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法學》復習題
旅游管理專科 班 姓名: 學號: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 旅游行政法規是由( )制定的。
A.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B. 國務院旅游行政主管部門
C. 國務院
D.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
2.下列哪項不屬于旅游法律行為的形式條件( ) A.口頭形式 B.書面形式 C.公證形式
D.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
3.廣之旅旅游社屬于( ) A.國家旅游管理機關
B.旅游企業事業單位 C.旅游者
D.外國旅游組織
4.下列屬于旅行社的旅游權利的是( ) A.旅行社提供導游服務
B.旅行社向游客賠償損失 C.旅行社會向游客收取旅游費用
D.旅行社為游客辦理行李托運手續
5.下列屬于旅游服務行為的是( ) A.旅游資源
B.旅游設施 C.貨幣
D.翻譯
6.下列關于旅游企業法人的表述正確的是( ) A.不能獨立承擔責任
B.無須經主管部門核準 C.必須申請“旅游業務經營許可證”
D.不必有自己的章程
7.旅游企業法人分立后,其債務( ) A.消滅
B.由變更后的其中一個法人承擔 C.由變更后的各個法人承擔
D.增加
8.旅游企業法人應當在( )規定的經營范圍內經營 A.章程
B.股東大會 C.監事會決議
D.經理
9.旅游法律行為的表達方式中,以沉默不作為來表示意志的是( ) A.口頭
B.書面
C.推定 D.默示
10.根據法律行為是否有償,旅游法律行為分為( ) A.單方和多方旅游法律行為 B.有償和無償旅游法律行為 C.諾成和實踐旅游法律行為 D.受計劃指導和受市場調節旅游法律行為
11.雙方當事人以意思表示達成協議即告成立旅游法律行為,是指( ) A.單方旅游法律行為
B.平等關系的旅游法律行為 C.諾成旅游法律行為
D.實踐旅游法律行為
12.因旅游社存在違約情形而造成損害,旅游者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 ) A.2年
B.1年 C.4年
D.6個月
13.違約金是一種( ) A.行政處罰
B.行政處分 C.經濟責任
D.刑事責任
14.國際旅行社每增加一個分社,應當增加注冊資本( )人民幣 A.150萬
B.75萬 C.100萬
D.30萬
15.我國《導游人員管理條例》規定,參加導游人員資格考試的學歷條件是( ) A.高中以上學歷
B.初中學歷 C.大專學歷
D.本科學歷
16.我國旅游社為旅游者辦理旅游意外保險屬于( ) A.自愿保險 B.強制保險 C.部分保險 D.國內保險
17.某游客在乘坐某航班飛行時突發心臟病死亡,本案中應當承擔責任的主體是( ) A.保險公司
B.航空公司 C.某游客本人
D.旅行社
18.旅游項目及各種服務屬于旅游合同的( ) A.標的
B.質量 C.數量
D.價款
19.收取金錢的一方違約的,雙倍返還,該旅游合同的擔保方式是( )
A.定金
B.保證
C.留置
D.違約金
20.無效的經濟合同( ) A.從確認無效時起失去法律效力
B.當事人協商后仍可履行 C.可以提請人民法院確認無效
D.部分無效的,其他部分也無效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下列選項中,屬于旅游法律的是( ) A.《導游人員管理條例》
B.《旅行社管理條例》 C.《風景名勝區條例》
D.《文物保護法》
22.下列屬于我國旅游法所調整的主要社會關系的是( ) A.某市旅游局與某風景名勝區管理單位之間的關系
B.某旅游者與其參團旅游的旅行社之間的關系 C.有合作關系的旅行社與旅行社之間的關系
D.某消費者與其日常購物的超市之間的關系
23.新《風景名勝區條例》將風景名勝區按景物的觀賞價值、文物價值、科學價值等劃分為兩類( ) A.國家級
B.省級 C.市、區級 D.國際級 E.先期違約
24.以下屬于國內旅行社可以經營的業務有( ) A.為旅游者代購、代訂國內外交通客票
B.招徠我國旅游者在國內旅游 C.招徠、組織我國境內公司出境旅游
D.其他經國家旅游局規定的與國內旅游有關的業務
25.旅游糾紛的解決途徑有( )
A.刑事指控
B.調解
C.仲裁
D.訴訟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26.旅游法規
27.旅游法律關系
28.旅游行為能力
29.旅游法律行為
30.旅游法律責任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31.簡述旅游法律行為的實質要件。
32.簡述承擔旅游法律責任的條件。
33.簡述旅游代理行為的要件。
34.簡述旅游財產所有權。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1小題,10分)
35.試論旅游法的調整對象。
《旅游法規》復習題答案
一、 單項選擇題
1.B 2.D 3.B 4.C 5.D 6.C 7.C 8.A 9.D 10.B 11.C 12.A 13.C 14.B 15.A 16.B 17.A 18.A 19.A 20.C
二、 多項選擇題
21.ABCD 22.ABC 23.AB 24.ABD 25.BCD
三、名詞解釋題 26.旅游法規
旅游法規包括國家頒布的關于調整社會旅游關系的各種行為規范,這種規范的表現形式有旅游法律、旅游條例、旅游規定以及旅游規章制度等等。
27.旅游法律關系
旅游法律關系是指當事人之間符合旅游法規的具有旅游權利和旅游義務內容的社會關系。它具有兩個特點:第一,它符合旅游法規的要求;第二,它具有旅游權利和旅游義務的內容。
28.旅游行為能力
旅游行為能力是指國家旅游法律給予旅游主體進行旅游活動的資格,是依法享有旅游權利能力的旅游主體,用自己的行為去享有旅游權利和承擔旅游義務。
29.旅游法律行為
旅游法律行為是指國家旅游管理機關、旅游法人或公民為了確立、變更或消滅旅游法律關系所進行的活動。
30.旅游法律責任
旅游法律責任是指行為人因實施違反旅游法規的行為而必須承受法律制裁的義務。
四、簡答題
31.簡述旅游法律行為的實質要件。
參考答案:旅游法律行為的實質要件,是指行為人、行為人的意思表示和行為內容三個方面的要求。第一,行為人要合格,即行為人必須具備旅游法律關系主體的資格,具有國家法律所賦予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第二,行為人的意思表示要自愿、真實,即任何人不得對行為人的意思表示施以誘騙或脅迫,行為人的內在意志和外部表現應該一致。第三,行為人的行為內容要合法,即行為人的旅游經營管理的業務活動,要符合旅游法律法規和旅游政策以及旅游合同的要求。
32.簡述承擔旅游法律責任的條件。
參考答案:第一,行為具有違法性,即行為人的行為違反了旅游法規所規定的義務,包括作為和不作為的旅游違法行為。第二,行為人要有過錯,即行為人決定其行為的主觀心理狀態,并且這種主觀心理狀態已經通過行為人的旅游違法行為表現出來。第三,要有旅游損害事實的存在,即旅游經營管理、財產或人身受到侵權行為的損害,從而引起了旅游秩序損害的客觀情況。第四,旅游違法行為和旅游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第五,旅游違法行為的行為人要達到法定年齡和具有責任能力,即行為人要年滿18周歲且精神正常。
33.簡述旅游代理行為的要件。
參考答案:旅游代理行為除必須具備旅游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外,還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第一,旅游代理人必須事先取得代理人,代理權可以是根據代理人的委托取得,也可以是根據法律的規定或有關機關的指定而取得。第二,旅游代理人必須在代理權限內,獨立地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以自己的意思表示進行代理活動。第三,旅游代理人的代理活動必須以被代理人的名義進行,并符合被代理人的利益,所產生的權利和義務,歸被代理人享有和承認。
34.簡述旅游財產所有權。
參考答案:旅游財產所有權,是指旅游企業事業單位、旅游者等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第一,占有,是指所有人對自己財產的實際控制,分為合法占有和非法占有。第二,使用,是指財產所有人按財產的性能、用途加以利用。一般情形下,由財產所有人直接使用,也可以由財產所有人授權,歸非所有人使用。第三,收益,是指財產所有人有獲取其財產所產生的收益,即孳息,可分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兩種。第四,處分,是指財產所有人依法對其財產作出的處置。財產處分,通常由所有權人行使,在法律規定的情形下,也可以由非所有權人行使。
五、論述題
35.試論旅游法的調整對象。
參考答案:旅游法是調整旅游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旅游關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旅游者與旅游經營單位之間的社會關系。旅游者在旅行游覽中有食、住、行、游、購各方面的需求,而旅游經營單位則有開發旅游資源、興建旅游設施、提供旅游服務,以滿足旅游者需求的工作職責。這種旅游者與旅游經營單位之間的關系,是通過各種旅游合同建立起來的,旅游者支付費用而成為權利享有者,旅游經營單位提共旅游服務而成為義務承擔者。第二,旅游經營單位與旅游有關部門之間的社會關系。旅游經營單位,主要指旅行社、旅游飯店、旅游車船隊等直接從事旅行游覽的單位,而旅游有關部門指民航、鐵路等交通運輸單位、園林、文物等部門。旅游經營單位同旅游有關部門通過合同形成各種法律關系。第三,旅游經營單位與旅游行政管理部門之間的社會關系。旅游行政管理部門主要是指國家旅游局,省、自治區、直轄市旅游局,以及依法對旅游事業管理的國家各級行政管理部門。旅游行政管理部門與旅游經營單位之間存在著領導與被領導、服務與被服務、監督與被監督的社會關系。第四,旅游經營單位之間在橫向的經濟聯系方面所形成的社會關系。主要是指旅行社相互之間、旅游飯店相互之間、旅游車船隊相互之間以及旅行社、旅游飯店、旅游車船隊之間在協作經營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第五,各個旅游經營單位內部在經營管理方面形成的社會關系。主要指旅游服務公司與分公司之間、旅行社總社與分社之間、同一旅行企業內部各個部門和單位之間的社會關系。第五,我國旅游經營單位與外國旅游經營單位在業務交往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在我國接待外國旅游者到我國國內旅游或者組織我國旅游者到國內旅游時,我國旅游經營單位與外國旅游經營單位之間會發生一系列的社會關系。
|