告中找到了良藥
B.電視廣告對于不愿意看的觀眾是一種浪費
C.街頭的招牌廣告被風吹倒,造成人身傷亡,應該引以為戒
D.64%的保健品憑著廣告走進了市場。在一次抽樣調查中,僅有2%具有所說的效果
14.經過對最近十年的統計資料分析,大連市因癌癥死亡的人數比例比全國城市的平均值要高兩倍。而在歷史上大連市一直是癌癥特別是肺癌的低發地區。看來,大連最近這十年對癌癥的防治出現了失誤。
以下( )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論斷。
A.大連的氣候和環境適合療養,外地癌癥病人在大連走過了最后一段人生之路
B.大連最近幾年醫療保健的投入連年上升,醫療設施有了極大的改善
C.大連醫學院在以中醫理論探討癌癥機理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D.盡管癌癥的死亡率上升,但大連的肺結核死亡率幾乎降到了零
15.如今的音像市場上,正版的激光唱盤和影視盤的銷售不如盜版的,盜版的屢禁不絕,銷售非常火爆。有的分析人員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價格上盜版盤更有優勢,所以在市場上更有活力。
以下( )是這位分析人員在分析中隱含的假定。
A.正版的往往內容呆板,不適應市場的需要
B.與價格的差別相比,正版盜版質量差別不大
C.盜版的比正版的進貨渠道暢通
D.正版的不如盜版的銷售網絡完善
二、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16.當S與P具有 關系或 關系時,SAP和SEP都假。( )
A.全同 B.S真包含于P
C.S真包含P D.交叉
E.全異
17.在性質判斷中, 判斷和 判斷的主項周延,謂項不周延。( )
A.全稱肯定 B.全稱否定
C.特稱肯定 D.單稱肯定
E.單稱否定
18.“有的大學生是運動員”和“有的大學生不是運動員”,這兩個性質判斷( )
A.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B.不能同假,可以同真
C.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D.可以同真,可以同假
E.至少有一真,可以同真
19.要使一個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p q真,那么( )
A.p真q真 B.p真q假
C.p假q真 D.p假q假
E.p與q不等值
20.以MAP為大前提,再增補 或 為小前提,可有效推出結論SIP.( )
A.SEM B.SAM
C.SIM D.MES
E.SOM
21.判斷“┐p∨q”的負判斷的等值判斷是( )
A.p∨┐q B.┐p∨q
C.p∧┐q D.┐(q→p)
E.┐(p→q)
22.若□p真,則 必假。( )
A.□┐p B.◇p
C.◇┐p D.p
E.□p
23.不完全歸納推理不是 和 的推理。( )
A.或然性 B.特殊到一般
C.前提不蘊涵結論 D.必然性
E.前提蘊涵結論
24.以“p∧q→r”和“┐r”為前提,能有效推出結論 或 .( )
A.p∧q B.p∨q
C.┐p∨┐q D.p→┐q
E.┐p→q
25.在下列各推理式中,無效推理式為( )
A.(p→q)∧┐q→┐p B.(p∨q)∧p→┐q
C.(p q)∧p→┐q D.(┐p→┐q)∧┐q→┐p
E.(p←q)∧q→p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26.普通邏輯是研究思維的___________及其基本規律和簡單邏輯方法的科學。
27.如果概念A___________概念B,則概念A為種概念,概念B為屬概念。
28.簡單判斷就是自身中___________的判斷。
29.一個充分條件假言判斷“p→q”是假的,當且僅當___________.
30.既肯定SAP,又肯定同素材的SEP,這就違反了邏輯上的___________律。
31.一個正確推理必須___________和前提真實。
32.必要條件假言推理有肯定后件式和___________.
33.完全歸納推理是___________性推理。
34.從思維進程來看,類比推理是___________的推理。
35.間接證明有反證法和___________.
四、圖表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36小題4分,第37小題6分,共10分)
36.請用歐拉圖表示下列概念之間的關系。
A.中國 B.黃山 C.長城 D.旅游勝地
37.試用真值表判定下列A、B兩個判斷是否為矛盾關系。
A:王華要么報考南京大學,要么報考東南大學。
B:王華既不報考南京大學,又不報考東南大學。
設:p表示“王華報考南京大學”,q表示“王華報考東南大學”。
T表示“真”,F表示“假”
p q
T
T
F
F T
F
T
F
五、分析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38.(1)“矛盾是舊形式與新內容之間的斗爭。”該句作為定義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
(2)“微機可分為臺式微機、便攜式微機、辦公用微機和家用微機。”該句作為劃分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
39.(1)請將“沒有一個自學成才者不是經過刻苦努力的”換質位,寫出換質位的公式和換質位后的結論。
(2)找出能反駁“所有的被告都是有罪的”的判斷,并指出為什么能反駁。
40.寫出下列三段論的推理式,指出其格與式,并根據三段論規則說明其是否有效。“并非所有細菌都有毒;并非所有生物都是細菌;所以,并非所有生物都有毒。”
41.“為了證實吸煙與肺癌的關系,美國弗來明心臟研究中心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統計資料顯示:每多吸一支煙,肺癌的發病率就上升一倍。如果一個人每天吸兩包煙,那么這個人比不吸煙的人得肺癌的幾率高20倍。可見,吸煙與肺癌的發病有一定的因果關系。”
分析此例運用了何種探求因果聯系的方法,說明理由并寫出該邏輯方法的公式。
42.“作品愈高,知人愈少”,這是錯誤的。因為,倘若作品愈高,知人愈少,那么,推論起來,誰也不懂的東西,就是世界上的絕作了。
分析此例,指出被反駁的論題,用來反駁的論據和反駁所使用的邏輯方法,并分析反駁得是否正確。
六、證明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4分,共8分)
43.兩個肯定前提必得肯定結論。
44.大前提為I判斷,小前提為E判斷,不能構成一個有效的三段論。
七、綜合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45.上海某賓館來了A、B、C三位客人,現已知:
①如果A和B都來自北京,那么C就來自昆明;
②并非C來自杭州或昆明;
③只有B來自北京,C才不是來自杭州。
請問:A是否來自北京?寫出推導過程。
(設:A表示“A來自北京”,B表示“B來自北京”,C1表示“C來自昆明”,C2表示“C來自杭州”)
46.某市發生一個搶劫殺人案,經初步偵察,犯罪嫌疑人為A、B、C.現已知:
①如果A無罪或B有罪,那么,C有罪;
②只有A有罪,C才有罪。
請問:A是否有罪?寫出推導過程。 (設:A表示“A有罪”, 表示“A無罪”,其它類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